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偏皎洁,只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元玉一词遥挂祝福于月,曼妙墨字留痕青史。在文化史上,中秋常常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常被作为情节发展的助推器,通过邂逅、相聚或是冲突等情节,催化主角的心潮,引发群体的悲欢。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都有与中秋相关的情节,同一轮明月下,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况味。
《西游记》百花羞·剪不断的前世缘
《西游记》中,出现的三次传统节日,恰恰都是妖怪出没抓人的日子。中秋节也属其一,其中也隐藏了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
原文:
“我是那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间,被这妖魔一阵狂风摄将来,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
这回出现的妖怪名叫黄袍怪,他占山为王,掳走唐僧。黄袍怪的压寨夫人是宝象国的三公主百花羞,她救出唐僧,并托唐僧送一封家书给父母。
信中说道:
“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著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
中秋之夜华宴开,本是欢乐的日子,却变成了世上最痛苦的节日,妖洞十三年中,每至月圆良辰,这位闭月羞花的佳人所体验到的滋味唯有思念双亲、自怜身世的酸楚。
大战黄袍怪的故事是《西游记》在三打白骨精后的一个小高潮,足足占了四回情节,其中包含唐僧宝象国送信、黄袍怪变戏法害唐僧、白龙马化人救主、八戒花果山寻悟空等多个段落,峰回路转,曲折有致。但这段故事中,最为高妙深刻的构思,还是黄袍怪与百花羞的这段啼笑因缘。
《西游记》百花羞剧照
原来,黄袍怪曾是天界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在天界时,因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于是与侍香玉女双双下凡。谁知下凡后,天女转世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全然忘记了天界的事情。
黄袍怪面对失忆的百花羞,只能趁着中秋之夜,公主赏月之时,将她掳回了山洞。尽管黄袍怪对公主百花羞百般讨好,但失忆的公主却仍无意于他。
最后,黄袍怪还原为奎木狼,位归天庭。而百花羞始终没了悟这段前情,仍以人间公主身份回到父母身边,不明了那个被她埋怨了十三年的霸道魔王,曾是她心头皎若云间月的才貌仙郎。
《红楼梦》贾雨村·寒儒望月遇贵人
《红楼梦》中,全篇以时令节庆起承转合,因此在四大名著中,对于中秋节的描述也最为详细。当各怀心事的主角,置身于同一方风光天地中,那入眼成永恒的秋月或春花,往往成为书中人的命运谶验。
原文:
“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第一回便正遇中秋佳节,团圆之夜,而这一夜对于贾雨村来说,可谓是天上掉下了“月饼”。
姑苏名仕甄士隐邀请寒儒贾雨村中秋之夜到家中一聚,月下既有美酒,又有佳肴,醉意之中,贾雨村应景地作起诗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并借着酒意向甄士隐说出自己意欲赴京赶考,却囊中羞涩无法成行的窘境。爱才而慷慨的甄士隐不待他说完,当即以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相赠,为贾雨村这只“未来的独角兽”注入最为重要的“天使轮资金”。而贾雨村的命运也由这一夜而转折。
原文:
“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在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又迎来一年中秋。先是十四日,宁国府煮猪、烧羊、被果蔬、展屏、赏月作乐,到了十五日,荣国府击鼓传花,饮酒赏月,作诗联对。
看似热闹的中秋,实则透露着“悲”。一是人少,显得冷清。书中写到“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这么形容下来,人看起来倒是不少,但与前期一家子三四十人的盛宴相比,人却是不多。加之王熙凤和李纨双双病倒,以及贾赦贾政在侧,一顿饭吃得大家索然无味。
二是饭桌上荣国府明争暗斗。贾赦讽刺贾母偏心、羞辱贾政教子之道、贬低贾宝玉等等。要知道这是在贾家即将末路的时候。不但财政即将崩溃,前途都一片迷惘。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贾家的内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化。不能不让人感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是原本用来应景助兴的笛声和深夜孤独的明月却愈发显得悲怨,贾母听得忍不住流泪,其余众人也皆感悲凉。也正是在那一夜,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卷棚底下近水赏月时,对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句颇为凄美的诗句。
《三国演义》诸葛亮·灯灭生死皆宿命
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中秋节就一次,而这个中秋,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性命攸关的日子。
原文: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孔明六出祁山不成,心血耗尽。他夜观天象见主星昏暗,自知时日无多,但因壮志未酬,不忍身死,特地在中秋之夜采用古老的祈禳之法,为自己禳一纪之寿(12年)。“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四十九盏小灯,七盏大灯,中间一盏本命灯,帐外四十九人守护。
中秋夜,诸葛亮在帐内独自拜祭,誓愿为“上报君恩,下救民命”而尽犬马之劳。
然而命数弄人,就在诸葛亮已经祈禳六夜,即将大功将成之时,魏延闯帐报讯,不慎踢翻主灯,导致祭祀仪式功亏一篑。诸葛亮弃剑而叹:“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那么魏延为什么会突然闯进营帐中呢?中秋皓月当空,司马懿也在观天象,他发现将星失位,便派一支兵去蜀营探听孔明病情,魏延把这队探信人马当成了劫营之骑,急忙冲入帐中禀报军情,这才酿成了灭灯大祸。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借着中秋凄凉的月色,写出了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苦涩。
《水浒传》·武松从打虎英雄到辣手凶徒
《水浒传》是一部非典型历史小说,不写帝王将相,却把镜头聚焦于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人物上。繁华而重享乐的北宋世风为开展情节搭好了戏台,在一次次以节令为名的聚会中,好汉们粉墨登场,锣鼓喧天,上演各自命运的生老病死苦。
原文:
“荏苒光阴,时遇八月中秋到来。史进要和三人说话,约至十五夜,来庄上赏月饮酒。”——第三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水浒传》中的第一个中秋,是属于史家庄的。在这一回中,“九纹龙”史进与少华山的三位好汉可谓是不打不相识。
少华山寨的朱武、杨春、陈达原本要去华阴县“借粮”,不料半路杀出个史进来。史进绑了三人中的“跳涧虎”陈达,但却被三人的义气感动。设宴款待后,一来二去,史进与少华山三人结为兄弟,相约在中秋夜来史家庄喝酒赏月。
“不觉中秋节至,是日晴明得好。史进当日吩咐家中庄客,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看看天色晚来,怎见得好个中秋,但见:午夜初长,黄昏已半,一轮月挂如银。冰盘如昼,赏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圆满,桂花玉兔交馨,帘栊高卷,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年年当此节,酩酊醉醺醺。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
但注定这个中秋之日不会就这样平安度过。史进和三位头领在史家庄内喝得正在兴头,史家庄外已被华阴县的三四百士兵团团围住。
月光下,火光四起,史进一怒之下杀了告密之人,杀出一条路后,与三位头领逃回了山寨。而史进从父亲那里承继来的史家庄,也在这次的中秋大火中全然被毁了。
原文:“时光迅速,却早又是八月中秋。怎见得中秋好景,但见:玉露泠泠,金风淅淅。井畔梧桐落叶,池中菡萏成房。新雁声悲,寒蛩韵急。舞风杨柳半摧残,带雨芙蓉逞娇艳。秋色平分催节序,月轮端正照山河。”——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在这回中,武松同史进一样,起初在中秋佳节之时也是颇为惬意的。
在醉打蒋门神后,武松被张都监请入自家宅子里,好吃好喝地招待。中秋之夜,又在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了筵席,且还有美女在一旁唱曲相伴。“看看月明,光彩照入东窗。武松吃的半醉,却都忘了礼数,只顾痛饮。”
但令武松没想到的是,这其实是个早已计划周全的圈套,而这个圈套正是蒋门神背后的大靠山——张都监所设下的。
中秋夜还未过完,武松便被张都监栽赃为贼,捉去下了大牢。
这个中秋节,从大喜到大祸,彻底改变了武松一生的轨迹,也改变了他立身行事的原则。在过往经历中,无论是为兄报仇,还是勇义自首,武松总是尊重律法与社会良俗,以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伤及无辜,也不破坏规则。但张都监这番混杂着人情、职权、官场关系的奸邪陷害,使他内心的信条开始动摇,终于在极度的仇恨中上演了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的残酷戏码,从遵纪守法的打虎英雄成为妇孺不饶的辣手凶徒。
施耐庵用金风瑟瑟的中秋夜作为英雄命运的分水岭,那一轮明月,照见江湖,照见市井,照着世道的不公,也照出人心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