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NpxqeIDY
姜丹书 • 胡麟书 • 康庐 _h@7>+vl~
gl.P#7X
(十二)码头街永远的康庐 I g-VSQ
Ao`9 fI#q
(大结局) ;n7k_K#0z!
%>xW_5;Z
“呜...... ”一声长鸣,把我从梦中惊醒,一看床头手机,才深夜2点多钟。“呔......”我情不自禁地苦笑起来了:白天写码头街的往事,晚上做码头街的美梦!这不,连码头街老轮船码头轮船鸣笛的“呜”声都梦到了。 .b N0!
想当年,码头街名气太大了,流行的“大大码头街,小小溧阳城”和“大大前马村,小小溧阳城”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否则县衙领导不会设“城厢镇”和“码头镇”了。当然,时代的发展还真的不可思议。解放初大医胡麟书日夜工作在他的“康庐”时,偌大的溧阳城仅6个居委会约2万人口,如今的溧阳城及周边几十个居委会20多万人口,整整扩大了十倍多。 8dIgw
1953年春,胡麟书和妻子带着一家去上海安家时,四个女儿都还小,老大胡凯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其他三个女儿年龄分别为7岁、6岁、4岁,同时,胡麟书还带上了自己的侄女胡秀报和外甥陈正言一同迁往上海安家落户。胡麟书是1910年8月出生,妻子狄宝琴是1927年11月出生,离开溧阳时胡麟书44岁,狄宝琴27岁。 $CL=M
胡麟书到了上海后住在了淮海路,他原打算用自己早年在上海从事医政以及老同学老朋友的关系,从头开始创业。但那时,易政后的各地政策都是一样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私人行医已经完全不可能。据说,后来的胡麟书在万般无奈之下,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身来到了安徽的某农场医院当医生,但全家还是住在上海淮海路上。姜丹书的八子姜书凯说:“续弦狄宝琴,我一直称呼‘六姐’,我1969年结婚时,我们夫妇还到上海淮海路她家去送糖,后来就一直没有来往了,不知道他们后裔现在的情况。”
Yq`r>g
在写《姜丹书 • 胡麟书 • 康庐》的日子里,我找到了原住在康庐大院内的许多原住民,他们大多是我的发小、同学、同事、街坊,我们见面时还是用五六十年前的小名或“绰号”相互称呼对方。他们回忆了许多“康庐”的往事: #5G!lbH
1966年,一天,他们开始搜查康庐,目标就是康庐的吊顶阁楼。他们爬到二楼,找来了竹梯子,找到了顶上的进出小方口,爬上去,找出了当年胡麟书诊所的病例登记表、票据、账册等等一大堆东西。最后这些人提着或拿着这些搜到的东西排着队伍浩浩荡荡走了。康庐的这批老住民对我说,当年这批搜去的东西是民国年间私人诊所的一些重要史料,照理应该还在,现在来说,应该非常珍贵。 l+R-lsj
大约1968年左右,康庐来了一些外地人,他们在洋楼前指手划脚,一边看一边说着什么,议论着什么。听口音,像是南方人,有上海话,还夹杂着其它地方的口音。他们来康庐干什么?这两件事,当年一直成为一些康庐老住民的话题,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 uA:;OM}
但据我所知,这位胡麟书医生在外漂流了整整十年后还是回来了,因为,我发现了一张他回家工作的介绍信。事情是这样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