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时报》第七版:文化 kzcl
W!MO}0s
难忘的乡味 ^Cs?FF@P
!hdOH3h =
黄和福 ^`?2g[AA
* `1W})
2021-11-10 阅读数:203 本文字数:922 ~|QhWgq
Wo+fMn(O
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舟车劳顿进城时,总有好搭讪的人问父亲是哪儿人。
D;*P'%_Z
L"e8S%UqX
“上黄周山人!”父亲回答得洪亮而充满自信。 Po_y78ZD
bVO{,P2o
“周山人?周山可是个好地方,听说有吃不完的地衣。”我瞅着搭讪者咂着嘴双眼放着光彩,心里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地衣有什么稀罕?下雨天一过,漫山遍野都有呢。”我朝这个满脸羡慕的人翻了个白眼。
qp;eBa
G
|033(j
我住的村叫周山村,顾名思义就是村子四周是山,这还不是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村子西边还有个美丽富饶的长荡湖,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 js^+ {~
DPqk~ KCM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幼年时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和小伙伴们把羊赶上山后,就在好似布的八卦阵似的嶙峋怪石间捉迷藏,山成了我们这些穿开裆裤人的乐园。 RzgA;ZC'
.ww~'5b0
一到初夏雨过天晴时,大人便安排了我们小儿郎新的任务——挎着篮子爬到山上去拾地衣。 2<q.LQ}<
41dB4Td5t
地衣,平时不见,只有下了一场雨后才横空出世。少时懵懂无知,便问大人为什么只有雨后才有地衣拾?大人望着天空想了半天说:“可能是观音娘娘的洗脚水倒下变的吧?” :QGgtTEV""
tX)l_?jVH
这问题就好比问大人:“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大人神秘一笑,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R+}7]tva6C
aGSix}b1P
地衣拾的次数多了,便有了经验,大家不理睬脚下泥土和草丛间的地衣,而是向林立的巨石区攀爬而去。那附在石块上的地衣干净易摘,一朵朵挨一挨二的地衣就像刚捞起的被浸泡过的木耳,硕大肥厚,青翠欲滴,一副楚楚动人得让人顿生怜爱的样子,害得我几次不忍下手采摘。 8
=\}#F
vM5yiHI(jb
地衣拾回家,母亲会翻着花样做地衣菜,地衣炒辣椒,地衣炒咸菜,地衣炒鸡蛋。最好吃的也是最难得吃到的是地衣炒肉末,记得那次来了城里的亲戚,父亲吩咐我上山拾点地衣,他上街买回五毛钱猪肉。那亲戚品尝了这道软嫩滑爽肉汁四溢的美味佳肴后,连连翘起了大拇指。 KFZ2%:6>
+J[<zxh\
后来,“轰隆”一声响,村四周的山削为平地后又成了深坑。地衣在我们村便真成了观音娘娘的洗脚水,此物只应天上有了。 _[IOPHa"
/zV&ebN]
一日,老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斤地衣。特意做了一道地衣炒肉末,不过,我再也没吃到小时候那种味道。 'ONCz
p`N+9t
&I4
母亲把挑剩的地衣残渣铺在阳台一角,然后洒上水,指望地衣能茁壮成长,可成了徒劳。她皱着眉望着萎缩的地衣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道:“这地衣怎么变娇气长不起了呢?” fXD9w1
>JVdL\3
如今,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儿时的家乡,可这一切永远一去不复返了,心里徒生了几分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