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到1864年(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的太平天国战争无疑是中国19世纪中叶一次重大灾难,也是形成信阳地区以罗山光山为主体的豫南人大规模“下江南”根本原因之所在。直至今天,许多溧阳的河南移民的后代,还记得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有一句老话:“宁往南走一千,不往北挪一砖”。
老爷子李万江今年虽然已经92岁高龄了,但说到当年豫南移民大潮,他还是凭借上辈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忆而谈。因为一百多年前的“一担箩筐下江南”那时他还没出生,他是1930年2月6日出生在上沛杨家湾的,他一生下来,年迈的奶奶一下子就把这大头大脑孙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也许奶奶这一抱,更加凝固了豫南李家岗的血脉传承,不然,李大爷几十年的豫南跑悍马,就如今天的“悍马”车,也不会风韵彪悍到今天了。
在李万江眼里,奶奶是他最尊敬的人物,是他心中的英雄,是一位伟大的圣母。每当说起他奶奶,他都会从内心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对我说:“我的奶奶胆大心细,吃苦耐劳,她是我们豫南人的骄傲。当年只有二十多岁的她,只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这就是我三四岁的父亲和两岁的叔叔,一担箩筐一头挑着我父亲,一头挑着我叔叔,加入了下江南的队伍,这在当年下江南的逃难人群中是非常稀罕极其少见的。”
有关数据显示,“长毛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环太湖一带人口剧减。就拿溧阳来说,人口为由几十万锐减只剩8万,原居民主要居住在县城及主要乡镇,而大量的山区及偏远田地全部抛荒,十室九空,而且环太湖一带的长兴、湖州等地,大概都是这个情况。从1865年起,大批的豫南罗山光山移民就陆陆续续来到了溧阳,他们大都在溧阳西北、西南的丘陵和山区逐步定居下来,也就是现在的上兴、上沛、竹箦、社渚、天目湖、戴埠等地区数以百计的村落和乡镇。而且大量的罗山光山移民选择了以上兴曹山一带为居住区域,开垦荒地,繁衍生息。现在从地图上看,这些罗山、光山移民后裔居住的区域,约占整个溧阳版图的一半左右。
假如山东人闯关东、西北人走西口、闽粤人漂南洋,那么豫南人则是下江南!就是一部新的比电视剧《闯关东》更精彩的《下江南》。李万江的父亲叫李文德,叔叔叫李文秀。可见当年起名字时李家岗老太爷对儿子的期望。李万江说,晚年的父亲经常回忆当年下江南的辛酸往事。李文德是1884年出生的,弟弟李文秀比他小两岁。 从李万江的回忆中可以推算,他奶奶带着他父亲、叔叔从豫南信阳的李家岗跨上“下江南”的路程,时间应该在1888年左右。当年兄弟俩随母亲一路南下,在“孔雀东南飞”的引领下,向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前进。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信阳的罗山、光山、潢川、商城等地到溧阳的直线距离一般为五六百公里左右,就是公共汽车当天也可到达。可是,在一百几十年前,这些豫南人下江南时,交通极为不便,他们大体的路径是:拖儿带女,肩挑手提到汉口,再顺江而下,第一站到达江西省九江市,以此为据点向周边的武宁、德安、鄱阳湖及庐山扩散;接着,有条件的继续沿江的安庆、芜湖、马鞍山,到达南京市,以此为据点再向周边的浦口、六合、句容、溧水、溧阳扩散;之后,再次沿长江一路顺流而下,至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及太湖周边的吴江、吴县、嘉兴、湖州、宜兴,直至安徽广德、郎溪等地。而李万江的奶奶挑着两个幼儿,是一路乞讨、一路打工、一路南下,历时半年多,才来到目的地——溧阳上沛核心地段的毛家的杨家湾落户。
应该说,当年从豫南李家岗下江南的李家奶奶是最早到达上沛杨家湾的移民之一。也就是说,从1889年起,李万江的奶奶、父亲、叔叔就开始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了,到如今已经整整132年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