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别人拿刀砍你时,你可以反击……正当防卫界限明确! &8AS=v
+Jka :]MW!
O|&TL9:
关注 D
Ok^ON
来源:检察日报、法律读库、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 aaugu.9
I!7.fu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W
:poUG1UR
!(_xu{(DL
K2rS[Kdfaq
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涉及的四个案例均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案件,社会普遍关注的于海明正当防卫案入选其中。 z83:a)U
y}-S~Ov>I
.(1j!B4^
Kc[u}
. U
).!14Gjo
文章以四个案例结合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的答记者问,向外界清晰传达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界限在哪里。 @
KPv&UB
:_\!t45
最高检下发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分别是 E9d i
quGPk)c
陈某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5号) UVCMB_T
01c/;B
朱凤山故意伤害(防卫过当)案(检例第46号) X_({};mz
Wx|6A#cg!
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7号) <oaBh)=7
}
o"_#\6
侯秋雨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8号) . 02(O
HjK<)q8b
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介绍说—— ?*R^?[
?3TK7]1V:
近几年,正当防卫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起因虽是孤立个案,但却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普遍诉求。对此,明确正当防卫的界限标准,回应群众关切,是当前司法机关一项突出和紧迫的任务。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专门阐释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把握标准,进一步明确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积极解决正当防卫适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检察机关提供司法办案参考。 (bFWT_CChz
KO]?>>5S6
最高检深入分析了四起案例的前因后果和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根据媒体报道,最高检长文的重点内容包括: l6B ^sc*@
gqdB!l4
1.预知有人意图伤害自己,随身携带刀及其他防身武器的不影响正当防卫的认定。 =E}%>un
`{|}LFS>
以最常见的医患纠纷为例。 &Y>~^$`J
\m~\,em
假设医生A因为医疗纠纷被患者家属B骚扰,B在骚扰中提到要伤害A,A认为这种威胁是实际存在而非空穴来风,所以A在工作期间随身携带刀具或者棍棒之类的硬物,后来B真的兑现威胁,对A进行人身伤害,这时A拿出随身携带的武器将B击伤甚至击毙。 !+45=d 5
YNJpQAuSn)
这种情况下在以往极大概率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F}B/-".^
Ddl% V7
而最高检在本篇长文中表达的意见是,A的做法本身不影响正当防卫的认定,只要B确实存在“行凶”的事实,则A也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7YXXkdgbd
;Jbc'V'fm
2.别人拿刀砍你, 你可以勇敢的拿刀砍回去。 k *;{n8o?)
/IJ9_To
在原来的司法实践中主要比对双方的伤势是否均等,如果防卫一方的伤势明显轻于加害一方,则极有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88np/jvC{
)47j8jL
比如有歹徒A持刀砍无辜路人B,B夺下刀子对A连捅三刀致其当场死亡。以往会被认定防卫过当。最高检新的解释原则是,不以结果论防卫是否过当,而是以暴力手段论,只要暴力手段对等就可以认定正当防卫。 -KwL9J4u
ilRm}lU|x
所以歹徒A刀砍路人B,路人B用刀回捅歹徒A,暴力手段对等,哪怕结果严重不对等,也认定正当防卫。 %QsSR'`
mf]( 3ZL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歹徒A只是给你两个飞腿,你回身掏出一把匕首把他刺个对穿还是不行的,暴力手段要对等,也就是说对方采用什么级别的暴力,你才能回以什么级别的暴力,这一点很关键。 X\^& nLa
-m'3L7:
3.别人拿刀砍你,你夺下刀砍回去,砍着砍着对方跑了,你觉得不安全可以继续追着砍。 jdg
~!<C
E#{WU}
这个案例很经典,就是不久前发生的江苏昆山“社会我龙哥”被于海明夺刀砍死案。 !!+/Wgd:6
af?\kBm
当时“社会我龙哥”拿着刀舞舞喳喳的威胁要砍于海明,由于平时疏于训练刀法,导致家伙意外失手落地,于海明眼疾手快把龙哥丢弃的刀捡起砍回去,龙哥撒腿就跑,奈何酒色掏虚了身子,被于海明追上掀翻在地,乱刀击杀。 @Wx`l) b
^8-~@01.`_
警方最初认定于海明拾刀在手后,龙哥已经失去了继续加害的能力,于海明的做法有防卫过当嫌疑,但在检方的帮助下于海明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理由就是于海明认为龙哥跑回车里不能排除再次实施危险行为,所以追上去砍的几刀是因为自觉不安全,属于正当防卫。 k|$"TFXx;
}u3H4S<o
这个案例的正面意义在于,今后正当防卫的时长可以大大提升了,直到行凶者远离现场或完全不能对受害者构成威胁,正当防卫的合理性才算解除。 ;c
m wh<
,F?~'-K
4.只要加害方表现出行凶的可能性,受害方就可以按照已经行凶进行防卫。 i9@;,4f
b ?2X>QJ
举例说明,江湖大哥A拿着砍山刀堵在门口威胁B,说B不如何如何就要弄死B,并且拿刀子在B的面前比比划划,甚至用刀背触碰了B的肌肤,也许这时候江湖大哥A只是想吓唬吓唬B,并没想真的砍人,如果是以往,B直接夺下江湖大哥A的刀把A砍翻,这极有可能被认为防卫过当或者是故意伤害。 {c\oOM<7
]~
#+b>
但今后这就是正当防卫,因为B处在实质性的人身伤害威胁下,他并不需要揣摩A的真实目的就可以实施防卫。 sPE)m_u
emkMR{MY
在长文末尾,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指出,一些地方正当防卫制度实际“沉睡”,但中国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其实已经比较完整,所以在实践中需要树立正确理念,正确贯彻执行,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 bDZKQ&
D=82$$
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指出,一些地方正当防卫制度实际“沉睡”,但中国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其实已经比较完整,所以在实践中需要树立正确理念,正确贯彻执行,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 'e<HP Ni)
D#/%*|
孙谦认为,激活防卫制度可以警示恶意滋事者,让公民敢于行使正当防卫权,保证公民面对凶残暴徒时无需畏手畏脚。 Wq{d8|)1
{80oRD2=Q
不过副检察长也提醒大家,充分行使正当防卫权不等于“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制不正”,所以在发生社会矛盾时滥用武力不是正当防卫。 5 <)g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