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忆消逝了的声音(八)- 粮行门前车响人喧马嘶驴鸣
  • 1123阅读
  • 16回复

[百姓生活]忆消逝了的声音(八)- 粮行门前车响人喧马嘶驴鸣[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2
金币
179
威望
12
贡献值
34
银元
22
注册时间2024-06-24
楼主   发表于: 2025-08-23 12:16   , 来自:上海市 电信
忆消逝了的声音(八) ["4sCB@Tr  
-粮行门前车响人喧马嘶驴鸣 r9!jIkILz  
查良瑜 V %k #M  
边镇上沛,承载着江南古镇的斑驳历史和深厚的农商底蕴。数百年来,天亮开市。 2c? -_OCy;  
沿街菜市、烧饼铺、茶馆、京货、广货店···各行各业集市的声音喧嚣不止,人流如织、纷纷扰扰,构成一派江南水乡的宜人风情。 4`Com~`6"  
:N!Fe7H,  
镇上有好几家粮行,每家粮行都颇具特色和韵味。它们多半开设在外街,街路面也由花岗岩板铺就。二层楼的排门板店铺,铺前一个宽大的广场。 ut26sg{s(  
*n9t~t6GHg  
出西关约30米开外左边即是三开间朝北门的孙记“正大粮行”。闹市一至,门前车响人喧,马嘶驴鸣。煞是热闹。 rv`kP"I  
q2Xm~uN`)  
上沛地处溧阳的西端,溧阳西部其他集镇的乡民,也都经陆路来上沛镇赶集,或经由上沛水路中转去往苏浙。出售粮食自然也是前往上沛。 8r"$o1!  
那时乡间陆路是靠骡马、驴牛畜力运输,另外就是人力独轮推车。畜力运输主要是毛驴驮运:一副专用的驮包,系用厚实的粗土布缝制的两个长约一米五、直径约四、五十厘米的圆柱形大包,两包中间部分又以五十厘米见方的厚布相连,如同搭裢。搭挂在驴背上,装满货物的两个袋子紧贴在驴子身躯的两旁由驴驮行。 76e%&ZG)Q  
#1-y[w/  
有时溧高(旧时指溧水和高淳)乡民赶集来沛,妇女们常粉脸画眉骑在小毛驴上悠然而行,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jP*5(*[&y  
9qyA{ |3  
独轮车结构因地、随人而异。但轮子着地的一周,都钉着一圈铁制轮毂,推行在石板路上,发出隆隆的轰响。推独轮车是门硬功夫,光有蛮力不行,得掌握重心。肩平手稳 、步子踏实,平稳轻巧地驾驭,稍有摇晃,极易倾覆,更别说负重前行。用它载人、载重,可通行于很窄的道路 ,即使在羊肠小道上长途跋涉也如行通衢大道。它是那时乡间的主要陆运交通工具,车来车往,岁月沧桑,镇上石板路上便留下了一道送深深的车轮碾痕。 PF$K> d  
{&tbp Bl#  
早饭过后,推车而来的卖粮人,陆续汇聚在粮行门前的广场上,此刻,驮粮的牲口喘着气。打着响鼻,马嘶驴鸣,声声响亮!运粮车碾压着石板发出隆隆的沉闷之声,拥挤的人群纷扰喧嚣。有刚到的,有正在卸粮的,有蹲在一边吃着“粗粉饼”早饭的。有正和朝奉办交易的······ OV r, {[r  
s^5KF K1  
朝奉笑脸迎客,开袋验粮,按质论价。他们还真有一手绝活:用末端削成斜面的细长竹芊,往粮袋深处一插一拉,如同“洛阳铲”探土一样,就把袋里不同深处的粮食拉了出来, 查验杂质和水分;还以专用的圆盒样“小木砻”碾去稻壳,品评米的品位(当然,也时会查出粮袋中暗藏的玄机-石块、掺水等虚增重量之弊)。最后用事先做好手脚的大秤(也有用“斛”,“笆斗”和“升萝”量取)收粮。一边称量,一边“66!891”地大声“唱码”(报斤量)记码者随即写下单据结算,银货交讫。虽然行内都挂有“童叟无款”的晔匾,昭示行业诚信和道德规范。但最后受亏欠的还是农民,有云“马嘶如笑,驴鸣似哭”,如似为主人发泄心中的不平与幽情吧! qRXQL"Pe_l  
粮食丰收,粮行生意兴隆,他们低价购进 成堆的稻谷上都盖上“xx粮行”的石灰印章,囤积居奇 。等到粮食紧缺之时,则高价抛出 ,依靠水码头把粮食转运到缺粮地区高价出售,赚取差价。镇上这几家粮行,老板也有好有坏,好老板注重道德与诚信。坏老板欺行霸市、明争暗斗,设圈套、使绊子也屡见不鲜。闹僵了双方会请出镇上有脸面的人物到茶馆喝请茶,了断争端。还有的老板看似积德行善,实则精于算计。青黄不接之时会赊粮给农民,等到新粮登场再加一成利,名曰“借九还十”。 ?-"xP'#  
莫说,此举还颇得人心哩。 d=<"sHO  
Z}#, E ;  
时光流逝。当年的粮行早已荡然无存,喧嚣不在,小镇宁静而安逸。 W)WL1@!Z  
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粮行盛况,依然堪称经典。 3`y9V2&b  
昔日的交易情景仍历历在目,车响人喧、马嘶驴鸣以及“唱码”之声,仿佛重又回响。 "[ f"h  
时间冲淡了一切,上沛老粮行的旧址只剩下斑驳的岁月之痕。我心灵深处浮想联翩,无法自已。大江东去,历史不可复制。不过,岁月和风雨只会使这里更呈沧桑,历史也定会将之永远留存。 y$6m| 5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7 条评分 金币 +7
(post by :2025-08-23 12:16:38)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238
精华
1
金币
10400
威望
940
贡献值
2192
银元
1288
注册时间2012-05-1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3 14: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联通
文采好的 NP%Y\%;l6  

关注Ta 发消息

天神 
发帖
2793
金币
5379
威望
32
贡献值
2838
银元
2806
注册时间2024-02-25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3 15:1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粮行?上世纪1950年以前的事情吧。 DgOO\  
caimi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810
金币
11016
威望
28
贡献值
853
银元
825
注册时间2012-01-0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3 17:48   , 来自: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移动
溧阳有马嘶驴鸣吗,从没见过 6 /8?: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438
金币
16421
威望
397
贡献值
8201
银元
7804
注册时间2014-05-29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3 21:1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统购统销运动以后,私人粮行荡然无存。 7MXi_V;p<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321
金币
10575
威望
1343
贡献值
2369
银元
1908
注册时间2016-01-07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3 21:2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当时粮站收稻时真佬热闹的 m,i@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467
精华
14
金币
31981
威望
430
贡献值
9140
银元
8862
注册时间2011-12-10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09:4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学课文《多收了三五斗》时粜米场景的描写让我顿觉亲切感,后来我才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就是苏南水乡的卖粮场景,而这场景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0fhz7\a^_<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438
金币
16421
威望
397
贡献值
8201
银元
7804
注册时间2014-05-29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09:5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涅盘的凤凰于2025-08-24 09:45发表的  :学课文《多收了三五斗》时粜米场景的描写让我顿觉亲切感,后来我才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就是苏南水乡的卖粮场景,而这场景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2025-08-24 09:45)  N#(p_7M  
I<p- o/TP  
你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见过。 <Sm@ !yx  
你见过的可能是粮管所交公粮的场景。 5U[m]W=B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438
金币
16421
威望
397
贡献值
8201
银元
7804
注册时间2014-05-29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09: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文中描述的场景我老汉没有见过,比如山里人养的小毛驴。 +6dq+8msF  

关注Ta 发消息

天神 
发帖
2793
金币
5379
威望
32
贡献值
2838
银元
2806
注册时间2024-02-25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0:05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在生产队参与卖粮是最好的差事之一。听长辈说,稻麦是用船运到粮站门口埠头,先派一个人带一袋子稻麦去熟悉的人家联系买菜做饭。等卖完粮食,钱归粮站跟生产队结算;而民工上岸,就可以吃到一顿饱饭、好菜。 fO6i  
到包产分田到户那会儿,卖粮又变成自己家的事情。粮站看稻麦水分杂质的、和过磅的工作人员变成了老爷。有本事,关系好的人不仅很快就排上号,而且都因为“杂质少、水分低”能卖一个好价钱。没本事、关系不好的,必须重新筛、甚至还要晒! [wHGt?R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天神 
发帖
2793
金币
5379
威望
32
贡献值
2838
银元
2806
注册时间2024-02-25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0:1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有一年,粮食收购任务迟迟不能完成。地方政府动起歪脑筋,要求学校让学生回家催缴,不能完成的家庭,孩子暂时停学;许多老师都纷纷表示不满、甚至消极抵制。唉,真是有苦没处说啊! WX@ a2c.'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039
精华
47
金币
19614
威望
1089
贡献值
9119
银元
8829
注册时间2012-08-24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1:3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这种情况很普遍,当年我下放在余桥公社直埂大家,随社员去交公粮,在余桥的一人家大吃了一顿。 Qf HJZ7K.4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039
精华
47
金币
19614
威望
1089
贡献值
9119
银元
8829
注册时间2012-08-24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1:4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文中“专用驮包”、“搭裢”、……很多场景,我没有见过。 JerueF;J  
我外婆在山丫桥,听我妈妈说,山里人很多人家养小毛驴,我姨妈是骑毛驴高手,可惜我没有见过。 /j}"4_. 8  
我小时候见过三阳泰巷里的钱家豆腐店养着毛驴。 =\[}@Kh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039
精华
47
金币
19614
威望
1089
贡献值
9119
银元
8829
注册时间2012-08-24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1:5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文章描述70多年前上沛埠繁荣街景,风土人情,犹如一幅动人的图画。文中妇女骑着小毛驴悠然而行,真实可信。 MlbQLtw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467
精华
14
金币
31981
威望
430
贡献值
9140
银元
8862
注册时间2011-12-10
1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12:0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7楼溧城某甲于2025-08-24 09:55发表的  : R WfC2$z  
\DDR l{  
你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见过。 -D?-ctFYj^  
你见过的可能是粮管所交公粮的场景。 "q<}#]u  
Uo D@ix&0  
我见的有文章描述的是有至少半个世纪的代差,但是依然很亲切。 ()[j<KX{.  
我爷爷早在民国时,跑乡镇做过收粮的生意。那时候到了一处乡镇上还需要“拜码头”的,不然生意会有麻烦。 ?WD JWp%  
我自己是见过码头上,见过满载麻袋包装的农产品货船靠岸后,挑夫踩着木跳板往岸上堆,板车络绎不绝,拖拉机绵延几里。。。。那热火朝天的场景 Uu}a! V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351
金币
7100
威望
22
贡献值
6267
银元
6245
注册时间2020-06-10
1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4 23:0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厉害了 DrY5Q&S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900
金币
24766
威望
36
贡献值
16300
银元
16264
注册时间2017-01-07
1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8-26 10:5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上沛上沛,溧阳人读作上背。 @0v%5@  
查先生只是童年在上沛埠度过,能清晰记得故乡和母校的影子,对镇子上商行有深刻的描写,这是上沛埠也有大作家的潜质。一句“最后受亏欠的还是农民”,道出了查先生的良知与情怀。  + f+#W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