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警钟”!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控,张文宏强调防控措施要紧,为什么? 9sI&&Jg
科技日报0328 15:34推送反馈 |b+ZKRW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zP)~p3a
Gpb<,v_3
据报道,3月25日的中欧抗疫视频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应保持现有的防控措施,同时严格外防输入。 0^m`jD
Ifu[L&U
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3月27日,张文宏教授回应科技日报:“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紧,但是方向与第一阶段有不同。” L>>RboR}
Tp[-,3L
z#|tcHVFT
3月26日,在武汉地铁光谷广场站内,消防员在对安检区域进行消杀。新华社发(王方 摄) G &QG Q
/7CV7=^d,
随着我国连续多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为零,保持现有防控措施是否有必要?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控,张文宏强调防控措施要紧,双重“警钟”为什么会在此时敲响? G(fS__z
b3M`vJ+{
除了严防输入 ?nCo?A
@4]} J-3
还有哪些可能的内生风险? JGRL
&MG4
unB`n'L
有人认为严防输入就安全了,比如实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离等措施就可高枕无忧,但相关专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内生风险。 nc[Kh8N9
xo.k:F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认为,“只需严防输入”的观点是片面的。他解释,目前疫情防控确实是要重点防控“输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复发仍然可能由以下情况的国内患者引发: iRIO~XVo
O}3|U
I!`
1)、治愈患者病毒转阳:这类病例之前已经有过报道。 !SP
u9:
=A]*r9
2)、假阴性病人:由于核酸技术敏感性不够,导致没有检测出来,其实体内还残留着病毒,等体内免疫力下降后,病毒又开始大量复制,从而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者。 Gv+$7{
;xQNa}"V
3)、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已经证实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有不发病,没有任何高烧、肺炎等临床症状的,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b <)?3Rv
c.eUlr_{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于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还没有定论,由于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间宿主,理论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携带人或人群。 Py~1xf/
5kx-s6`!
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x$6wzKa
r^v1_u,1I
“达摩斯之剑”高悬 oO4hBM([
/=K(5X
d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截至目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G&z^AV
/_D_W,#P
“对这个新的病毒性疾病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地方,还在逐渐积累经验,通过各种研究、临床观察,希望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研究工作,能够逐渐认识新冠病毒的整体特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说。 3Ow bU
1$#1
例如在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方面,钟南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开始以为新冠病毒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后来发现在粪便和尿液中也能够分离出来,对它的潜伏期、发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认识中。 8n"L4jb(:
{bP
)Fo
n
可见,人类尚未做到“知己知彼”,仍有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因此不能放松警惕。 53<.Knw5a
p&$O}AX|
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自由生活? &~KAZ}xu
Z4s+8cTHn
那么“达摩斯之剑”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如何才能恢复自由生活? w\zNn4B})A
*w
OU=1+
“理论上讲,只有找到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或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才能恢复自由的生活状态。”董亚峰说,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验证。 _PPn
=kuMa
EGysA{o"X
就病毒病总体而言,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王贵强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有少数的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疾病,而且只是抑制了病毒复制,并没有清除。例如,乙肝病毒也是通过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情稳定,去不了根。艾滋病也是一样,必须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控制疾病进展。目前只有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 EpU}~vC9C
Ow50M;E
而关于新冠病毒治愈效果等情况,相关单位正在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研究。 WI6h
G
]J^/`gc
可见,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还远未到来。 { u %xc"0y
_O3X;U7rc
0$B X8?Z
3月26日,在武汉北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工作人员对乘车人员进行测温。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p~3 (nk<+
^r@,(r6w
当下应如何实施疫情防控 `Fx+HIng,
H#/Hs#
科技日报:是不是全国人民仍应该减少出门,不聚集? ;-Ki
`x.oJ
~Z:)Y*
董亚峰:建议仍然尽量减少出门、聚会。能网上做的就在网上做;不能做的,应该保持人和人之间距离在2米以上;回家后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并用流水冲洗;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wA2^I70-
7ND4Booul
科技日报:聚集性场所是否保持停开? fl}!V4
ZKTY1JW_
董亚峰:建议继续停开。防止大规模聚集可能导致的点的暴发。 8.zYa(<2
}Y!v"DO#Q*
科技日报:小区继续施行有条件出入? .(%]RSBY
| r,{# EE
董亚峰:建议可以自由出入,但做好实名登记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定点隔离、及时就医,同时也可以追溯流行病学史。建议用健康码取代各自小区门禁卡,健康码和个人的所有出行轨迹相连,可快速追踪到潜在的患者。 D%*Ryg
< #
zd]t
科技日报:武汉应不应该全面解除封城 u10;qYfL8o
!Bv.
@~
董亚峰:可以解除封城。但要做好健康码的登记和使用工作。人人都有健康码,任何场合的任何出入记录都和健康码相连,保证能实时追踪到每个人的出行轨迹,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做到精准防控。 +yI2G!
$T9
@+7CfvM
信息技术加持,精准隔离防控需2.0版 q|sT4}
=
T"/dn%21
现阶段最迫切的是,寻找一种方案既可以达到控制疫情的目的,又可以不影响大家的生活、经济活动。 ] B?NDxU
GDQQ4-|O
董亚峰认为,应更充分、有效利用全国联网的健康码系统,使其发挥“精准隔离防控系统”的功能。 )W/_2Q.
`d}t?qWS;F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健康通行码互认的难点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各省份正在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要求,加快向全国一体化平台汇聚。 #H]c/
8/<+p? 3p>
“在全国联网的基础上,精准隔离防控应做到对个人行动轨迹的实时追踪,基于个人新冠病毒感染状态的数据,除了‘绿码行,红、黄码停’的标准,人的通行不应再受限。”董亚峰说,这将最大限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Jj q5:\&
RqKkB8g
信息技术加持,精准隔离防控仍旧贯彻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要求。但要做到“四早”,目前的系统缺乏与检测中心、隔离场所、收治医疗机构的关联。 i<{:J -U|
fb[? sc
“应将新冠病毒检测实验中心、快速收治可疑患者的观察场所、快速收治新的新冠病毒患者医院纳入到快速反应及网络系统中。一旦发现有症状患者,马上调动检测、收治、诊疗等机构,做到‘牵一发动全身’,最快控制疫情蔓延。”董亚峰解释,但目前这部分的工作还是在靠社区工作人员人工完成,缺乏效率,也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 b#(X+I
tTbf
yI
董亚峰建议,国家应建立整体数据中心系统,将出行数据、感染数据、检测场所数据、收治场所数据、诊疗机构数据统一收集、指挥、调度,实现“一旦发现、秒级反应”的健康码系统的2.0版本。 9I [k3
rV
fZ_\|
实现精准隔离防控,就是通过对感染者实现最大的精准,以换取普通公众最大的自由。 {8"Uxj_6V
>zfFvx_q
来源:科技日报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