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记》
v,*Q]r0m 19w_tSg 晨光里,戴埠镇的老街上总浮动着某种特殊香气。这缕游丝般的辛香会钻进刚出笼的米糕里,会攀上晾晒的腊肉表面,最终缠在赶集人的裤脚上,随着石板路上的晨露一路蜿蜒到镇外。那是我家茴香田的方向。
9b%|^.B [yvt1:q 祖父总说茴香是"认地气的孩子"。七岁那年,我偷了把种子撒在院角,殷勤浇水半月,却只收获一丛细如发丝的绿芽。祖父蹲在垄边笑出满脸褶子:"傻丫头,得在秋分前把种子焐在草木灰里,等它们睡醒时,地气也暖了。"后来我方知,溧阳的茴香要种在向阳缓坡上,用溧阳话说是"晒得着日头,喝得着露水"。这里的红壤需掺三成河沙,既保得住春潮的润,又滤得走梅雨的浊。
LV\ieM We\Y \*!v 种茴香是桩精细活计。清明前后播种,种子要像撒盐花似的匀称。待嫩苗破土,须在晨雾未散时掐尖——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捻,断口处立刻渗出晶亮的汁液,沾在指尖半天都散不去那股子药香。最有趣的当属驱虫:将晒干的艾草与茴香杆扎成火把,黄昏时沿着田垄慢慢走,青烟裹着香气腾起,倒像给茴香田罩了层纱帐。
\gP. \ /pU|ZA.z'2 戴埠人吃茴香颇有古意。新采的茴香叶切碎,拌入溧阳白芹与豆腐丁,裹进薄如蝉翼的春卷皮,在茶油里炸成金盏。但最馋人的还是霜降后的老茴香,粗壮的根茎与戴埠老鹅同炖,琥珀色的汤面上浮着星粒油花,茴香把禽肉的腥臊化作绕舌的甘鲜。去年返乡,见镇上年轻人开了间茶馆,竟用茴香籽配野菊制茶。沸水冲开的刹那,雾气中恍惚现出祖父佝偻着腰在田间点种的身影。
i\vpGlx Z?C4a} 如今高铁站离茴香田不过三里,外乡客常举着相机来拍"溧阳三白",却少有人驻足细嗅这贯穿四季的辛香。倒是清明返乡时,发现邻家阿婆在茴香田边支了口铁锅,正将晒干的茴香籽与粗盐同炒。她说现在年轻人做菜图省事,该教机器怎么磨香料,"可铁锅炒出来的香气,是顺着锅气渗进盐粒里的呀"。铁铲与黑锅碰撞的脆响中,我又听见三十年前那个蹲在田埂上的自己,正把人生第一把茴香种子埋进温热的灰土里。
w Oj88J)
\N yr=<c
rFO_fIJno
QA! #s\
r
hZQQOQ 茴香档案:
gE1|lY$NL 种植要诀:1.宜选pH值6.5-7.5的沙质壤土;2.日均温15-20℃时播种;3.现蕾期增施磷钾肥;4.采收种子需待果实呈黄绿色。
e
SK((T h-,?a_ 风味密码:嫩叶可凉拌、入馅,老茎宜炖汤,种子除作香料外,与蜂蜜同泡可缓解胃胀。戴埠古法会将茴香根切片晒干,冬日煮老白茶时投两片,茶汤便多了层木质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