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P36H
L5n /eg:Q
中国竹制品之乡在溧阳(系列之二十六) 5{\ ;7(
kB]?95>Wx
锄头、钉耙、乌头 jm&PGZ#n=R
@s8wYcW
溧阳多竹,南山竹海随四季起伏,竹影婆娑间藏着溧阳人世代相传的智慧。因此农家习惯用竹杆打造农具,如锄头、钉耙、乌头的杆子均用竹子,既得竹之坚韧,又含乡之温情。 :S=!]l
a0h
aBT8mK -.
“锄头、钉耙、乌头”的竹竿(溧阳人称“柄”或“杆”),会选山腰处生长五年以上的毛竹。这类竹子竿直、壁厚,纤维紧密如织,扛得住田间翻土的力道。伐竹时不贪高,只取离地一米五至两米的中段,既保留竹的韧性,又避免顶端过细易折、底端过粗笨重的问题。伐下的竹杆先架在屋檐下通风阴干,忌暴晒,以防开裂,待半月后竹色由青转褐,便成了制作农具的好材料。 V1
{'d[E*
Zd~Q@+sH
做竹杆锄头,要先将阴干的竹杆截成一米二左右的长度,这个长度刚好适配农人弯腰翻土的姿势,既不用过度俯身,又能借上力。接着用粗砂纸打磨竹杆两端,尤其是顶端握柄处,要磨得圆润如脂,避免农活时磨破手掌。 D22jWm2
&.chqP(|
装锄头头的环节最见功夫。农家会在竹杆一端居中凿出一道三厘米深的凹槽,槽宽与铁制锄头的“颈” 严丝合缝。将锄头颈嵌入凹槽后,不只用铁丝缠绕固定,还会往缝隙里塞些泡软的竹丝,再浇上熬化的桐油灰,待桐油灰凝固,竹杆与锄头便如浑然一体,即便刨挖硬土也不会松动。农家种油菜、翻菜园时,握着这竹杆锄头,竹的轻便让手腕少受力,一锄下去,泥土翻涌间尽是春日生机。 5.U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