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颂帖》一名《种橘帖》,又名《买田阳羡帖》,是苏东坡离开黄州后于元丰七年(1084)十月二日书写的。苏东坡一生中曾多次到阳羡,阳羡系宜兴的古称,地处清波碧浪的太湖之畔,太湖则有“洞庭”的美称。在苏东坡的眼中,阳羡的独山与蜀山相似,因而有买田阳羡以度晚年的想法,他甚至想在太湖边上购一小园种植柑橘三百本,并在小园内修建一亭,名之为“楚颂”。十月二日,苏东坡在阳羡通贞观郭知训提举家中怀着激动的心情,写出了小记一篇,这就是以上所提到的《楚颂帖》,其内容如下: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元丰七年十月二日书。
《楚颂帖》帖上有许多名人的题跋,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拜观此帖后题了跋文:“东坡公欲买田种橘于荆溪上,然志竟不遂,岂造物者当有所靳耶!而楚颂一帖传之后世为不朽,则又非造物有所能靳也。”明代弘治年间宜兴人侍郎沈晖重修道公祠,将该帖摹勒于后,置于祠中碑亭,后不知下落。明代成化年间,宜兴籍礼部尚书徐溥在长洲李应桢处看到此帖后,欣喜万分,于是选用优良石料精心摹刻后带回宜兴家中氵伏溪书屋,并在摹帖后面跋了《楚颂帖》的摹刻经过。原帖真迹早已毁灭,明代徐溥的拓本存世也很难见到。民国时有人在市上以重金购得此拓本,后来又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后辗转至台湾。
唐寅跋
鲜于枢跋
赵松雪跋
祝枝山跋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多数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苏轼行楷书都具有横轻竖重的特征,这主要是受到颜体的影响。苏轼的书法,轻重错落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苏轼这幅《楚颂帖》可以综合看出其书法的特征。其富有个性的用笔、结字、用墨、章法、情感、气韵等都集于此《种橘帖》也。可与其《黄州帖》媲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