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作者黄国平在《致谢》中回顾了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与命运抗争的故事。那一句“把书读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触动了诸多人的内心。
6`'g ${U ul_E{v 在华东政法大学也有一位这样的老师,他依靠着不懈的奋斗,坚韧的毅力,从穷苦的小山村出走,由一名挖煤工人一路逆袭成为一名法学教授。这位老师名叫宋远升,山东人。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年少时挖煤,让我尝到了生活的苦,之后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埋头汲取知识,走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唯有坚持,才能保持向上的希望。”
5#|&&$) KAE %Wwjr 极度困苦的少年时光
/0k'w%V{n Jo[&y, 只能吃苦涩的红薯干煎饼
!jB}}&Ii B+Qo{- 他的少年时光可以用极度困苦来形容。
+<@1)qZ(E O\cc=7 宋远升的老家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下村乡孟渊村,它坐落在一个山坡上,石头很多,村里人只能种红薯来吃。当年,“饥饿”是全家每天最犯愁的事情。
`2+TN 32 j){[PL3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宋远升的爷爷带着全家前往东北开荒种地,但因为奶奶患有哮喘,无法忍受东北异常寒冷的冬天,便又迁回了山东,如此来回搬迁了三次。宋远升1974年出生于吉林,在他6岁那年的春天,全家人第三次回到了孟渊村,这时家里除了三间破漏的红泥土屋,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了。
0 5?`W&:9 F> Ika=z, =os!^{p7> 宋远升年少时简陋的家
JDa_;bqL POl-S<QV 因为红薯是秋天收成的,他们春天回去后没有粮食可吃。宋远升的母亲就从邻居家找来了一些别人不要的发了芽的红薯,把烂的地方削掉,洗净晒干磨粉,烙成红薯干煎饼来吃,“那个味道,苦不堪言,一辈子都忘不掉。”宋远升回忆起小时候穷苦的日子,感慨万千。
E[ -yfP~[ s=:LS 物质条件差,他只能穿大人的旧鞋,破了的部分母亲就用线缝起来。“小时候赶集让我母亲给我买一双黑色布鞋,要了四五次,但最后母亲还是没有买。”宋远升说,一双黑色布鞋并不贵,但当时家里实在太穷,没有多余的钱。也因为生活拮据,喜欢读书的他没有书看,自己家中的《三国演义》被他翻烂了,要看其它书,只能去跟邻居和同学借。
OB=bRLd.IR pheu4
8/f 14岁辍学去挖煤
@mu{*. &
z"z$.c 工作艰苦而危险,手指受伤截肢
G2n.NW#d4 dzbbFvG 初二结束,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14岁的他被迫辍学了。不久后,他在枣庄大柏庄卓山铁矿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8bq0iqsV \>"Zn7 在矿山,宋远升每天要转运被炸开的矿石,驾着用木棍做刹车的铁车向着远方的交接点疾驰,运矿石的轨道左侧没有护栏,而轨道旁边一米多远就是百丈悬崖。
X xwcvE b(U5n"cdA #sF#<nHZ 周村煤矿旧址
Av n-Ug QYDI-<.( 为了挣到更多钱,在矿场呆了约半年后,宋远升又去枣庄周村煤矿找了一份下井挖煤的工作,这里干满一个月就可以获得300元。他形容周村是一座“悬空的村庄”,由于紧邻着一座煤城,后来地下被挖空了,村民也都搬迁走了,只剩下外来人临时租住在这里。井下充满危险,宋远升在一次上井时,误将右手放在了吊车急速上升的铁缆中,三根手指顿时血肉模糊,医生将两根手指草草包扎,将受伤最严重的中指进行了最经济的截除手术。由于中指的缺失,第二份工作便到了尽头。
p; , V ZB$yEW]]~ 亲眼目睹工友意外身亡
6IK>v*< .i )K#82 悲伤之后,他决定重回学校
U3]/ NV*
T,/<'cl" 16岁时,宋远升来到南京泉水采石场打工。需要搬走的石头又重又锋利,宋远升的身上常常被石头割破,因为没钱,他也不愿去医院医治,因此伤口长时间不结痂,“直到不再从事这份工作几个月后,这些伤口才愈合好。”
;^E\zs l_04b]; 9_svtO ]P 南京泉水采石场
@S~n^v,) F&7Z( 宋远升说,之后,他去到吉林蛟河的一家煤矿,当时他和同村两位工友一起住在煤井附近的一家农家小院里,他们三人轮换上白班夜班,还会轮流做饭给对方吃,闲暇时也会出村看看东北的秋景。虽然井下的工作异常危险,但在这里,工资和生活条件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日子本来倒还过得去,但宋远升亲眼目睹了一场悲剧后,决定要放弃这种生活。
vnbY^ASdw t6e6v=.Pg 一次他在完成井下高强度作业后,准备休息一会,看见一位当地的工友靠着巷道的墙壁,坐在离自己一米远的地上抽烟,忽然一块巨大的石头从他背后落下,一下就把他砸死了,“这件事情给我的冲击太大了,除了震惊,我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悲伤从心底蔓延开来。”宋远升说,当下他就决定要重回学校,要开始新的生活。
Y/m-EL rcLF:gd]E 18岁才回到学校
+DefV,Ny leSBR,C 高考成县文科状元
*h?}~!AjY 1bw$$QXC_ 宋远升告诉记者,虽然很早就出来打工,但在煤矿上的时候,他一直将两本初三物理和化学的旧教材带在身上,虽然不被工友们理解,但他还是坚持在空闲时翻一番书本。
ODpAMt"
beYGP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我复学的时候,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快四年了,但很多课本知识在我脑子里还记得很清楚。”宋远升说。
wS$ 'gKA6 {EoZ}I 离开工地后的那年冬天,过完春节,宋远升揣着4年里攒下的600元存款,再一次回到了乡镇的初中,此时距离中考仅剩四个月时间了,“我只有这600元,没有试错的空间,必须要成功。”宋远升清楚自己的处境,于是拿出了玩命的劲头,别人熄灯后就回宿舍睡觉了,但他在教室里用煤油灯通宵达旦地读书,“几乎每一天都如此,时间久了,我的鼻孔也因吸入煤油烟变成黑乎乎一片。”四个月后,宋远升参加了中考,之后他如愿考入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能进入高中上学我兴奋极了,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高中的时候我比以前更努力,几乎全身心都扑在了课业上。我几乎从来不出去玩,一有空就回教室做题,累的时候就换一门科目接着学习。”
)9/iH( 79
_8Oh 如此高强度地拼搏了三年,高考他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县文科状元,之后他顺利进入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
AYoTCi%7E DN*M-o9 iV@\v0k 大学时的宋远升
9.~_swkv SMB&sl 打工的经历让他选择法学
0RCp *<{hLf 读研、读博、最终成为法学教授
&Nr+-$ j)Q}5M 鉴于从前打工时受伤的经历,在大学宋远升选择了法学专业,“想学习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毕业后,宋远升被分配到兰陵县司法局工作,这是一份家人亲戚都认可的“铁饭碗”,但他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 >NML]#0 })mD{c/ 2003年,他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第二年前往比利时获根特大学留学,其间还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专著。2006年他又进入复旦大学攻读法学博士,2010年博士毕业后,他成功入职华东政法大学,正式成为一名法学讲师。其间出版法学专著18本、法学论文110余篇,作品字数超过500万字。凭借过硬的学术成绩,在入校七年后便被评上教授。现在他依然笔耕不辍,每天都会坚持写作。
WT,dTn;W [<^ '}-SJ Y nTx)uW 成为法学教授的宋远升
O]="ggq& =NK'xPr 如今人至中年,宋远升的步伐总算慢了下来,也越来越喜欢回味过去,品味之中,对过去的苦难多了一份理解和感激。他说,缺少家人的呵护,没有像同龄人那种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是一种遗憾。他曾经对于自己的遭遇埋怨过,但回过头来发现生活好像会给我留下一丝光亮,“即便在黑暗的时刻,好像只要咬牙坚持下去,生活都会让我看到一种向上的希望。”
&jnBDr 6PWw^Cd 2013年,宋远升曾回到南京的那片采石场旧址,看到过去挥洒汗水和血水的工地,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太阳底下暴晒、被石头压弯了腰的自己。“每当这时,我都无比感激自己复学的决定,好在我醒悟得不算晚,好在苦难都过去了。”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给年轻人一些激励,明白想要把握好自己命运,须有‘煤炭’和‘火气’,即有知识的储备,有努力的行动,有坚持的奋斗,会到达自己的理想之地的。
rnMi
>? +WR'\1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