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随笔:《工作室里的三角梅》
xR+=F1y ~:7AHK2
退休之后,日子如溪水般缓缓流淌。我常笑称,人生下半场最安心的去处,便是我的《老马工作室》。这“工作室”三个字,听着体面,实则不过是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小屋,藏身于老小区一隅,既无雕梁画栋,也无轩窗雅几,更谈不上什么格调与排场。若真要形容,只有一桌、一椅、一沙发而已,简陋得近乎寒酸。
Y68`B"3 + wd} '4) 那桌子,是早年单位淘汰下来的旧办公桌,桌面斑驳,边角磨损,抽屉拉开时总要轻轻一抖才肯就范;椅子呢,是一张皮面开裂的旧靠背椅,坐上去咯吱作响,仿佛在与我共诉岁月沧桑;至于那沙发,原是小区物业公司搬家时留下的“遗孤”,皮面起皱,弹簧微陷,却偏偏最得我心——它宽厚、踏实,坐上去腰背舒坦,泡一壶茶,摊一本书,便可消磨半日光阴。它虽旧,却是这方小屋里唯一能撑得起一点“体面”的物件。
!1
<x@% _i [.5 墙是水泥刷白的老式墙面,年久失修,已有些许水渍与霉点悄然攀爬;地面铺着八十年代常见的米黄地砖,麻点遍布,缝隙发黑,曾被我用牙刷蘸着漂白水一点一点抠洗干净。我素来勤快,眼里容不得脏乱,哪怕身处陋室,也要让四壁清清爽爽,地面干干净净。如今若不细看,倒也看不出多少岁月的狼藉。
]P/eg$u'I $s2Ty1 这间工作室,从不为迎来送往而设。我不接待达官贵人,也不宴请富商名流。它只是我安放灵魂的一隅净土——读书、品茶、写字、会友。偶尔有需要法律咨询的旧识登门,也多是熟人相托,三杯清茶下肚,话便说得透彻。而更多时候,来往的是一些“鸿儒”与“雅士”:退休教师、老编辑、书画爱好者,还有几位爱写诗的文学青年。他们不嫌屋陋,不厌茶淡,来了便坐下,谈文论道,说古道今,茶香氤氲中,言语如泉流淌,竟也生出几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意趣。
*0bbSw1kc *UVjN_na5 我素来喜欢“舞文弄墨”,退休后更是笔耕不辍,写些散文、随笔,记录琐碎人生,抒发一点微末感怀。这方小屋,便成了我精神的栖居地。虽无华堂广厦之盛,却自有其宁静与自在。
\ZrLh,6f. t6
:;0[j 今年晚秋,霜气渐重,一个常来往的书友临走时,悄悄放下了一盆三角梅,置于屋内东南墙角。他说:“老马,你这屋子太素了,得添点颜色。”我起初未在意,只当寻常花草,谁知不过数日,那花竟悄然惊艳了我的整个世界。
$4.mRS97g *8k`m)h26 那是一株紫花三角梅,叶片翠绿如洗,层层叠叠,宛如精心裁剪的绿缎,而那一簇簇盛开的“花瓣”,实则是艳丽的苞片,紫中透粉,粉中带红,一团团、一簇簇,热烈得仿佛要燃烧起来。它们不依不靠,在墙角静静绽放,却以最张扬的姿态,打破了这方空间的沉寂与冷清。
W"9iFj X 我读书时,常在字里行间偶一抬头,便撞见那一抹浓烈的紫。那一刻,心仿佛被轻轻撞了一下,倦意顿消,思绪也忽然鲜活起来。
6S?a57;&W BcV;EEi 三角梅它不像温室里的花那般娇贵,无需精心伺候,只需一点阳光、些许清水,便自顾自地生长、开花,热烈得理直气壮。它不争不抢,却以最朴素的方式,把生命力写进了这间陋室的每一寸空气里。
'Rk~bAX n=v4m_e 霜降已过半,寒意渐深,窗外草木凋零,而它却开得愈发奔放。每每凝望,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不是来自炉火,也不是来自茶汤,而是源于一种被自然温柔抚慰的感动。原来,真正的美,并不需要金玉其外;一盆花,一缕光,一点生机,便足以点亮一方天地。这间原本寒碜的小屋,因这一抹紫,竟真有了“蓬荜生辉”的意味。我忽然明白:人活一世,不必追求富丽堂皇,只要心中有光,身边有美,哪怕身处陋室,也能活得热气腾腾。
4f,D3e%T| w7\:S>;(O" 三角梅不语,却教我懂得——生活,原可以如此朴素而热烈。
pGw|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