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1329阅读
  • 12回复

[溧阳文史]浪圩纪事(6)[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9
金币
3032
威望
21
贡献值
1598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24-02-25
楼主   发表于: 2025-03-25 23:0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村(6
R{4^t97wH{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笔者曾答应为浪圩村一名郑姓村民写过一副春联,春联的八个字,记忆犹新:“义门家声,荣阳世泽”,村民告诉我,这是郑家人世代应该记得的八个字,当时我只根据字义大概猜测了其字面意义,但对“荣阳”不甚了了。 \w>y`\6mX  
  最近,通过deepseek提问,方才明白其包含的全部意义。深度思考的解释是:“荣阳世泽”可能存在用词误差,较为合理的应该是“荥阳世泽”:1、荥阳即郑州,汉代设荥阳郡,荥阳为郑氏发源地,涌现过郑玄,郑虔等历史名人;2、“世泽”指家族世代传承的福泽,恩德;3、“荥阳世泽”的整体意义,彰显郡望,表明家族,源自荥阳这一显赫之地,传承荣耀,强调祖先的功业德行,福泽后世,激励后人继承家风。 g/_5unI}u  
  村民让我写春联,提供的是“荣阳”。而笔者当时由于学识浅陋无知。照书“荣阳”,五十年后的今天,才发现自己的谬误,也是通过AI查询才知道的。通过这幅对联,从侧面印证了当初郑老先生的说法:浪圩双桥郑氏源自河南荥阳,也许就是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之后。这位长者已过世好多年了,他家族某一位前辈郑之良撰并书写的《重修双桥碑记》(中华民国丙寅年1926重修)现立在浪圩村北一里路的双桥村头。从三四百字《碑记》洗练精到的笔法里,可以看到郑氏家族耆老文化的功底,以至于村上流传下来有“郑笔头”的传闻。 !TH) +zi  
  浪圩郑氏家族有三个祠堂,一个堂号“敬未”堂,有“敬始慎未”之意,“敬”对家族成员要恭敬、谨慎,“未”可能指未来,强调为后代谋福祉,有激励后人继续努力的寓意。“孝义堂”也是郑氏祠堂,堂号说明郑氏后人崇尚“忠孝节义”。“崇本堂”建在靠近湖桥的位置,寓意崇尚根本,仍是郑氏宗祠,旨在昭示后人须“怀抱祖德,慎终追远,报本思源,敦亲睦族”的真挚情怀。 {W`%g^Z|H  
  祠堂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其族人敬祭祖先,议决重大宗族事务,举办宗族祭祀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另外,古代祠堂普遍还有收族、约规、教育、调解、惩戒等等功能。祠堂文化尽管有糟粕,但也明显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 _ye |Y  
  在浪圩村谢家桥处原有建有谢家的东山堂(一说承启堂),东山堂与谢安隐居会稽东山的事迹有关,由此推断,浪圩谢姓,可能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之后。 /N+dQe  
  这些传统的文化在历代族人的血液里流淌;弘扬这种文化,对当今的浪圩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不过,浪圩村有没有过“为救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打连枷的妇女”而建的三圣庙?只听有此传说,却并未寻找到丝毫痕迹。 @7c?xQVd$  
  附录:《重修双桥碑记》 mIvx1_[  
  县治北二十五里,有利济桥,邑誌名双桥。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续修于清乾隆壬申(1752年),更造于嘉庆丁卯(1807年),桥碑所载,历历可考,迄今又百二十年。上为风雨所撼,下为湍浪所激;剥落既甚,倾欹难支。二十年前预备兴修,迭遇水灾,事遂终止。况此桥跨皇甫龙溪之两岸,为金坛溧阳之通衢,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诚要道也。若不亟为修治,窃恐水陆行人或将视为畏途,而影响于交通者,至非浅鲜也。地方矜耆有见于此,即于民国乙丑(1925年),捐资兴建,时逢冬暖春晴,开工于丙寅(1926年)春月,告成于是岁十月,不一年而顿复旧观。从此利涉大州,交通无阻,其便利为何如耶?爰撮其始末,濡笔而记之。至其灰石工匠之数,伙食犒赏之费,与夫乐输者之姓氏,执事者辛劳,并一一具之碑阴,以誌不忘。 /HEw-M9z  
  邑人郑之良撰并书 j;Gtu  
  今将乐输者姓氏开列于左(略) 7WqH &vU|  
(未完待续) g =hg%gRy"  
Paq4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9 条评分 金币 +9
(post by :2025-03-25 23:07:31)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968
金币
4749
威望
20
贡献值
4029
银元
4009
注册时间2015-03-10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6 08:33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可以可以 l'1p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504
金币
16656
威望
265
贡献值
9025
银元
8760
注册时间2014-05-20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6 12:1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为楼主静心写文章点个赞! 4@gG<QJW  
与时俱进,运用Deepseek,再点赞! O\tb R=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926
金币
4902
威望
44
贡献值
3948
银元
3897
注册时间2012-01-24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6 12:25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涨知识了! D) P._?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302
精华
42
金币
138133
威望
8022
贡献值
38680
银元
30301
注册时间2012-01-01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6 17:2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又看了一遍 ~!L} yw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9
金币
3032
威望
21
贡献值
1598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24-02-25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7 13:1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古代人背井离乡,常常带两样老物件上路:父母的骨灰、祖宗的牌位。有的还带着家谱。浪圩村郑姓人家能记住“义门家声,荣(荥)阳世泽”这八个字,就是不敢忘本的人,上代传下世,口口相传得以知晓他们的老家、来路的。 oPM96 (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9
金币
3032
威望
21
贡献值
1598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24-02-25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7 22:5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村郑家,恢复高考的当代,出了一门都是读书奇才的郑玉良兄弟一家,成为湖边地面的美谈。兄弟姐妹四个人:大哥郑玉良、二哥郑玉龙都是留洋的博士;小弟郑玉坤、小妹郑玉芳都是本科;不过,郑玉芳的丈夫小陆也还是一个博士;还不包括郑玉良、郑玉龙的妻子也还都是硕士。 5j(k:a+!H  
~>|ziHx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302
精华
42
金币
138133
威望
8022
贡献值
38680
银元
30301
注册时间2012-01-01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8 14:0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抽空再去一趟浪圩里的 y6a3t G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9
金币
3032
威望
21
贡献值
1598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24-02-25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8 15:2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7楼平陵一哥于2025-03-28 14:01发表的  : tw@X> G1 z  
抽空再去一趟浪圩里的 :2`e(+Uz  
,P0) 6>  
等过了清明节,我陪您去走走! 8s@3hXD&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47
金币
1043
威望
20
贡献值
580
银元
560
注册时间2022-06-03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8 15:3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7楼平陵一哥于2025-03-28 14:01发表的  : er\|i. Y  
抽空再去一趟浪圩里的 |7~<Is~ *  
>$7B wO  
多拍点照片,记录一下美好与回忆。谢谢。 6S #Cl>v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170
金币
21914
威望
32
贡献值
14551
银元
14519
注册时间2017-01-07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8 22:5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外婆姓郑,不在浪圩村,在长桥头村,外婆祖上九个兄弟,占了大半个村子。 a+QpM*n7Lq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9
金币
3032
威望
21
贡献值
1598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24-02-25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9 10:2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0楼天目深瞳于2025-03-28 22:58发表的  : ~LC-[&$  
外婆姓郑,不在浪圩村,在长桥头村,外婆祖上九个兄弟,占了大半个村子。 Ys7]B9/1O  
'GScszz  
我外公和您的姨父都姓范,居住在闸口。我小时候,外公经常到浪圩吃公堂酒、走老亲,他其实就是浪圩范家人。 ;{6~Bq9  
我有理由相信,这浪圩村周边的范姓、郑姓、谢姓、蒋姓人家,绝大多数是从浪圩分迁出去的。 X>^fEQq"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12
金币
694
威望
4
贡献值
527
银元
523
注册时间2022-01-22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30 10:0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古老村落 LQ% `c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