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船 煤 渣
JYdb^j2c 七十年代初,我下放在绸缪公社金星大队第一生产队,那时候生产队栽种的都是双季稻。收割第一季稻谷时要同时抢种第二季的秧苗(叫双抢,抢收、抢种),天天起早摸黑,一天在地里要劳动十多个小时。当时条件又差,伙食很苦,沒荤菜吃,农民很辛苦、很艰苦。虽然是栽二季稻,但产量并不高,平均亩产四百斤左右,农民有一句顺口溜“二四得八,不如一八得八”,意思是二季收八百斤稻子,还不如一季收八百斤呢,何必这么辛苦。但是,当时是集体生产,一切要听从上级的安排。产量不高人又辛苦不说,关键的是双季稻长得低矮,稻草很短,加上双抢,根本顾不上稻草,淋淋雨大部分都烂了,这样每家分到的稻草很少,那时候又沒天然气、煤气,圩乡农村家家是大灶头烧稻草,户户都缺烧饭的稻草。
b_x!m{ 农民的智慧是不得了的,也不知从那个大队、生产队开始发明的,弄半个大的圆圆的汽油桶,用电焊在下方割个方形炉门,架上几根钢筋炉条,内壁糊上一层厚厚的黄泥巴,一个大炉子就做好了,把煤渣和少量的泥用水调和好,做成大煤饼在场院上晒干,放在炉子里生上火,用大铁锅放上去就可烧水、烧粥、烧饭炒菜、煮猪食,能解决缺燃料的大问题。但随之问题又来了,我们这里不产煤呀,到那里去找煤呢?于是大家就开动脑筋,纷纷去找关系搞煤渣(煤是买不起的),煤渣是工厂里锅炉房烧剩下来的炉渣。里面多少还有一点沒烧透的零星黑煤呢。
\8{SQ% 我记得当年城里的缫絲厂、综合利用厂(后来叫味精厂)、食品公司…都有锅炉烧煤的,但是一定要有关系才能弄到煤渣的。
t[|oSF#i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那年我刚过了十九岁生日不久,当时天气已很冷了,农田里沒什么农活了,于是我约了老表民儿、队里的好友亦龙、江荣带上干粮借里队里的一条三吨水泥船到城里运煤渣。
pH' Tx> " 溧阳县综合利用厂"在夏桥河边上,我们村上老滕在锅炉房当班长的,他上个礼拜天回家告许我们,说厂革委会高主任同意批了一船煤渣给他了,要我们下个礼拜二去运。那时侯又沒手机好联系,讲好的这天,落铁(雨)也要去哇。
nW=6nCyvo 到了礼拜二,我们四人早上五点多钟就起了床,一看天还未亮透,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我们只好穿起塑料雨衣上了船,我掌舵,船头民儿撑篙,亦龙、江荣在岸上背(拉)纤,空船顺风顺水,四人轮换背纤,中午时分每人吃了块自带的面粉饼子,到了下午近一点钟才到达"综合利用厂"码头,
9ihg[k 我们上了船找到村上老滕,塞给他一包“飞马”烟,他拿着厂长批的条子到了保卫科,发了一圈烟,然后登记好了,就把我们带到码头旁边的场地上,指着一大堆煤渣说:喏,你们装吧,尽你们的船装。我们开心地连连点头称好。
gwj?.7N*k 我们把自带自编的藤条筐挑上,煤场有现成的洋锹,每人都争先恐后抓紧时间往船上运煤渣,我发现有一堆煤渣中夹杂着较多的黑煤块,就赶快招呼同伴挑这一堆的。你一担我一担,三吨的船我们装了约四吨,每人平均挑了一吨多(二千多斤),船的吃水很深了,船帮都快接近水面了,我们才满意地停下来擦擦滿头的汗水。
Gs:g 稍事休息,看天也快黑了,雨也停了,也沒空到城里去玩玩了,更沒空去看场好看的电影了。
1
iH@vd 我们就返航了,人很累了,但是也沒人吭一声,雨天,河埂上很滑,天又黑,我们决定轮流把船摇回家,我那时候摇船的技术己练得很好了,我在后面值撸,这是个技术活,稍不熟练橹会掉下来,摇绷的人点要有力气,来回幅度大,船橹摆动大船就前进得快,这样二人摇船,一人拿个船篙站在船头上(一人休息轮换大家)不时打开手电筒照射一下河面和桥洞,随时观察前行。一路上行船我们借着依稀微弱的光线(还好河里的水泛着白光)向前航行。
xQ9t1b|{e 这样顺利地摇了四个多小时,船也过了别桥,进了绸缪、后周的小河道了,这时候又下雨了,风也大了,雨淋在脸上眼睛也睁不开,背上的汗水贴着衬衣冰冰凉的,带的面粉饼也吃光了,个个是又冷又饿。但是沒办法哇,我们背了一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继续前行,又经过近二个小时的努力,船转向玉溪,社头(即金星,又名槎溪)的小叉河,离家不远了。由于船头上的江荣沒注意观察,突然,船一震搁了浅,二个人用竹篙使劲撑,船就是纹絲不动,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船也沒能脱离浅滩。我最后说:江荣我们两人下河推吧。于是我和江荣把长裤鞋子脱了,只穿条短裤,下到冰凉的河水中,用出吃奶的力气把船头往河中心推,而船上的民儿、亦龙也把二支竹篙拼命地撑。我们边推边撑,效果不大。我灵机一动,船载货多,吃在滩上靠死力气是不行的,要用巧劲,我指挥船上二支篙子在船的一边撑,我们二个人在水下把船用力往河中央推,然后二根竹篙再到船的另一边撑。这样就能把船磨着退下浅滩。经过一番努力,办法很快奏效,船慢慢地退到河道中,他们把我俩拉上船,我觉得二条腿都沒知觉了。
5wK==hZ 船又行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家了,亦龙赶快上岸叫了队里的几个小伙子挑水到社(队)房里的浴锅去烧浴……
4H8r[ 第二天我们四人把煤渣你一担我一担地挑到各自家中,解决了缺柴问题。那时候村上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这种烧煤渣的大炉子呢,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呢。
`m 5\ _/>ktYo: 难忘的“运煤渣”,是我知青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
"aGmv9\ #
$WnMJ@ u(9pRr
L <&eJIz= X@~/.H5 pSx5ume95" OTy!Q,0$. Q& [!+s:2J
0:{W
t cW3'057 O"\4[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