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以案说险: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 74阅读
  • 0回复

以案说险:警惕“代理退保”陷阱[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235
金币
2473
威望
1254
贡献值
2508
银元
1254
注册时间2018-12-20
楼主   发表于: 2025-03-13 15:1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一、案例介绍
消费者王女士,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多份保险,因资金短缺,周转困难,从某视频看到“代理退保”的宣传,声称国家出台政策可以申请将保险公司保单全额退保,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对方,对方告知王女士可以帮忙全部退保,成功后按退保20%支付手续费,并向王女士索要身份证、银行卡和保单,更改了王女士在保险公司留存的电话,并嘱咐王女士不要接听公司座机电话。之后保险公司就连续接到自称王女士的投诉,要求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查询系统发现客户在投诉前一天更改了认证号码,多次拨打客户投保底单联系电话未接通,投诉电话与王女士前期回访录音对比声音明显不一致,保险公司通过投保地址上门与王女士本人取得联系并了解情况,耐心劝说,并建议客户通过保单质押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影响客户继续持有保险保障,最终王女士同意继续持有保单。


二、案例分析
日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渠道打着“专业代理维权”的名义,煽动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代理维权,通过虚构可全额退保,修复征信,全额免息等情况实施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此类非法代理行为不仅侵占了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经营秩序。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退保手续,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退保行为。


三、风险提示
1.存在失去应有的保险保障风险
“非法代理”机构为牟取私利极力怂恿消费者退保,却对退保的后果与风险避而不谈,消费者若退保后重新投保,除须重新计算等待期之外,还会因年龄、健康状况变化等情况而导致保费上涨或被拒保的风险。
2.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非法代理”机构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消费者的个人敏感信息将造成泄漏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
3.法律风险
“非法代理”机构为达到目的,会采取教唆、指使、诱导消费者作编造理由、作伪证、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举报等,使消费者面临被诉讼的风险。
(post by :2025-03-13 15:16:01)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