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南水乡,常州河流湖泊众多,从古至今,修建有众多水库。一直以来,常州认真做好“水”文章,高度重视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之水”。
目前我市共有水利部门在册水库89座,主要分布在金坛、溧阳丘陵山区,很多位于茅山老区。其中大型水库2座,分别为溧阳市沙河水库、大溪水库,中型水库3座,分别为溧阳市前宋水库、塘马水库和金坛区茅东水库,小型水库84座。
溧阳沙河水库(天目湖)
结合除险加固,水库成绿水青山聚宝盆
“常州建设较早的水库为溧阳上兴乡建设的子儒桥水库、三百亩塘水库、官塘水库、磨恒坝水库,都建于1950年,均为小二型水库。”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常州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时标准低、质量差。多年运行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不少水库存在安全隐患。从2005年开始,我市全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金坛区25座、溧阳市64座,共计89座大中小各类水库全部列入除险加固计划。
通过实施除险加固和落实管护措施,消除了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凸显。
“通过这一轮的除险加固,我们恢复或提高了全市水库防洪库容1197.6万方,保护人口约20.5万人、耕地15.1万亩,同时保护了下游集镇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特别是溧阳沙河、大溪水库消险后,实现抬高水位联合调度,新增蓄水库容2600多万方能力。84座小水库经过加固年增加供水量110.7万方,提高了生产生活用水保证率,同时提升了水库周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茅东、海底、向阳、东进、瓦沟水库是金坛区茅山老区主要生活用水水源。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塘马水库、前宋水库和吕庄水库是溧阳市主要饮用水取水水源。
配合乡村振兴,移民村民过上新生活
在金坛茅山,因上世纪曾兴建25座中小型水库,加上相邻溧阳兴建水库迁入的移民,以及来自三峡库区的移民,金坛最多时库区移民超过700人。这些移民主要被安置在薛埠镇的各个村。
这些村,成为老区加库区的“二区”。如何加快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成为摆在金坛水利部门和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课题。“美丽库区、幸福家园”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应运而生。金坛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处主任姜以才介绍,除了定期定额给移民发放直补,各级财政近年来投入超亿元,以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改善库区水生态及人居环境,带动茅山旅游产业,促进库区移民增收致富。
村民陆小罗家住金坛区薛埠镇东进村,离茅东水库不远,当年因兴建水库而搬迁,成为库区移民。“享受库区移民好政策,我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提前3年脱了贫。”陆小罗说,他前几年就不再外出打零工了,而是在村旁的山地上放羊,每年能卖出近百只,一年收入有5万元左右。
在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针对海底水库实施的泄洪工程,不仅改变了原泄洪道内杂草丛生的面貌,还将为茅山旅游增添一道新的瀑布景观。“这项工程,真是锦上添花。”仙姑村59岁的村民江厚荣,负责村前横山的巡山工作,他告诉记者,水库移民后扶项目不仅为村里修筑了横山三道坝,还在塘坝边铺上了黑色路、路旁竖起了路灯,现在成了仙姑村美丽乡村的亮点。
“点水成金”,风景区建设辐射周边
我市围绕水库建设实施的一些项目也让水库周边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爱好者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颇有“点水成金”的架势。
如今,沙河水库、大溪水库、石坝水库,已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组成部分,有专门旅游线,来去极为方便,溧阳塘马已成功创建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此外,前宋、金坛茅东水库经过达标和综合整治,库区面貌改观,已是周边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目前,我市有29家小水库被列入江苏省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单位,如溧阳王母坝、朱家冲、饭塘、楼塘、双百岕、下姚、姚河坝等,金坛海底、新浮、东进、向阳水库等,通过落实责任,强化预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组建社会化管理队伍,加强管理考核和奖惩,环境明显改观,库区低山、清水、茂林、修竹,大坝、闸站点缀期间,别具情趣。据统计,近年来,各类水库周边新增“农家乐”近30家,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