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霉雨》十一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那些受苦受难者们来说,从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溧阳高铁站往西五公里左右有一个村庄叫“荷花塘”,这个村庄有一奇特之处,除了一条宽约三米的柏油马路通到村里,沿村落四周都被一条三~五米的小河环绕。据说在二十多年前出入“荷花塘”的村民们很不方便,那时候“荷花塘”出村没有桥,唯一接通对外的出口就是一宽约二米的石板桥,所谓的石板桥就是用数十块高低不平的大石板简易得架在木头桩上,石板下面留有过水的孔洞,而这也是村民们出门劳动或者是牛马及拖拉机出入“荷花塘”的唯一通道。如今村里的一些老人说到“荷花塘”的过去仍心有余悸,他们说每当坐在拖拉机上在石板桥上摇摇晃晃的经过时,车上的人总能听到石板下面的木头桩“嘎吱嘎吱”的响声,特别是一到雨季,这河里的水满溢出来盖过石板桥时,大人们倒还好,挽起裤子拿根棍子小心试探着经过这石板桥,但上学的孩子们可就苦了,为了这些上学的孩子们的安全着想,“荷花塘”的村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凑钱买了一条小水泥船,然后有专人坐在这小水泥船上负责接送出入“荷花塘”的孩子们。
如今当你再到“荷花塘”去,一条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直达村里,村口的石板桥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做得拱桥,拱桥高出正常水面位置约四米,拱桥宽三米,长约六米,如今就是再漫长的雨季,这河水照样正常的在桥面下流淌,桥下面一般农村捕鱼的小船都能够正常的通过。令人疑惑的是,在这拱桥出村方向的右边位置稳稳的固定着一艘破旧的小水泥船,后经村民解释才恍然大悟,固定的这艘破旧水泥船就是从前专门用来接送孩子进出村的那艘,之所以把它固定的永久摆在这个醒目的位置,就是用来提醒这一代又一代“荷花塘”的后代子孙,无论将来身在何处,取得怎么样的高就,都不要忘了先辈们曾经的那些苦难,要懂得珍惜幸福生活,要乐于施善得去帮助别人,更要有家国情怀!
如果你是在盛夏季节来到这“荷花塘”村,这里的美景能把你带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你看这环村的河道里面布满了荷花,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在水中亭亭玉立,它们无比骄傲的绽放着绚丽多彩,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而、微风吹过,那荷花楚楚动人的姿态又宛如一位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少女。“荷花塘”村到处都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房,偶尔也有明清民国时期式的古典老房,但看得出大多也是经过后人的不断修缮,所以也都得以完整得保留了下来。偶尔在村子里那古老的槐花树下坐着三三二二的老人,他们或下棋,或摇着把蒲扇……这份寻常百姓人家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怀,常常令慕名爱来的打卡赏景的游客心中涌起一份久违的亲切和放松。
正如在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是一个道理,同样在“荷花塘”村有幸福快乐的地方就会有悲伤和眼泪。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村庄同样也存着不幸,林嫂就是这村里最苦命的女人,她早年其实也不差,丈夫勤劳肯干,育有一对双胞胎,一子一女自小就聪明伶俐,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林嫂四十岁那年丈夫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工地的老板也算是有良心,看着这可怜的孤儿寡母,他拿出了比正常伤亡赔偿要多得多的赔偿金,林嫂也没闹,人死不能复生,这也算是命中注定。自此孤儿寡母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了,好在“荷花塘”的村委及村民都长年累月的帮衬着这娘仨,本来这样的日子虽然谈不上如意,但因为有着这对勤奋好学的子女,这林嫂的心里也多少有些安慰,平日里她是又当娘来又当爹,除了家务田间地头的劳动,稍有空闲就跟着一些小包工头后面干苦力。
2024年,林嫂的这对双胞胎子女同时考上了省城的名校,连到当地县城的电视台都过来专访,镇上及村里都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助。“荷花塘”的村民们也都不约而同的拿着大小不一的红包过来祝福着这苦命的林嫂,也都由衷的称赞她这些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子女的不容易,也为她这对双胞胎子女能考上那么好的名校而感到骄傲,村民们多说,再熬上几年,待这对双胞胎学业有成找到工作以后,林嫂也该歇歇了,辛苦了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
唉,偏偏这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寻苦命人。这林嫂看着这对争气的双胞胎儿女也是喜上眉梢,她想着,这么些年来的所有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也对待住那因意外而早逝的孩子爸了,但接下来的几年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这对到省城就读的子女每月的生活开销将是巨大的,虽说这些年来她自个儿省吃俭用拼死拼活得苦干,但除了勉为生计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余,要不是这么些年来村委和村民的救济,估计早就入不敷出了。也幸亏了有这么多的好心人赞助,所以这些年来,虽说林嫂过得艰辛,但孩子爸的赔偿金始终没有动过分毫,她心里其实一直是有计划的,自己再苦也不能动用这钱,这笔钱要留了在孩子长大以后关键时刻用,如今这对双胞胎子女都不负所望的考上了省城的名校,也到了该把这些钱取出来培养他们了。想到这里的时候,林嫂觉得是时候给“人民银行行长鼠大”打电话了,一是报以喜讯,二是提前打个招呼,存他那里的钱该到取回来的时候了。七八年前,林嫂通过一位远房亲戚认识到了一位白净皮肤细长身板的老板,说把钱存到他那里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利息也比同期银行高很多,远房亲戚在征得林嫂的同意之后,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亲戚就把这位能人带了过来,这位能人出手也特别大方,除了买来的水果礼品之外,听说林嫂有一子一女,当即就从口袋里掏也一沓花花绿绿的票子,你说一位妇道人家怎肯轻易得接受这些钱呢,但奈何这能人能言会道,说什么钱存不存他这里都无所谓,这点钱权当是给俩个孩子买点书本笔墨的,那远房亲戚也在一旁助阵,说这能人是做大买卖的有得是钱,心地也善良,劝林嫂别见外,把这能人的心意给收了,后来在聊天中得知这位能人是县城大名鼎鼎的鼠大,自己有厂房门面豪车,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鼠大挨着林嫂绘声绘色地说:“我鼠大走哪都算是一人物,赚钱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如今这老百姓都不容易,我就想着带他们一道发财致富,来之前我就听你亲戚说到你的情况,像你这样的情况,我给你特别照顾,这母鸡下蛋钱生钱我给得比别人家多二厘,这样你每年的收益就比别人家多出几万。你放心,你随便到县城打听打听我鼠大的实力,外人都称呼我为行长,而且是人民银行的行长,俗称老百姓的银行长,我鼠行长的服务和信誉比银行还银行,你随要我随送过来,就是半夜三更我也开车送过来,我办公室里别的东西没有,就是保险柜多,保险柜里别的东西没有,就是人民币多,随随便便放个三五百万是正常的,多得时候我麻布袋扛现金回来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