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1565阅读
  • 21回复

[溧阳文史]浪圩村纪事(3)[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楼主   发表于: 2025-03-14 14:15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村(3
}Ow>dV?  
$e\h}A6  
  龙溪河上有六座桥,依次是范家桥、土桥、郑家桥、胡(湖)桥、谢家桥,蒋家桥。原先的桥为拖板桥,两边桥墩,中间搁长的条石或水泥板,最早则只能是木板一类。现在看到的桥大多是近几年新建,清一色钢筋混凝土水泥桥,跨度68米、宽5米左右。 ?."&MZ  
  站在范家桥上,北面龙溪河上游也称大荡河,河面较宽有近百公尺,长约四百公尺,大荡河里盛产各种鱼类,浪圩村民每到节日都可以分到鲢鳙青草鳊鲫等各式水产,节日期间招待来宾不亦乐乎。八十年代之前,物资匮乏,几斤鱼对于农家就是了不起的珍品。转身向南仍是一片宽阔的水面,村人称之为北白荡,面积约为二十亩左右,往前一处叫倒潭湾,水比较深,有意思的是,在村子南边,蒋家桥北面也有一处白荡,叫南白荡,面积大约也是二十亩的样子,南北好像既呼应又对称,很像一支硕大的玉如意。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 nB%;S  
  范家桥这一片,对应着范姓居民集中的住所,北塞门往南不远处建有范家祠堂,堂号也没有人知道了,更加无法追寻他们先祖迁徙的线索。 4|mD*o  
  第二座桥叫土桥,再往南两座桥依次为郑家桥、湖(胡)桥,土桥附近居住的村民有范姓,还有郑姓,往南走,郑姓人家越来越多。在浪圩村,郑姓排在四大姓氏之首,可能的原因是人数为全村最多。这三座桥所在的一片是全村的中心。原先建有敬未堂,孝义堂,崇本堂三个祠堂,还有一个看上去并不是祠堂的中公堂,这四个建筑规模和形制比较大,但它们的布局和构造,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详细描述下来。只有祠堂的堂号被本地小学的一位老校长,据说是口口相传得以流传下来。 0dA7pY9  
  民国期间,这一带曾建有一所小学,一个药店(中药),一爿糕饼坊,一爿酒坊,一个糖坊,还有杂干杂货小店,俨然一个小集市。 Pt@%4 :&-h  
  文革期间,笔者在浪圩小学读书时,在教室前边,见有一座大礼堂,面积之大倒是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这座大礼堂是用拆掉的祠堂的材料建成的,大门朝东,面向龙溪河,大门高丈余,宽四、五米,共12间,长50多米,阔近二十米,近千平米,全部为砖木结构。中间两排立柱,支撑木结构“人”字头梁,立柱两边各四米。礼堂西顶头是一高大的舞台,舞台两边还各有一处小文台。这个礼堂极其宽敞,全村二千多村民召开会议都容纳得下。 @HRC \OG  
  当时我们经常有两个班级一百多名学生在礼堂里上劳动课。每周五下半天学农,学生们分散礼堂的各处编织芦帽。剖芦的剖芦,捶篾的捶篾,编芦帽的编芦帽。捶篾的石墩子呈椭圆形,直径达六十公分,高约四十公分,这个石墩子就是原先祠堂的柱墩【石础】。可见祠堂早年的建筑规格一定很大。 AK= h[2(  
  天热的时候有几个偷懒的小伙伴会躲到大礼堂东门外一块大条石上碎叫——这个条石既长又大,约十几米长,一米多宽,十分光滑,几个人四仰朝天躺在大条石上,舒服极了。 >$ NDv  
  同学中有小组长常常盯着同学是不是偷懒,总会到大门口条石处来找;于是那些偷懒的就快速爬起来冲到对面的厨房里,假装舀水喝,倘被炊事员发现,必挨一顿骂;有时,为了避免挨骂,索性冲到码头上,在龙溪河里,双手捧水喝,河中小鱼小虾,摇头摆尾,偶尔捉住一只,顺手往嘴里一丢,鲜嫩无比,还有一丝甜味。 >*-FV{ {  
  其时的龙溪河清可见底,水碧清碧清的。双手连捧几捧,直起腰来,抹一下嘴,那个畅快。水并无异味,还带点甘甜,那是现在的农夫山泉绝对是比不了的。 lc2i`MC  
  文革时的浪圩小学,是戴帽子学校,即小学加初中,小学五年,初中两年,有教师十多名,学生三、四百名。记得当时,学校附近还设置有商店、茶馆、浴室,还有加工厂、豆腐店、木匠店,另外还有合作医疗室(配备赤脚医生), Z4A!U~  
文革时的农村物质虽不是那么丰富,倒也多姿多彩。一般情况下,村民很少出村。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村子中心地带的简单服务都能提供。春节期间还有各种文娱活动——茶馆里有说书的,大礼堂白天也能看电影,把门窗遮起来就是电影院。村上还有文艺宣传队,村民中都有“阿庆嫂”、“李玉和”、“杨子荣”一类的角色。 }tH[[4tw,  
  现今,大礼堂也不见了,原址上建成了健身广场。大青石不见了,大圆墩子也不见了,各种各样的店也不见了,大部分农家门前倒是搭建了院墙、停有汽车了。 nSF``pp+  
(未完待续) uch>AuF: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0 条评分 金币 +10
(post by :2025-03-14 14:15:22)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178
金币
15958
威望
397
贡献值
7940
银元
7543
注册时间2014-05-29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4 15:1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祠堂被毁,族谱失传,非常可惜。 J[A14z]#`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4 16: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1970年代之前,学校大多办在祠堂甚至庙宇里。我小学1—3年级,就是在我们村一个姓氏的小祠堂读书的。 SG?Nsp^%`B  
后来掀起一股风,要将学校办到家门口,老百姓在没有钱造学校的节骨眼上,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拆祠堂、庙宇。这之前,我母亲舅舅他们1950年代读书,就在村里的家庙中。我读四年级,赶上学校搬迁,就是将村里另一处更大的祠堂拆了,造了一处新校舍、外加一座大礼堂。 1=|7mehL%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0:0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村龙溪河两头的潭特别宽大而且深邃,鄙人估计有以下三个原因:(1)这里都有一条垂直向东的小河,可以通往长荡湖;村里的船只要下湖,这里是必经之路;而且都需要垂直转弯。(2)船只转弯掉头,容易冲击河岸、冲刷河底淤泥,尤其在用机帆船的年代。(3)最早建村的时候,老百姓集中到这里取土,填高房屋地基,所以挖深河坑是常有的事情。 J0 k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77
金币
1091
威望
20
贡献值
610
银元
590
注册时间2022-06-03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0:4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问一下,龙溪河为什么村上人都叫她(门球河)? v}sY|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025
金币
4843
威望
21
贡献值
4087
银元
4066
注册时间2015-03-10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0:5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时代变迁的脚步真是快 X53mzs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3:0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5楼问天问地于2025-03-15 10:58发表的  : LF?P> 1%-  
时代变迁的脚步真是快 |2`"1gt  
H]\Zn%.#  
浪圩村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joa5|t!D9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365
精华
42
金币
138676
威望
8041
贡献值
38762
银元
30364
注册时间2012-01-01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3:3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沈锡棠的影集专门有两张是拍摄浪圩村的 ogeL[7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3:5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4楼??不通于2025-03-15 10:46发表的  : I<h=Cj[[  
问一下,龙溪河为什么村上人都叫她(门球河)? $ v} <'  
{.k)2{  
这个名字的来历,应该不会太遥远。 (A/0@f1#  
单从字面分析,门球这个词在溧阳出现不会超过30年;即便有门球知识的人来帮助取名,估计也不会超过50年。 S<6k0b(,_3  
龙溪河两头大,中间细长,倒象一支连星锤。鄙人从小在这浪圩附近生活,60多年来,只听说大荡河的名字,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门球河的名字。 S{p}ux[}=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01
金币
3221
威望
19
贡献值
2238
银元
2229
注册时间2012-03-19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4:5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蒋家桥再往南有一座庙桥,是原来步行到城里的必经之路,过庙桥至塍圩、杨庄、昆仑桥、肇庄,就快要入城了…… SFjU0*B$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5: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9楼LY的人于2025-03-15 14:59发表的  : c<qe[iyt/  
蒋家桥再往南有一座庙桥,是原来步行到城里的必经之路,过庙桥至塍圩、杨庄、昆仑桥、肇庄,就快要入城了…… rm+v(&  
;;LuU<,$  
我们小时候步行进城,浪圩村是必经之路。所以才有对浪圩光滑的青石板路、巷子有很多条数不清的初步概念。 ZTf_#eS$  
庙桥似乎在塍圩村附近,走向是南北向的,从浪圩过了庙桥,就可以来到杨庄地面。 _J"mR]I+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01
金币
3221
威望
19
贡献值
2238
银元
2229
注册时间2012-03-19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5:5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10楼绿树掩窗斋主人于2025-03-15 15:12发表的  : 7t4v~'h;5e  
ku3D?D:V  
我们小时候步行进城,浪圩村是必经之路。所以才有对浪圩光滑的青石板路、巷子有很多条数不清的初步概念。 5fq.*1f  
庙桥似乎在塍圩村附近,走向是南北向的,从浪圩过了庙桥,就可以来到杨庄地面。 cqg=8$RB  
)l2P}k7`  
印象中庙桥靠蒋家村头南4、5百米,是浪圩村最南边的一座古桥,桥是砖砌的拱桥。据村上老人说,桥下有很深的团(音)。庙桥再过去2里多地才到塍圩,过塍圩是中河,原中河上只有木桥,一过中河,便是杨庄公社的地界了。 lV7IHX1P  
-c$z 2Q)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5 16:3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1楼LY的人于2025-03-15 15:55发表的  : BGA%"b  
?k w/S4  
印象中庙桥靠蒋家村头南4、5百米,是浪圩村最南边的一座古桥,桥是砖砌的拱桥。据村上老人说,桥下有很深的团(音)。庙桥再过去2里多地才到塍圩,过塍圩是中河,原中河上只有木桥,一过中河,便是杨庄公社的地界了。 E~69^ cd  
.r6YrB@['  
 qV?sg  
这个字,应该就是潭,而非团。 Lkp&;+  
中河的名字,也是1975年左右开河之后,后来起的;原本就是杨庄村北边的河(从沙涨到长荡湖),从沙涨往西,可以通到濑江。 v+7*R)/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08:3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浪圩小学,鄙人还是有点回忆的。 ~ \-r  
(1)1973年六一儿童节庆祝,我第一次登台演出(舞蹈名字忘了),就是在这个大礼堂;(2)1982年以后三年,我经常来这个小学联系工作,除此以外就是看望恩师范平老师;(3)我小时候,喜欢追电影,浪圩村在小学操场放电影的机会很多,所以,我也会常常来这里看露天夜场电影。 j$%yw4dsj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655
金币
793
威望
240
贡献值
1122
银元
882
注册时间2016-11-06
1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08:4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蒋家庙桥全是石拱桥,全是大青石头砌起来的,没有水泥黄沙,庙桥还有一段悠久传说的,要问村上长辈的 t0I>5#*WU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1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09:2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4楼专业跑腿于2025-03-16 08:47发表的  : Gmqs`{tc  
蒋家庙桥全是石拱桥,全是大青石头砌起来的,没有水泥黄沙,庙桥还有一段悠久传说的,要问村上长辈的 - a   
D8q3TyCj%  
一座桥的名字带有庙,这在溧阳有先例,上黄有一座桥叫三庙桥(还是村名)。 rO5u~"v]  
不过,浪圩理论上还有一座更有名气的庙,据说叫三圣庙,里面供奉一位妇女,她带领一群用连枷打麦子的妇女,曾经救下逃难的东汉皇帝刘秀。其他二圣,据说是昆仑桥的一位屠夫和茅(毛)场里的一个孩子。故事都跟救刘秀有关。 J.*[gt%O|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365
精华
42
金币
138676
威望
8041
贡献值
38762
银元
30364
注册时间2012-01-01

1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0:0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清楚记得以前的老溧阳人,尤其是溧阳城里人,都把浪圩村叫“浪圩里”,似乎这个村或这个地方很大之意 imJ[: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665
金币
3210
威望
24
贡献值
1697
银元
1673
注册时间2024-02-25
1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0:3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6楼平陵一哥于2025-03-16 10:03发表的  : ?k:])^G5  
清楚记得以前的老溧阳人,尤其是溧阳城里人,都把浪圩村叫“浪圩里”,似乎这个村或这个地方很大之意   i[t=@^ |  
t0V_ c'm  
里、巷、坊与区、乡、村、保、甲,都是封建社会的村民基层单位的一种。后来区、乡、村还保存着,其他都已经消亡,只有老地名还有痕迹。 MZP><Je&  
`Z7ITvF>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305
金币
22132
威望
32
贡献值
14686
银元
14654
注册时间2017-01-07
1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1:0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浪圩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长长的石板路,排列如军营的民房,村中一条河,两边有绿树成荫。看回忆文章,浪圩村有河有荡,鱼米之乡的大村落。房屋排列整齐有序如军营,祖上果然有军事家,比如谢家。 {!g.255+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77
金币
1091
威望
20
贡献值
610
银元
590
注册时间2022-06-03
1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1:1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4楼专业跑腿于2025-03-16 08:47发表的  : YlcF-a  
蒋家庙桥全是石拱桥,全是大青石头砌起来的,没有水泥黄沙,庙桥还有一段悠久传说的,要问村上长辈的 ^R'!\m|FR  
WmVw>.]@~  
溧阳人不识货。乌金当凳座。应该就是这个传说吧?哈哈 MqBATW.pmJ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305
金币
22132
威望
32
贡献值
14686
银元
14654
注册时间2017-01-07
2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1:1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浪圩村有三家亲戚,最亲的是我的大姨娘,她大我母亲十几岁,小时候是童养媳到浪圩村的,没听说受过虐待,就是要辛苦干活,十几岁就趴在地上做凉帽,织芦薄只,这是圩乡的特产。到了老年,大姨的背是弯曲的,都是从小做凉帽做的。小时候到大姨家去,经过长长的巷子,大姨家很干净,家里有木楼梯,楼板很厚实,我最喜欢上楼了,很新奇。据说大姨夫家里过去比较富裕。大姨在97岁无疾而终,她家的老屋也坍塌了,被小儿子重新盖房,没人去住,为了一个念想和保住老祖地。 4"X>_Nt6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48
精华
1
金币
1725
威望
49
贡献值
294
银元
260
注册时间2022-06-30
2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16 19: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楼主和网友们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了八十年代以前古村落浓浓的烟火气 QaBXzf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