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8196阅读
  • 10回复

[众观天下]中华姓氏族谱之“史”姓简览[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869
金币
25066
威望
3500
贡献值
14439
银元
10939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4:0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史姓图腾

史姓源流

史姓,中国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史姓源出主要有两支:第一支源出仓颉之后。仓颉,也称苍颉,又称史皇氏,其后有史氏。第二支源出周太史史佚之后,以官为氏。 [1]

先秦时,史姓活动已经遍布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西汉时,山东的史姓得到了王室的重视,称为汉代累世公卿的名门望族,子孙繁衍长生,以山东为基地向江苏、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发展。到唐宋时,外族的史姓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定居,改变了西北和西部史姓的结构和比重。之后,史姓在各地都有分布。宋朝时期,史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宋朝第48位姓氏。明朝时期,史姓大约有2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为明朝第83位姓氏,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西、山东四省,大约占史姓总人口的65%。

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史姓的人口已达到250多万,排在全国第八十五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1%。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史姓总人口的37%,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辽宁、云南、陕西,这五省又集中了28%。山东为当代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史姓总人口的15%。

      得姓始祖

        仓颉。相传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仓颉自然成为史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堂号

  • 郡望

建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高台西南,北朝魏废。唐武则天时,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地入吐蕃。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说某州某某郡,都属这种情形。)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移治桑犊城(今山东省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陈留郡:秦代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9]

河南郡: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桂阳郡:公元前202年置桂阳郡。西晋建兴三年(315年),分设桂阳、平阳郡。西汉时,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今湖南省郴州永兴一带)。

堂号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典出明朝的史可法。史可法于明末以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抗清。城破自刎不成被俘,清人劝降,他坚决不投降,为明朝壮烈牺牲。后人纪念其忠烈而命堂号。

八行堂:出自宋史诏的故事。史诏,字升之,明州鄞县(今宁波)人,遗腹子,侍母至孝。宋徽宗年间,诏征民间具有八种(孝、友、睦、姻、任、恤、中、和)优良品德的人入朝做官。史诏被推荐,但拒绝征召,携母逃匿隐居。宋徽宗知道后,诏赐史诏为"八行高士"。"八行"为史家堂号即由此而来。       还有怀溧堂、忠定堂、金朝堂等

[font=&amp]宗族特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镜,史姓族人多以此铭为鉴。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

3、史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孙士壁编史姓字行为:“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嘉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又史良书新续《史氏宗谱》,内载浙江余姚史姓后嗣辈份派语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

  • 直躬如矢,忠谏伏蒲。

  •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史鲉,字子鱼,又称史鱼。卫灵公远君子而近小人,史鲉屡次进谏不被采纳,临死时对他儿子说:“我活着不能让国君走正道,死也不能按礼数安排。你把我放在窗户下。”灵公前去吊唁,见了很奇怪,便问是怎么回事。史鲉的儿子便把父亲临死时的话告诉给灵公。灵公听了,惊愕地说:“这是寡人的过错啊!”很快重用贤大夫蘧伯玉,斥退小人弥子瑕。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史鱼是个正直的人啊!政治清明时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时也像箭一样直。”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鲁国人史丹,字君仲,元帝时官驸马都尉。元帝病重时要换太子,他直入元帝床前,伏在青蒲上涕泣力谏,使元帝收回成命。成帝即位后,封他为关内侯。

  • 茅庐炼药,梅岭招魂。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史通平,从会稽移居蜀地,筑茅庐炼丹,据说可成龙虎形,后来白日升天成仙。下联典指明朝末期的河南祥符人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明崇祯年间进士,历任西安府推官、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灭明朝,他在南京拥立弘光帝,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清兵南下,他孤军固守扬州,城破后自杀未死,为清军抓获,不屈被杀。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为他筑衣冠冢作纪念。

  • 太守世泽,篆书家声。

——上联典指周朝时期的太史尹佚,人称史佚,子孙以史为姓。下联指史籀,周宣王时太守,作大篆十五篇。

  • 千里过师从席忱,一身报国托文章。

——此联为南明朝时期的大臣、抗清明将史可法(公元1602~1645年)自题联。

  • 忠孝立身真富贵,文章行世大神仙。

——此联为南明朝时期的大臣、抗清名将史可法撰书联。

  • 阁部勋名常照世,诗书事业足传家。

——此联为节选邓敏怡挽民初参议院议员史泽咸(公元1882~?)的挽联。史泽咸,字刚峰,山东乐陵人。

  • 蓼花雪汀秀乡里,翠竹震林绿江村。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史雪汀。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画家史震林,字岵冈,金坛人。乾隆进士。能诗、工书、善画,不落前人窠臼。

  • 南波传世诗书画,岵冈动人竹石兰。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画家史翁,字南波,浙江人,其诗、书、画有“郑虔三绝”之称。左笔书尤为独步当时,深受成亲王嘉许。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书画家史震林,字岵冈,江苏金坛人。乾隆年间进士,官淮安教谕。能诗文、工书、善画竹、石、兰,精八分书,不落前人窠臼。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 ——郭沫若撰题扬州史可法祠联。“十日”,指史可法守扬州城陷,清军入城屠杀十日。

  • 气吐风云,勤千秋之略;光依日月,荣二字之褒。

  • ——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名将史万岁,杜陵人。少英武,好读兵书,善骑射。有谋略,屡立战喵敌闻其名而惧。开皇末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屡次侵扰边境,史万岁率兵至大斤山,突厥人闻其英名,畏惧而逃,他追击前去,大破突厥兵。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王府教授史浩,字直翁,鄞县人。宋绍兴年间进士,官国子博士、王府教授、起居郎、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两次任右丞相。金人犯边,诏亲征。为岳飞等人平反,向朝中举荐人才,不因私害公。卒谥忠定。

  • 定乱安邦,常怀庙廊大志;出将入相,允称社稷名臣。

  • ——上联典指五代后周朝时期的名将史弘肇,字化元,郑州人。尝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毛锥子安足用哉!”。下联典指元朝时期的光禄大夫左丞相史天泽,字润甫,永清人。为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人以比郭子仪、曹彬。谥忠武。

  • 良娣得产皇孙,故储有后;翰林乞假归娶,嘉耦相攸。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史良娣,为武帝戾太子妃,生子进,从外祖家姓,号史皇孙,重孙即位后为宣帝,追良娣为戾夫人。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史贻直,十九岁举进士,入翰林,乞假归娶,朝野荣之,后居相位二十年。

  • 伏蒲之忠,谏元帝而留太子;知矢之直,进君子而退小人。

  •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都尉侍中史丹,字君仲,鲁人,徙杜陵。元帝欲易太子,丹固谏不得易太子,及太子即位,封丹为关内侯。下联典指春秋卫国大夫鱿,字子鱼,亦称史鱼。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史鱼数谏不从。病将卒,命其子曰:“吾生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置尸牖下”。灵公往吊,怪而问之,其子以告,公愕然曰:“寡人之过也。”于是进伯玉而退子瑕。孔子闻曰:“直哉史鱼!既死,犹以尸谏。”

  • 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蝉联,犹有舅甥翁婿;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己亥寅申。

——此联为江苏省溧阳史氏祠堂联。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史鹤龄从康熙年间入翰林后,其子史夔,其孙史贻直,侄孙史贻谟,曾孙史弈簪,女婿于小谢,外甥于敏中、任兰枝、管干珍相继为翰林,世称海内无第二家。下联典指史鹤龄为丁酉年举人、丁未年进士,史夔为辛酉年举人、壬戌年进士,史夔弟史普为己卯年举人、庚辰年进士,史随为戊子年举人、己丑年进士,史贻直为己卯年举人、庚辰年进士,史贻谟为甲子年举人、乙丑年进士,其弟史贻简为癸卯年举人、甲辰年进士,史弈簪为己酉年举人、戊辰年进士。

历史名人

  ①史皇,春秋楚昭王时大夫。

  ②史起,战国魏襄王时邺令,引漳水灌邺田。

  ③史疾,战国韩桓惠王时大夫。

  ④史吴,战国时赵国马雍县令。

  ⑤史定,豫章郡(治今江苏南昌市)人,武帝时护嘉将军。建元六年(前145)任揭阳令,因平叛功封安道侯,赐姓名曰揭猛,为揭氏始祖。

  ⑥史高,汉大司马、乐陵安侯。其姑为汉武帝戾太子良娣、宣帝祖母;高子史术,乐陵严侯;术弟史丹,左将军、武阳顷侯。丹子20人,9为侍中,4封侯,余皆至大夫2000石。丹子史崇,自杜陵受封溧阳侯,为宣城史氏之祖,子孙世居溧阳(今江苏溧阳西北);裔孙史务滋,武则天时纳言(宰相),后赐姓武氏。

  ⑦史伟,三国时东吴廷尉,吴大帝赐姓斯氏,为斯姓始祖。子孙世居浙江东阳、诸暨等地。

  ⑧史苍,晋归义侯,汉武阳顷侯史丹裔孙。永嘉之乱,避地河西,因居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南),为建康史氏之祖。

  ⑨史■,隋左领大将军,汉武阳顷侯史丹裔孙,其后称京兆史氏。

  ⑩史弥远(1164-1233),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宁宗、理宗宰相;侄史嵩之(?-1256),理宗时右宰相。

  ⑪史天泽(1202-1275),永清(今属河北)人,元世祖时中书右宰相。

  ⑫史继偕,福建晋江人,明光宗、熹宗宰相。

  ⑬史可法(1602-1645),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南京兵部尚书。抗清被俘不屈而死。

  ⑭史鹤龄,溧阳(今属江苏)人,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日讲官起居注,书法家;子史夔(1661-1713),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二甲第一名,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康熙字典》篆修官,书法家、诗人。夔子史贻直(1682-1763),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侍郎;史贻谟,乾隆十年(1746)进士、日讲官起居注。贻直子史奕簪,乾隆十三年(1749)进士、左春坊左赞善。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五进士

溧阳史家

江苏溧阳史氏始于东汉溧阳,是继西汉杜陵史家之后最大的一个发散中心。从东汉至清末,江苏史氏共出过80多个进士,尤其是溧阳史家,是史氏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长盛不衰的望族。

溧阳史氏始于东汉溧阳侯史崇。

史崇,原籍山东济北,其高祖史恭封杜陵侯,其后裔迁居杜陵(陕西长安),故万姓统谱说他是杜陵人。据史氏宗谱所记,史崇的曾祖父是史元(玄),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因外戚旧恩封平台侯,祖父史恁、父亲史习先后继承侯爵。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7年),史崇因剪赤眉刘盆子、平王寻于昆阳有功,官右将军青州、冀州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加封史崇为溧阳侯,官徐州、兖州二州刺史,食邑一万户,其居地在江苏溧阳长荡湖南的埭头。   

溧阳史氏,在东汉王朝经历将近七代人。以史崇为始祖一世,世世继承侯爵,直到三国,才取消侯爵的继承权。具体情况是:二世史颢,以孝著称;三世史茅,官尚书、侍中、镇西将军、雍州牧;四世史洽,官河内太守、司隶校尉;五世史泽,官左中郎将、上郡太守、御史大夫;六世史铉,嗣溧阳侯改封兰山侯,官冀州刺史;七世史藻,天下三分,改朝换代,子孙为溧阳人。

溧阳在三国时属吴。史氏在三国纷争中经历了两代人,八世史嵩在吴扩大势力范围的争战中为平越中郎将,苍梧、郁林(今广西)二郡太守,封抚陵侯,食邑1500户;史懿官至司空府谘议参军、征南将军,九真(今越南)陇西二郡太守。

公元265年,三国一统,司马炎改国号为晋。晋王朝是一个最讲究门阀等第贵族世胄的王朝,在官吏的选拔上大搞九品中正制。在晋代(公元265年~419年)的154年里,史氏由于出身贵胄、门第显赫,几乎代代当官封爵,不到六代人,被封爵的竟有一公、五侯、一伯、一男;八世史隐,从吴归晋之后,官尚书侍御史该国大中正(主管选拔郡守的官),史光为中书侍郎;九世史爽,官至五兵尚书、该国大中正、封零陵郡公(湖南),食邑3500户加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史绍,官镇西府参军、武阳将军、司徒府长史、封武阳侯;史楚,官宁朔将军、建安太守、盐官都尉、封安吉伯;十世史雅,官散骑常侍、中书令、陈留太守;史韶,官交州(今越南)属国都尉、豫章(今南昌)太守、盐官都尉,封阳羡侯(今宜兴溧阳之间地),食邑1400户;史琬,官王府参军、丹阳、江宁府县令、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封宜春县男(江西)进都亭侯(松江),食邑1500户。十一世史辉,官积射将军、巴郡太守(四川重庆);史晃,轻车将军、南蛮校尉、长沙太守;史谅,因平苏峻、桓温有功官至散骑常侍、强弩将军、北海郡(今在山东)内史、该国大中正,封常安侯;十二世史畴,官豫章太守;史渊,官至尚书左民郎,江润都太守,封秭归县开国候,食邑2000户;史陵,官积射军左中郎将、御史丞豫章太守;十三世史宪,官尚书左民郎、建安太守,封山阴县侯(浙江);史潢,官中郎将苍梧太守。史援,宁朔将军中郎将。   

南北朝(公元42o年~588年)时,溧阳史氏有史环(十四世)为官乐乡县令,都水卫尉、新安太守(广东)!十五世史处安,官晋安太守(福建),史篡官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封建昌县(江西)开国侯;十六世史佐官司农卿。      在隋朝(公元589年~617年),溧阳十七世史万岁(隋书说他是京兆杜陵人,父名史静,沧州刺史;溧阳史氏宗谱说他是溧阳人,父亲名史佐),以太平公充左领军行军总管,因战功拜上大将军;史育左官监门侍中卫将军。隋末天下大乱,溧阳史家不少人为避乱逃到福建浙江。

唐朝唐高祖李渊至武则天称帝(公元618年~648年)期间,溧阳史氏有三人当官:十八世史仲谟,官越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常州刺史;十九世史元道,宏文馆学士、中散大夫太子洗马、江州刺史;史嶷,授宣议郎太子詹事。武后临朝,有二十世史大熹,为朝散大夫,新州司马上柱国,史璨,为朝散大夫上骑都尉国事博士;二十一世有史处权,官润州江宁县尉,史处寿,官汝州新城县令,史择言,官铙州弋阳县令,史净滋,为朝议大夫轻车将军、驸马都尉、溧阳县开国侯,史务滋,为通议大夫轻车都尉,天授元年(公元690年)迁司宾卿进拜左纳言,相武后侍御史,溧阳县男。由于来子殉诬雅州刺史刘行实、刘行感兄弟谋反,武后诏务滋与来俊臣共同审理此案,务滋想为刘氏兄弟平反,来俊臣就状告史务滋同刘行感关系亲密、包庇刘氏兄弟。天授二年一月(公元691年),武后叫来俊臣审理务滋,务滋遂即自杀。史务滋的自杀,给史氏在政治上、思想上极大的打击与震动。史务滋的儿子史惟肖迁陕西终南,史子珉徙越州诸几,史子华因官徙浙江定海,史择言迁河北真定。由于武后在朝时间不长,来俊臣自己也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因坐赃而贬为同州参军,但在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史氏有史以来官位最高的宰相自杀,对家族不免在思想上带来沉默消极、淡泊仕途的影响,但人才还是时有涌现。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务滋后裔史翔登第进士,任京兆尹、山东道节度,公元758年襄阳兵乱被杀,谥襄愍;

史有则当过临安县令;二十六世史谦恕官至梁州刺史,二十七世史实在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官至刑部尚书,蒹御史大夫上柱国。在五代(公元907年~959年)的52年里,溧阳史氏出过两个官:二十八世史淀为骑都尉国子博士,二十九世史万寿(后晋)时官至安南将军、蔡州刺史。

宋王朝的建立,使溧阳史氏进人了新时期,史氏后裔不断向外迁徙。三十世史彦虬在宋仁宗时任将仕郎守太子正字,是埭头史氏中声望最高的族长,回乡后修葺宗谱,增设庙象,至袖元年(公元1054年)又上田判府要求保护庙墓。从他两个儿子开始,埭头分为大小两宗。长子史廷祚为埭头大宗祖,二子史廷胤为夏庄(下庄)和湖头等小宗祖。    宋代以来的溧阳史家

溧阳史家在唐代往外迁徙的不多。但自宋代以来就大量地往外迁。在溧阳县内分徙于下庄、湖头、赵圩、义亩、黄金山、崇村巷、东培、周院、徐角、山前等广大地区,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共出了29名进士,其中史夔、史贻直、史奕簪祖孙三代三进士,两个状元一宰相,是史氏在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权势高峰。

   文物遗产

  史侯祠

溧阳史侯祠拥有“江南第一大祠”之称。史侯祠是东汉溧阳侯史崇宅邸。史崇死后,其孙史茅尚书将故宅扩成为祭祀建筑群。此后几度毁于天灾战乱,后经族人15次修复扩建,至清光绪25年,达到占地60亩、殿堂百余间规模。据族谱记载,从东汉到清末,史氏家族中官居宰执的有39位,科举进士569位。

史侯祠

江苏省溧阳市史氏宗祠

宏伟壮观的史侯祠,地处溧阳市埭头镇,是史氏家族一世祖史崇的墓地和祠堂。如今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史侯祠,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为纪念溧阳侯史崇而建,距今已近两千年。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史侯祠。

溧阳这座古老显赫的史侯祠,被称为江南第一大祠。 两千年来,沧海桑田,天灾兵燹,史侯祠屡损屡修,且规模越来越大,有明确记载的修葺就达十五次之多。

溧阳史氏: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家国情怀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溧阳史氏的“十六字”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份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

好家风贵在“率先垂范”

关于史姓的“史”字,《说文解字》载:“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史”由“中”和“又”两文上下组成,意为不左不右谓之中,中又中谓之史,史即为“正”的意思。历经周文王、周武王和周成王三朝的史佚,以秉笔直书名垂青史,留下了“天子无戏言”的传奇故事。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以直谏名著。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孔子赞曰:“直哉史鱼!”于是子孙以“直哉”为家族堂号。由此可见,史氏自先祖开始,就有了“刚直不阿,忠勇为国”的家风渊源。

到了溧阳史氏一世祖史崇,他身体力行,播下了史氏优良家风的第一颗种子。因为了解民间疾苦,他把亲民爱民作为执政的理念,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为推崇文明礼让,他提倡德治,注重民众教化。他主政期间,社会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以致听闻他病逝的消息后,大家都悲痛欲绝,据《溧阳县志》记载,“榜人舍棹,桑女投笼,惟见与闻莫不挥泪。” 就是说,听闻他逝世的消息后,正在摇浆的船夫手中的船桨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采桑女手中的竹篮子也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为什么呢?太震惊,太悲痛了,所有听说这个消息的人都失声痛哭,可见老百姓有多么爱戴史崇。中国的老百姓是朴实的,一个真正的好官,老百姓就会把他永远铭记在心里。史氏先祖的率先垂范,赢得了后世绵绵不尽的景仰。为祭祀和追思这位“生为英杰、死为神明”的先祖,史氏后人修建了史侯祠,并以十六次重修重建的接力,让两千年前的家国情怀一直传承到今天。

好家风贵在“坚守传承”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和灵魂,家风正,则人心正,好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家族立世做人的风范准则。好家风需要一代一代的坚守和传承,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

在史氏“十六字”家风家训的涵养下,溧阳史氏家族群星璀璨,人才辈出。从东汉到清末,官居宰执的有39位,状元6位,进士569位。史侯祠清廉堂中汇聚着33位史氏的后人的传世事迹,他们或为国尽忠、鞠躬尽力,或清正刚直、为民请命,或清廉为官、造福一方,或诚心正意、躬身孝行,共同践行着溧阳史氏共同的家规祖训“刚直不阿,忠勇为国,谨身勤业,诗礼传家”。南宋大儒朱熹拜谒史侯庙时,感慨溧阳史氏一脉胸襟宽广似海,志向高耸如岳,欣然题写了“海岳堂”三个大字,苍劲醒目,以一块牌匾表达了这位儒学大家对一个家族的敬意。史氏祠堂有一副楹联,上联是“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蝉联,犹有舅甥翁婿。”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史鹤龄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此后他的儿子、孙子、重孙等7人相继考中进士,被人们誉为“史家一门八进士”。更让人惊羡的是,史鹤龄的三个外甥也先后考中进士。下联是“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己亥寅申”,讲的是史家八进士考取功名的年份。一副楹联,足见溧阳史氏家族当年的荣耀与辉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2015年2月17日,学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认为这首诗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学书记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史氏之所以人才辈出,和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力量密不可分。溧阳史氏通过家规族训培育的家风,浸润在一代代史氏后人的内心,生根发芽,直至长成了一株常青的参天大树。它经年累月见证无边风物,生机勃勃呼唤春风化雨,以质朴的人文情感,散发出新时代的温润光泽,汇成一曲千年的历史颂歌,在溧阳这座文明之城久久回响。

[font=&amp]      溧阳史姓以埭头为宗

    溧阳史家在唐代往外迁徙的不多。但自宋代以来就大量地往外迁。在溧阳县内分徙于下庄、湖头、赵圩、义亩、黄金山、崇村巷、东培、周院、徐角、山前等广大地区,在唐明清三个朝代共出了29名进士,其中史夔、史贻直、史奕簪祖孙三代三进士,两个状元一宰相,是史氏在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权势高峰。

   两千余年的历史沧桑,溧阳侯史氏世代繁衍,最终发展成为四明史氏,吴中史氏,埭头大宗,夏庄小宗,真定史氏五大宗族。在溧阳,主要有埭头和夏庄两族,31世史庭祚,以溧阳埭头为中心,后人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成为大宗。31世史庭允的后人,以溧阳夏庄一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名门望族,称为小宗。从古至今,源起埭头许多史姓人士,都在社会上取得过一定的成就,这或许就是历史风骨造就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所谓“中华史氏根深叶茂,齐鲁儿女名垂千秋。”希望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声名在望的史姓一族能够奋力拼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9 条评分 金币 +9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陈庆芳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史正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抱着地瓜看星星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ぴ安之若素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xucheng 金币 +1 2020-12-20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风雨交加 金币 +1 2020-12-20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0-12-20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九月鹰飞888 金币 +1 2020-12-20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0-12-20 14:08:41)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030
精华
5
金币
30558
威望
340
贡献值
14413
银元
14148
注册时间2020-10-23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0 14:1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很好 o[!'JUxZ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752
金币
4591
威望
152
贡献值
1978
银元
1826
注册时间2019-11-11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0 15:54   , 来自:中国 移动
不错哦 z_'^=9m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5062
金币
7218
威望
119
贡献值
5356
银元
5237
注册时间2014-01-24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0 16:39   ,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史开新纪 nDn+lWA=g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28
精华
8
金币
11368
威望
174
贡献值
7024
银元
6957
注册时间2012-01-08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0 20:3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感谢为溧阳史氏做宣传。 lZwjrU| _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28
精华
8
金币
11368
威望
174
贡献值
7024
银元
6957
注册时间2012-01-08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0 22:2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蝉联犹有舅甥翁婿 "0!#De  
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巳亥寅申 MO ~T_6  
这是史贻直家的一付长联。里面叙述了祖孙四代(含舅甥、翁婿)都有人出翰林院,一共出了9人;八榜科举也都有考中举人的显赫家世。其实史贻直一家四代(包括外戚的任家、管家)中举的有十五人。 Cnpl0rV~5  
_U}|Le@ 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445
金币
642
威望
1
贡献值
451
银元
450
注册时间2018-07-06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1 07:2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谢谢帖主分享! QY+{ OCB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177
金币
1827
威望
46
贡献值
1258
银元
1212
注册时间2014-08-15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1 08:3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百家姓倒数的姓吧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哪个历史不比你悠久 哪个历史名人不比你多  号称江南第一大祠堂  面积大?历史久? %w_MRC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177
金币
1827
威望
46
贡献值
1258
银元
1212
注册时间2014-08-15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1 08:4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在溧阳彭马史狄周  下面还有一句 老溧阳的人都知道  谁狠  城南潘家最狠 ^/2O_C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学而优 金币 +1 2020-12-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270
金币
20342
威望
32
贡献值
13643
银元
13611
注册时间2017-01-07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1 13:4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溧阳)电信ADSL
史家的源头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真够远的。 Y+S<?8pA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28
精华
8
金币
11368
威望
174
贡献值
7024
银元
6957
注册时间2012-01-08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2 00:5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1楼天目深瞳于2020-12-21 13:41发表的  : q+YK NXI  
史家的源头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真够远的。 .Xta;Py|J  
%|}7YH41  
目前能追溯到的史氏源头为周文王长子伯邑考,他是史氏始祖史佚的父亲。如果周文王的年龄是确切的约公元前1152~公元前1056,那么,伯邑考就出生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  qzD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