2017年,台湾学者余光中、王德威等发起联署,抗议蔡当局削减国文科中文言文的篇幅。借此机会,一起来学习余光中先生这篇关于中文的名篇。 gc6Zy|^V4`
ovXU +8
先看两个例句: ; <NK
~vPR9\e
1. 曾经在1896年营救过蒙难伦敦的孙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儿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 .D8|_B
Tf*DFyr
2. 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 .91@T.
1SK|4Am
这就是典型的欧化句式。 ybY[2
g2QJ
_GbwyfA
n#
3bN]2\
什么是欧化句式 chC= $(5
t
E:$EK_?:t
Y W9+.Dc`
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 hj4mbL
7B@1[
;udV"7C
~[@gu,Wb
欧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一般带贬义。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欧化中文除了缺乏传统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为用词繁琐生硬,导致阅读及理解上的障碍。 ! 'qY
OaH1xZNOC`
\#(tI3
&02I-lD4+
特点:句子结构繁复、修饰成分多、语句倒装、被动式、结构助词和各类从句的大量使用等。 G^%FP!'D?
0d|DIT#>?
=F<bAZ
欧化中文是怎么来的 6k9cvMs%H
g15~+;33N
YQ-!>3/)-
简单来说,欧化中文源自新文化运动,尤其受一些著名人物推动的影响。 )W,.xP
[:BD9V
cF V[k'F
+Y!
P VMF
首先,我们先来看白话文(现代汉语)的来源: V] 0T P#
y>! 8mDvZ
其一,脱胎于文言,还经历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半文半白的过程; nl)l:A+q8
"p@EY|Zv%I
其二,来自口语的明清话本小说和民间说唱,即所谓的俗文学; I<+i
87=
EA``G8Vn>
其三,则是“五四”时期以来受西方影响的文化人的创造,而现今使用的现代汉语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归功于“五四”以来好几代作家的努力。 +bDBc?HZ{$
8\VP)<<
ZJf:a}=h
AW<"3 !@
然后,我们就知道了欧化中文就是受白话文第三条来源的影响。 ZBuh(be
:9~LYJ
?
P _x(`H
2
r';)8:
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人希望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改造中文,进而改造“中文思考方式”。鲁迅说:“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 =nff;Xu
{A`J0ol<B9
E
(.~[-K4
`k.0d`3(
针对上述问题,余光中先生在《明报月刊》(1987年10月号)上发表《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一文。下面为文章节选,百度搜索题目可以查看全文。 I83 _x|$FZ
5<$8.a#
roM!%hb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 93VbB[w~7F
——论中文的常态和变态》 `8lS)R!
e.VQ!)>
U
C@Jsj~f
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8iu :nR
fNk0&M
;k:17&:8ue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y2M]z:Y U
[[7=rn}@<
aoHAB
<.C
y!M# #K*
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 OPuty/^!Gw
#ZyY(S1.
34F;mr"yp
j"r7M|Z+V
!nDiAjj
欧化句式的几种表现 !O 0{ .k
],-(YPiAD
)}$]~
f4R
,(3oAj\
2DNB?,uP,'
一 A}4 ",
p#0L@!,
('z:XW96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cd._q2
D k<NlH zp
1.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AL{iQxQ6
R~"&E#C
2.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4onY>
ZJ8"5RW
3.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eAV8LU
25Uw\rKeO
4. 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 eb>jT:
lOy1vw'
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 <nU8.?\?~
$1y8X K7r
1.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 b5)a
6qtb
5p]V/<r
2.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RxE.t[
q.kDx_
3.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 f= A`{8^
r
m
4. 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 |OiM(E(
5)C`W]JE
TSTkMlCG
二 &3$FkU^F6
|Ae7wXOs
m.68ctaa
在英文里,词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来连接:例如man and wife, you and I, 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里,类似的场合往往不用连接词,所以只要说“夫妻”“你我”“前后”就够了。 8ly6CP+^B
;(@' +"
az[# q
同样地,一长串同类词在中文里,也任其并列,无须连接:例如“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礼乐射御书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皆是。中国人绝不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谁要这么说,一定会惹笑。同理,中文只说“思前想后”“说古道今”。 oU|_(p"e|
c'DNO~H
H X{K5 +
ns#v?D9NF
可是近来and的意识已经潜入中文,到处作怪。例如:在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道路,台北显然比北京起步更早及迈步更快,致在政经体制改革的观念、行动、范围及对象,更为深广更具实质…… =Eb$rc)
dpvEY(Ds
E[Q2ZqhgbP
[]G@l. ]W
“及”字破坏了中文生态,因为中文没有这种用法。此地一定要用连接词的话,也只能用“而”,不可用“及”。 Rn*@)5
M5:j)oW
9-Z?
三 wb>"'%
XS$#\UQ
L[^.pO
介词在英文里的用途远比中文里重要,简直成了英文的润滑剂。英文的不及物动词加上介词,往往变成了及物动词,例如look after, take in皆是。 2^%O%Pc
^^g u
udS&$/&GH
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 phrase) 又可当作形容词或助词使用,例如a friend in need, said it inearnest。所以英文简直离不了介词。 67Ev$a_d"
Bbtc[@"X
jx}
7/
中文则不尽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个词组不用一个介词,换了英文,非用不可。 XAN.Plk
{:#c1d2@8
s"5nfl
pfR~?jYzm
“欢迎王教授今天来到我们的中间,在有关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上,为我们作一次学术性的演讲。”这样不中不西的开场白,到处可以听见。 Lvrflx*Q
2sj:
&][R
mU]p
K5
RivhEc1h%
“有关”“关于”之类,大概是用得最滥的介词了。“有关文革的种种,令人不能置信”“今天我们讨论有关台湾交通的问题”“关于他的申请,你看过了没有?”在这些句子里,“有关”“关于”完全多余。 5me#/NqLHY
;ojJXH~$}
g'td(i[
;9<?~S
“关于”有几个表兄弟,最出风的是“由于”。这字眼在当代中文里,往往用得不妥: ,$Cr9R&/
G8WPXj(
1. 由于秦末天下大乱,(所以) 群雄四起。 YU XxQ|
p|em_!H"SH
2.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向窗内看了一眼。 XQ2YUe]DJ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