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的清水塘当年在全国出名,并不是当年这里发生新四军与日伪的一场殊死战斗而出名的,而是五十年代初清水塘小学出了一位优秀的女教师史瑞芬的事迹而闻名于大江南北。现在健在的八、九十岁的老人一定还记得当年全国的大小报刊头版头条铺天盖地是溧阳的清水塘和史瑞芬,而现在的年轻人在网络上更多的是看到当年毛泽东与这位年轻漂亮的溧阳清水塘小学女教师共进晚餐的靓丽图片。 我的母亲原来也是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挂在母亲嘴边最多的话语就是“清水塘和史瑞芬”。路发今先生在《溧阳往事》中是这样描写的:“清水塘村庄不大,在当地却穷得出名。全村有一千余亩农田,地主、公堂田即占去了六七成。因为这里是圩区锅底田,大水大灾,小水小灾,而地主和公堂田的租谷却不管怎么歉收,总是颗粒不减,村民缴了租谷之后,家中已所剩无几。”换言之,当年的清水塘是苦的不能再苦,穷的不能再穷的地方了。 3m$Qd#|
今天让我重提60多年前红遍全国的溧阳余桥清水塘和早已仙逝的史瑞芬老师,并不是我的本意,原有的东西在人们的视线中早就慢慢消失,如今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而历史性的变化。为此,在清明前夕,我在我的朋友陪同下,驱车前往60多年前闻名遐迩的清水塘,来到了77年前新四军战斗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清水塘战斗的原址,更来到了这场战斗最为激烈、最为悲壮、也最为惊险的地方——清水塘的三官殿村。 @,W5K$Ka=
在本文的开头,我首先要感谢清水塘史瑞芬老师的学生如今79岁的盛福海老校长提供的史料,感谢清水塘三官殿村当年给新四军巨大掩护和帮助的张学高夫妇的后代提供的珍贵口述,感谢溧阳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知名志愿者陈荣林先生全力以赴的帮助,以及向我提供重要线索默默无闻的热心和爱心人士,在此一并感谢。 W}%[i+
77年前发生在溧阳清水塘的战斗故事,也许好多人都知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溧阳境内一次规模不小的残酷战斗。我今天这篇回忆录的主题并不是全部写清水塘战斗,而是着重面对面地采访当年新四军撤退到三官殿村时得到该村村民张学高夫妇全力掩护的惊险故事,为了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我把整个战斗叙说一下,以衬托三官殿这段精彩故事。 _[wG-W/9R
1943年秋天,日寇南进,直捣皖南。面对溧阳、郎溪、广德、宣城等地即将沦陷,1943年10月下旬,新四军第6师16旅51团两个连在政治处主任姜如芝率领下,和溧阳县长陈练升率领的县机关20余人一起,在后周乡下梅村一带活动,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布置抗日工作。月底,部队转移至余桥乡清水塘村宿营。当时,在太滆地区活动的独立2团第5连七八十人,在16旅旅部休整完毕后返回原地,途经溧阳,宿营在清水塘附近。 |=:hUp Jp
11月2日,由于汉奸金方伢的告密,日军纠集盘踞在溧阳和金坛等据点的日伪军,于深夜包围了清水塘村。11月3日凌晨,驻溧阳别桥、玉华山、棠荫、金坛薛埠等地的500余名日伪军,向清水塘驻军发动突然袭击。东面别桥方向传来日军汽艇声,新四军听到哨兵报告,立即下达命令准备战斗。霎时,从北面薛埠、玉华山等地来的日军已逼近清水塘河北,在乌圩对岸架起了重机枪;从竹箦棠荫窜出的日军,从西面向清水塘袭来,形成了三面包围夹攻局势。 ;U y}(
新四军处于敌强我弱、寡不敌众的包围之中,情势十分危急。在这紧急关头,新四军独立二团团长杨洪才、五十一团政委李彬山、政治部姜如芝主任、溧阳县长陈练升等人,来不及开会研究作战方案,就果断决议,不同敌人硬拼,千方百计突围,保持有生力量。计划由姜如芝主任率领一个排,在清水塘南面顶住敌人的进攻,由杨团长率领部队守住清水塘桥,掩护部队突围转移,由李政委和陈县长率领部队及机关工作人员,迅速向北转移突围。 r-]%R:U*
不料部队向北撤出不远,就遭到敌人的袭击,又面临河宽路阻,危急关头,部队即刻转向西侧三官殿方向突围,幸亏下郎桥被汉奸拆除,敌军隔水止步,我军乘机转撤。但三官殿西面又是十字河支南北泾隔,无桥无船过河。此时,农民王保富划来一条渡船,将陈县长率领的政府工作人员先渡过河,转移到了王渚村的安全地方,李政委率领部队涉水,一边阻击敌军,一边过河在对岸架起机枪,向蜂拥而来的敌军不停地扫射。不久,清水塘大桥失守,杨团长率领部队撤退到三官殿南面的乌圩西侧的河边。敏捷的王保富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地将刚渡过河的渡船划过来,杨团长命令团特派员杨荫带两个班,一挺机枪先渡过河,与李政委配合,在对岸掩护部队撤退。 w:=:D=xH2
当王保富将第二船开往对岸时,五十一团派徐志敏前来要求杨团长第二船过河,以便在对岸指挥部队对峙。当第三船渡河时,船上的人员严重超载,渡船不幸被敌军的掷弹筒击中翻沉。数十人壮烈牺牲,王保富也同时英勇献身,还有二十四位战士被俘。 ~Ra8(Koc
D
渡过河的大部队,边打边向北转移。后面的部队撤退到朱家川乌圩一带时,日寇已追到乌圩。部队利用田埂、土坡、稻草垛等工事作掩护,向追来的日寇猛烈地还击,当后面的部队退到渡口时,渡船沉没了。为了减少人员牺牲,会游泳的同志迅速向西游涉突围。余下的战士,在后面殊死抗敌,直至弹尽援绝,与日寇短兵相击,激烈搏斗,同归于尽。 :wUi&xw
看到大部分指战员突出重围后,担负阻击任务的51团政治处主任姜如芝率领阻击排开始后撤。当他们退到三宫殿大河时,鬼子已从三面包抄过来。在后撤无路的情况下,姜如芝命令会游泳的战士先过河,不会游泳的随他留下阻击掩护。日伪军见圩堤后面新四军不多,就步步逼近。当双方相距仅十几步时,姜如芝跃上圩堤,用一发子弹击中一个日军,随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8 ~Pdr]5
史料显示,清水塘战斗,敌我两军的对峙激战中心点就在“渡口”。渡口位于清水塘村西北1500米,距离下梅村1200米以南,十字河南支流百米处,河东是三官殿、张家;河西谢家、大岸头。河面宽达50多米,河上历来无桥,仅有装载五人的一条长方体渡船。东西过往行人,这里是必经之路,只能摆渡通行,这条口子故名为“渡船口”,简称为“渡口”。“清水塘战斗”又名谓“渡口战斗”。日军从南北东三路夹攻之势围袭,出其不意,战局危急,新四军唯有选择“渡口”,向西方向撤退转移。 um( xZ6&m
就在渡口激烈战斗中,我军经政部女兵白鸽不识水性,又身背经济账册和档案重包,不能落入敌人魔掌。她身边跟随着一名警卫员,一名司务长,可惜这两位战士也都不会游泳,这时日寇越来越近,在这紧要关头,警卫员手拉白鸽,接过重包,两位士兵箭步飞奔,一齐钻进了二十来米远的河东坎下村民张学高家的茅草屋的家里。 Q`-Xx
这天张学保放鸭回家拿鸭吃的饲料,老婆谢秀英正在舂米,张学高见两男一女的新四军端着枪逃进屋,来不及思索,一把拉着他父亲,把他按在床上,要他装病。又急转身去拉着两新四军安置床上帐后。两人手扣扳机,子弹登膛,作最后的战斗准备;妻子谢秀英机灵地一把拖走白鸽,把她按在土灶火门角坐下,并立即脱下自己的破外衣穿在白鸽身上,又随手抹了一把锅屑灰糊在白鸽脸上,还叮嘱她装作哑巴,千万别开口,只能打手势。白鸽把小手枪打开保险揣进腰间,准备与鬼子殊死拼搏。这时,只见白鸽指着凳子上急得不得了,张学高看到一个黄色帆布拉链包,拉开一看,里面全是一叠叠排列整齐花花绿绿的港币,他立即拉上拉链,把包立即放到里屋放酒糟的大缸里,把酒糟糠翻上来,把黄色拉链包盖得严严实实。 :C={Z}t/F
装扮就绪不到三分钟,几个鬼子像疯狗似地闯进了张学高家里,举起明晃晃的刺刀对准张学高的胸膛,瞪大了狰狞的双眼,咬牙切齿地嚷嚷几声,两个小日寇到灶门旮旯里去搜查。那个“哑巴婆子”向两个小日寇比划了一下手势,三个日寇一齐冲到张学高父亲的卧床边,用锋利的刺刀刚剔开帐门,只听得连续不断的咳嗽声和哼哼声,又看见接连不断的呕吐痰沫(鬼子兵最害怕传染病),这三个日寇见此情景,都咿哩哇啦地乱叫着,手捂鼻嘴,一齐逃出了张学高家的小草棚,又去别的草棚子里搜查了。 x>T+k8[n
清水塘战斗中,在极其危险的紧要关头,三官殿、朱家川、盛家、马家、张家、谢家等村的人民群众,都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掩护新四军战士,抢救伤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i]qxF&1
下午三时许,这场殊死战斗结束。我方除了主要领导干部率领多数人员突出重围,转移到安全地区之外,伤亡被俘百人左右。战斗中,姜如芝、张家信、杨宝良等近百名指战员伤亡和被俘。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龙馨、王福昌、左小春等二十四名指战员被俘后,被日军残酷地用钢丝串链着手心和肩胛骨,押至竹箦桥西关的棠荫村,一路上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日军在棠荫村西边挖了个大土坑,将我军战士们押到坑边,通过翻译威逼说:“谁只要讲一句愿意投降,就可以立即释放,要不然,就将你们一个个活埋!”战士们听了,个个怒目而视,谁也不吭一声。一个日军头目拔出明晃晃的军刀,拉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号兵说:“只要你讲以后不当新四军,就放你回家,如果不讲,就要杀了你!”小号兵斩钉截铁地回答:“新四军不怕死,怕死不当新四军,要杀要埋随你们的便。可是你们得记住,你们的末日快到了!”日军头目气急败坏,像恶狼一样一面嚎叫,一面指挥他的士兵,把新四军战士们一个个推了下去活埋了。 E7/i_Xkk
据张学高的小儿子张文忠说,听父亲说,那时河里都飘着牺牲的新四军战士的遗体,把河水都染成了血水。当年谢小龙的父亲谢怀生亲眼看到:一位新四军受了伤,肠子都流出来,他居然还能扶着墙走到我家里,趴在台上,把流出来的肠子塞了进去,吓得谢怀生都不敢看。给新四军撑船的陆安保的儿子说,当年一新四军看到船被日寇炸翻了以后,把机枪架在底朝天的船板上朝日寇疯狂扫射,他一边扫射一边向我父亲高喊:“老乡,敌人上来了,快跑!”我父亲回头时,抱着机枪扫射的他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了脑门,倒在了河边。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