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随笔:《中秋时节话月饼》 &N^j
}^ Z
一年一度秋风爽,又到桂花飘香时。心有期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来了,家中的月饼也愈来愈多,有好朋友送的,也有晚辈和一些学生送的,月饼的花式品种也比较多,包装是一个比一个富贵漂亮!但是现在的月饼除了艳丽的外表之外,在质量与品味上却均让人感到有些失望。目前让我满意和心仪的月饼仅剩下我故乡别桥镇上产销的火腿月饼了,不仅味道还是那年的味道,而且吃着吃着,就不知不觉吃出了乡愁的味道! g~DuK|+
说起月饼,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年人,对月饼都有看别样的感觉,也有着别样的感慨。 U}w'/:H
记得幼儿时,我和兄姐们能够吃上月饼的机会唯有中秋节,因为在中秋节来临前,大姐姐大姐夫都会买了月饼来探望爸爸妈妈,我们便可以在中秋节品尝到月饼了! .\
Ijq!
虽然年代久远了,但我至今还记得六七十年代月饼包装的样子:一包大多是四块月饼,代销店的店员将月饼先用普通油纸包成长方体形状,再在油纸上包上一层粗糙的厚草纸,而后在月饼包的正上面加贴上一条约两厘米宽的长长的红纸条,然后用纸线或麻线进行十字形状包扎,再在中间打一个手指可拎的花式结。 }Ulxt:}
这样粗放型的包装与当今的月饼包装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前者显得粗糙简陋,后者却显得富贵华丽。但当年的我们,只要看到那粗糙纸包的月饼包,眼睛便会发光,口水便会不自觉的流下来。对于我当时的家庭来说,月饼是稀有的高档礼品,不到中秋节的晚上,是谁也不能去触摸月饼的,只有在中秋节的晚上,由母亲当着全家人的面,将藏在厨里的月饼包拿出来,放在八仙桌上,将月饼分放在两个白瓷盆子中,等到月亮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母亲便将一张小桌子放在门前的场园上,在小桌子上放上两盆月饼,放上小香炉,并在小香炉上插上红蜡烛,然后点上三柱香,由父亲领着大家一个一个朝着圆月三叩头,这个仪式叫做“中秋拜月”,虽然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向月亮磕头,但是大家还是十分恭敬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仪式感也很强。 r `PJb5^\|
拜月结束后,我们最期待的时刻就到了,母亲在八仙桌上,用菜刀将每个月饼切成十字形的四小块,分别分给我们兄弟姐妹。记得我们拿着属于自己的月饼后,都悄悄的躲在一边,大家都舍不得大口咀嚼,而是用拇食两指慢慢掐着吃。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月饼中所夹杂的“红丝”与“绿丝”,其味十分的甜蜜,我总是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拈出来慢慢地品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夹在月饼中的小方块火腿肉,是又坚又硬,但放在嘴里反复舔含,其味又香又鲜,一块小小的火腿肉放在嘴巴里,常常上下来回含味数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咽下肚去。四分之一块的火腿月饼,我们都是慢慢的吃,细细的品,从圆月初升,吃到月挂中天。 .OdtM
Xy
孩提时代,只知道享受月饼的美味,不懂得赏月,心中既没有“月是家乡圆”的感觉,也没有“月是故乡明”的慨叹,当然,更没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游子经历。中秋节的夜晚,是我孩提时代最甜密的夜晚,最有滋有味的夜晚! yCxYFi
那时家乡产销的火腿月饼,在我幼稚的心灵里,仿佛是上帝所赐予的美物,实在太好吃了!回看现在的月饼,真的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尤其是一些广式苏式月饼,包装豪华,外形也漂亮,但却难以启齿下咽,还没有地道廉价的细沙月饼好吃。 D0Q9A]bD;
现我们家的月饼,除了来自家乡别桥镇的火腿月饼外,其他类型的月饼,儿孙们是连看都不看一眼,他们还告诫我说:“这些月饼大多是垃圾食品,你最好不要吃!”我除了将家中已有的月饼送给我的长辈及一些朋友外,留下的我也舍不得浪费,只能当作节后的早餐慢慢“享用”了! JLu$1A@ '
写于2023年中秋节 r
qjq}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