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711阅读
  • 3回复

[溧阳文史]浪圩纪事(7)[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98
金币
3073
威望
22
贡献值
1628
银元
1606
注册时间2024-02-25
楼主   发表于: 2025-04-05 08:1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7)
3VKArv-  
  站在谢家桥上往南看,一处开阔的河面,横在面前,那就是被村民称之为南白荡的龙溪河南端。这里原先是一片白茫茫水面,改革开放初期,有村民利用这片水域搞水产养殖,就在河中间筑堤,把白荡中间围圈了起来,四面仍留下水道,形成了四面是水,中间一只十亩左右的鱼塘。近年来,为了改善和治理水环境,河道禁止搞水产养殖,白荡渐渐成了长满水生植物和芦苇的湿地——村里有计划地在今后十几年,把白荡慢慢改建成为一个湿地公园;将来,也许有水榭廊道,芦苇潇潇,荷花摇曳,垂柳拂面。南北两个白荡遥相呼应,一首一尾,龙溪河的美景,会让村民流连忘返。有了如此美不胜收之景,村民可以来此游玩休闲, 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S^~GI$  
  在谢家桥与蒋家桥之间,白荡边上,一座气派非凡的庙宇——祠山庙出现在人们眼前。 bl:.D~@  
  祠山庙又称祠山大帝庙,这里主祀的祠山大帝张渤,据说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大神,其信仰核心与治水传说相应,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据地方志和民间传说,张渤是汉代东吴地区奔走在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安徽广德一带的治水英雄,因率领民众开凿运河,治理水患而被神化,演变为半神半人的形象,其原型可能参考了多位古代水利人物的事迹。 qf+I2 kyS  
  浪圩村每年在正月初五举行庙会。据村民介绍,村民只要把祠山大帝塑像请出庙门,不管外边下雨、下雪,天空马上就一准会雨过天晴!庙会开始,村民们抬着神像,敲着锣鼓,舞着彩旗,扛着“收灾”、“回避”、“降福”的牌子沿村庄、圩堤,为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收灾弥患巡游全村。四乡八邻过来的舞龙队,锣鼓队,马灯队争相参与,浩浩荡荡,队伍可长达几百米;沿途民众家家户户都会出来磕头朝拜,门前供奉着香火、水果。神像所到之处,鞭炮齐鸣,香火缭绕,人们都以虔诚之心期盼祠山大神保佑,保佑村民无病无灾、福禄安康。 ` 8.d  
  如果说祠山大帝是半神半人,口口相传至今;但溧阳古代治水先贤,却有诸多史料可证。 mO]>(^c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时任溧阳知县潘大复,乌程人(今浙江湖州),进士出生。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潘季训,潘季训,明朝中期官员,水利学家,历嘉庆、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运河,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为中国古代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潘大复继承了父亲的治河精神,为溧阳捍灾、弥患贡献了毕生精力。潘大复任知县期间,溧阳全县曾经有一年洪水泛滥,白浪滔天,十村九灾,其亲率有田者、力役者组织自救,一面吁请朝廷拔款,一面以工代赈,修筑圩堤,在整个溧阳县域,潘县令共主持修筑大小163只圩。 h*&-[nSo  
  潘季训一代治河名臣;潘大复子承父业,在溧阳修筑圩堤,开垦农田,鞠躬尽瘁,功德彪炳千秋。潘大复担任溧阳知县数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成为溧阳之大幸!自明朝洪武末年起,浪圩村周边圩内粮田肥沃,五谷丰登;圩外,长荡湖物产丰富,曾有“一斛水中半斛鱼,日出斗金夜出银”之美誉。这里周边,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地区。 q*-q5FE  
  其他本地先贤治水故事也有,如明代史际(字雁峰,号玉阳,夏庄人),开凿救荒渰、方里同字河,以工代赈;明代马一龙(字负图,号孟河,玉华子,别桥人),修筑后周盘龙堰,治理瓦屋山十八条山涧洪水……这样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K4 4<]u  
  前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也必将在溧阳大地上发扬光大,代代永传。 Z9TG/C,eo  
(未完待续) YB~}!F [(  
rHh<_5-/>  
[size=font-size:14.0pt,14.0pt] llI` "a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金币 +4
我无悔 金币 +1 昨天 23:0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昨天 18:4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大唐盛世 金币 +1 昨天 10:2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小春 金币 +1 昨天 09:1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5-04-05 08:13:57)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98
金币
3073
威望
22
贡献值
1628
银元
1606
注册时间2024-02-25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4-05 16:1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自己顶一记: vJ }^ p }  
浪圩村跟前马、旧县、社渚等历史悠久的古村镇一样,把祭祀汉代就出名的祠山大帝张渤作为传统,不知确切地从何年代开始。但至少说明。浪圩的历史文化,不是一点不点的长久! EubF`w$KWX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330
精华
42
金币
138316
威望
8028
贡献值
38714
银元
30329
注册时间2012-01-01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4-05 20:3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站在谢家桥上往南看,一处开阔的河面,横在面前,那就是被村民称之为南白荡的龙溪河南端。这里原先是一片白茫茫水面,改革开放初期,有村民利用这片水域搞水产养殖,就在河中间筑堤,把白荡中间围圈了起来,四面仍留下水道,形成了四面是水,中间一只十亩左右的鱼塘。近年来,为了改善和治理水环境,河道禁止搞水产养殖,白荡渐渐成了长满水生植物和芦苇的湿地——村里有计划地在今后十几年,把白荡慢慢改建成为一个湿地公园;将来,也许有水榭廊道,芦苇潇潇,荷花摇曳,垂柳拂面。南北两个白荡遥相呼应,一首一尾,龙溪河的美景,会让村民流连忘返。有了如此美不胜收之景,村民可以来此游玩休闲, 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STL&ZO  
Bc`jkO.q  
j"9bt GX  
好主意,需加快实行! uL\ B[<: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98
金币
3073
威望
22
贡献值
1628
银元
1606
注册时间2024-02-25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4-05 22:3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一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GK0j" _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