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随笔:《小人之心怎可揣度君子胸怀——从韩安国与田甲之事看古今君子之道》
近日重读《史记·韩长孺列传》,韩安国与狱吏田甲之事,令人掩卷长思。太史公笔下这段跨越两千年的对话,至今读来仍觉振聋发聩。
其原文如下:(译文)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韩安国犯法进了监狱,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死灰再燃烧我就撒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空缺,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就从监狱中被起用,担任了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吓得弃官逃跑,韩安国说:“田甲不归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他的宗族。”田甲于是肉前往赔罪。韩安国笑道:“你可以撒尿了!你们这样的人值得我计较吗?”最后还是善待了他。
韩安国身陷囹圄时,狱吏田甲轻狂之态跃然纸上:"死灰复燃,当溺之!"此般小人嘴脸,恰如白居易《放言》所云:"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田甲之流,只见眼前权势,不识君子本色。待韩安国东山再起,田甲仓皇逃窜之态,更印证了杜牧《阿房宫赋》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的怯懦本性。
细品田甲此人,实乃"墙头草"之典型。苏轼《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田甲之"聪明",恰是这种趋炎附势的小聪明。观今之世,这般"见风使舵"之辈,在官场职场中依然"如鱼得水"。然则"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小人终难逃历史笑谈。
反观韩安国,其胸襟气度令人叹服。"死灰复燃"之语,暗合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待重获重用,对田甲"可溺矣"的戏谑,更显"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君子之风。这种气度,正是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然则世间如韩安国者几何?多数权势者,难免落入"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窠臼。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叹,今日听来仍觉刺耳。当下职场官场,能容"逆耳忠言"者鲜矣,多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态。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而人性之光暗始终交织。韩安国与田甲之事,恰如一面明镜,照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永恒真理。读史至此,不禁想起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君子之道,正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