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面向全球“云推介”;上海发力特色“夜经济”,“慢生活”点亮城市月色……战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借机推出“夜经济”,是让“烟火气”重新回来,让城市再次焕发活力。
2019年12月,“夜经济”一词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这也证明,这一经济行为已越来越成为推动消费的“主力军”。事实上,随着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这道亮丽风景线不仅是锦上添花的新名片,更是消费市场的新蓝海,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政策支持打造“夜品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势潮下,夜经济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反映城市繁荣程度、文化积淀与心理追求的重要指标,是体现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晴雨表。正因如此,各地都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上海出台十条政策繁荣“夜上海”,苏州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发展,河南落实“带薪休假”鼓励发展“夜经济”……北京、成都、天津等城市都出台专门政策发展夜间经济。从政策上发力,多维度掘金“夜经济”,打造特色品牌,既是拉动消费,也是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提供了契机。
文化赋能繁荣“夜经济”。有别于传统的“夜宵”“夜市”,发展“夜经济”需要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供应,还需要品类多样的公共文化作为支撑。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要想让自己的夜经济有品位、有性格,需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夜间文化IP。让传统旅游资源焕发新活力,创造出新的旅游吸引点和文化旅游产品,就是要让文化“芯”成为夜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当下,越来越红火的歌舞剧院、音乐厅、曲艺演出场馆以及通宵电影院、24小时书店等,不断提升着我们“夜经济”的文化品格。夜文化为“夜经济”赋能,拉动消费上新台阶,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发展,既相互支撑,也相互借力。
活力释放增长“夜动力”。商家延长打烊时间,公交运营也需要同步推后,夜间安全保障就需要跟上。“夜经济”不仅仅是为了促消费,也是让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延伸和完善。由此来看,“夜经济”也是助推提升城市能级与开放度。从大排档“撸串”到咖啡馆“撸猫”,从宵夜加餐到健身减肥,再到24小时不打烊数字公共服务……创造更有趣、更具品质内涵的夜间消费场景,这是百姓生活日益丰富的缩影。市民从家中走出来,游客从千里之外而来,城市“动”起来,才能带动消费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新动力。
灯火通明的城市商圈和步行街人气渐旺,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各项活动,让夜间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亮点。重构新“夜”态,激活“夜经济”一池春水,“夜活力”释放出更多增长动力,消费回暖不断加温,助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