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山东人“磕头拜年”是陋习还是良风?
  • 2717阅读
  • 15回复

[百姓生活]山东人“磕头拜年”是陋习还是良风?[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968
金币
25750
威望
3543
贡献值
14589
银元
11046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5-02-02 07:57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这两天,网上关于山东人磕头拜年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特别多。针对这一点,我认为这些视频不见得全部就是磕头拜年的场景,有部分视频其实是村里或者家族中祭祖的视频。但是,对于“磕头拜年”现象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赞成者曰习俗、优良传统,反对者曰陋习、封建遗风。其实无论是磕头拜年还是祭祖,从源头上讲,最早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
FY^Nn  
  磕头仪式的起源 gGMQRRq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有磕头礼拜向长辈表示尊重和礼貌了。据记载,东汉之前,百姓家里是没有椅凳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一律坐在地上。区别只在于家境富裕的都有坐垫,何类坐垫而已。而席地而坐的姿势都是屁股坐在自己的两腿和脚跟上,相当于现在日本人的坐姿。这样坐时,当有客人或长辈到来,或谈话中要表示感谢时,很自然地就会从跪坐变成引身而起,变成只有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双手撑地表示恭敬,跪拜礼由此形成。再后,发展成多次俯身,即磕头礼了。 I_->vC|>  
  汉代后,虽然有了凳子、椅子,出现了双手抱拳的作揖礼,但在表示最大恭敬时,人们仍沿用下跪磕头的习俗。
?Y S 3)  
SA=>9L,2  
  磕头的形式 M3|G^q:l  
  磕头,文言整盼艰棵称为"叩首",白话称为"叩头",俗话称为"磕察估巴良户柜再头",磕头的礼仪形式,按照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矩。 dkCU U  
  单纯磕头(单叩首),是儿童对长辈的常礼。一般情况是儿童随家长见到长辈,家长说:"过来见过XX(长辈),给XX磕头。"孩子要先说句:"给XX磕头啦。"而后双膝先后弯曲跪下、手扶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的动作,然后起立侧身站着。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小玩意儿,糖果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旧时代许多人在孩子说磕头还没跪下时,及时说:"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头,以免拿不出礼物的尴尬。 5E~^-wX  
  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是拜访、或长辈来访时,应当主动向前说:"我(自己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并可以说句祝福的话,而后,正面对长辈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头。长辈若接受了这一"头",也必须有所表示,大多要给钱的,并说句"给你喝壶茶(或喝壶酒)吧",或者"买双鞋穿吧"之类的话。否则(如表示谦虚或不想破费),就要在晚辈作揖后,及时说"不必磕啦"、 "免磕了吧"等话语,最好同时伸手扶住对方身体以阻止继续磕头,因为只要"头"磕下去就要掏钱的。 @@{5]Y  
  一拜三叩,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其仪式是先做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热脚协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下第二个头,同样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幼童可以)。
o59$v X,  
  除上述家常礼仪外,还有些与某种仪式相关的规矩,如祠堂中祭祀,不同庙宇中的敬神,祭天祈雨,官场中的多种繁缛礼节等,各有些独特的规矩,而且大多比较繁琐,姑且不论。下面只聊聊过去听说的三个特例磕头(不是影视戏剧编排的那样)。 0x]?rd+q8Q  
  一是敬神、祈福、许愿时的"三拜三叩"。其仪式是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磕头,如同"一拜一叩"。磕完第一个头后,起身站立、后退半步;停数秒再次合掌,向前半步、下拜、屈膝下跪、磕头,即第二个"一拜一叩";依此再做第三个"一拜一叩"。每次"一拜一叩"之间的数秒时间可以默许一个愿望或同一愿望(小时候跟随大人们做过)。 hh%?E\qM  
  二是所谓的"三拜九叩",是拜见皇帝的礼仪,据说民初时,袁世凯及一些大军阀们用过。实际上是重复做三次"一拜三叩",中间有两次起身站立而已。 f^u-Myk  
  三是某些神秘的会道门,拜坛时也会用"三拜九叩",类似重复做三次"一拜三叩",但手势可能与拱手、合掌不同,中间也不起立,且口中"念念有词",多由司仪或敲击法器来控制节奏等等。 $7g+/3Fu^  
  判定山东人动不动就磕头,是陋俗无疑,历史倒退。点赞较多的一条留言对他进行了反驳:风俗文化,地方习俗,可以不接受,但是最起码要尊重吧,又没有让你们普及全国,我就不明白碍着你们什么事了? f38e(Q];m  
  山东人拜年磕头是民俗还是陋习 NsM`kZM4H  
  中国人向来推崇尊老爱幼,儿女孝道。而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磕头在全国广泛存在,并不为山东所独有,是民间正常存在的有仪式感的礼仪,“标签化”山东不免有为黑而黑的嫌疑。
NIbK3`1  
  网络上,支持磕头习俗、反对磕头习俗、保持中立的声音都有。反对者指出少数较为落后地区所保留的传统;支持者反问向长辈下跪磕头有何不妥;中立则认为,老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必上纲上线。 w7Y@wa!  
  抛开单纯的磕头礼不说。几千年来,礼仪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牧民》有文:“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这里的“四维”指的就是礼、义、廉、耻。 02*qf:kTnA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社会关系方能稳固。抛弃“礼”,社会发展将会失去平衡。 'U`;4AN  
  礼仪等同于文明。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人性所特有的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自周代,开始设定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后来延伸出士人之礼。 w=rD8 @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好客山东”一直是山东人诚实做人,礼貌待客的写照。在国内,提及山东人,很多人会竖起大拇指。确实,在文化礼仪传承方面,山东人确实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6j6;lNUc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各地,在磕头方面的形式和“讲究”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形式可免,情意不淡”,也有人认为这一风俗饱含着浓浓的思绪哀愁,有对先祖父辈的敬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土乡情的缅怀。 EEL3~H{(  
  应该说,只要不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和伤害群众道德情感,任何中华传统的各种风俗和礼仪的存在都是值得尊重的。 S7PWP< 9  
sO 6=w%l^  
  坛友们!对于“磕头拜年”怎么看,谈谈你们的观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0 条评分 金币 +20
(post by :2025-02-02 07:57:36)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298
金币
6597
威望
84
贡献值
3437
银元
3353
注册时间2017-09-04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08:11   , 来自:湖南省娄底市 电信
有违公序良俗的才是陋习,这比拉屎不洗手直接和别人握手好多啦 2xX:Q'\2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脆老妈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647
金币
7400
威望
32
贡献值
2715
银元
2683
注册时间2022-04-08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08:16   ,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礼义廉耻,好多地方都没了、所以老赖越来越多 Km%L1C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金币 +3
天目深瞳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sh263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脆老妈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33
金币
4363
威望
57
贡献值
2647
银元
2590
注册时间2016-01-01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08:5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南方人不会学习它们的这种陋习,我们有我们的过年方式,它们也别想引领全国 5XZ! yYB?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湾里一霸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hzq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hzq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5390
金币
11919
威望
4
贡献值
5579
银元
5575
注册时间2021-04-01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09:4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楼主古县于2025-02-02 08:16发表的  :礼义廉耻,好多地方都没了、所以老赖越来越多 (2025-02-02 08:16)  9Yx(u 2PQ  
0CrsZtX  
老赖可能表面上更懂礼仪兼耻,不懂礼仪是借不到钱的。哈哈 p~q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453
金币
7483
威望
155
贡献值
3746
银元
3591
注册时间2016-03-25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09:48   , 来自: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肯定是糟粕啊,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y/lF1{}5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647
金币
7400
威望
32
贡献值
2715
银元
2683
注册时间2022-04-08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0:02   , 来自:安徽省宿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楼主hzq于2025-02-02 09:43发表的  :老赖可能表面上更懂礼仪兼耻,不懂礼仪是借不到钱的。哈哈 (2025-02-02 09:43)  =l ,P'E  
Mqf Ns<2  
只会装礼仪,廉耻就算了 NO"PO @&Wk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139
精华
41
金币
137129
威望
7981
贡献值
38481
银元
30128
注册时间2012-01-01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1:2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有压岁钱 * sho/[~_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431
金币
2200
威望
45
贡献值
1486
银元
1441
注册时间2012-10-28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2:55   , 来自:江苏省宿迁市 电信
引用
引用楼主看看看看于2025-02-02 09:48发表的  :肯定是糟粕啊,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2025-02-02 09:48)  \lL[08G  
P{L=u74b{x  
一个头两百 7GA8sK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939
金币
21508
威望
32
贡献值
14317
银元
14285
注册时间2017-01-07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4:0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齐察察的磕头下跪,看上去很土,但是这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统一动作,遵从长辈,容易管束,这是土地广袤古老文明需要的。 '1<Z"InU  
身处现代文明,不应该排斥与贬低。不要发扬,不要贬低。 |5@Ra@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金毛毛 金币 +1 02-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939
金币
21508
威望
32
贡献值
14317
银元
14285
注册时间2017-01-07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4:1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几年前,据上海教授钱文忠所说:山东距离孔子故乡不远,农村出现了村外村,就是在村子外边搭起窝棚,没人赡养的老人,相互照顾。这就是如今农村的“孝道”。根源在于农村老人没有了生活来源,要指望子女了。有几个人会过得有尊严? 01bCP  
所谓礼义廉耻忠孝节义,根源在于经济,有没有钱?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公平合理,都是空谈。 ]kh]l8t^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0150
金币
15986
威望
65
贡献值
10422
银元
10357
注册时间2019-04-30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5:5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以前我们溧阳也这样给老一辈的磕头 J%|?[{rO{'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04
金币
4180
威望
186
贡献值
2686
银元
2497
注册时间2012-07-25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16:2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北方注重这个,南方无所谓 K5>3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877
金币
1698
威望
31
贡献值
934
银元
903
注册时间2018-10-13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20: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我小时候就兴这这个礼节(今年70岁了)! (}#&HE<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13
金币
397
威望
2
贡献值
223
银元
221
注册时间2017-11-13
1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2 21:4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我今年七十多岁了,拾来岁时出门拜年多要磕头的,我父亲的外甥来拜年也磕头的。在七十年代前的事。那时候的人有规矩的,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所以老年人和年轻人是有距离的,当今社会,可能年龄相差3岁就要有一个理念了。 g$(Y\`zw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456
金币
16562
威望
265
贡献值
8977
银元
8712
注册时间2014-05-20
1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2-03 16:02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山东,孔孟之乡嘛! -e_fn&2,Y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