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脾气当为本事掌灯》
  • 496阅读
  • 0回复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脾气当为本事掌灯》[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518
精华
4
金币
4465
威望
499
贡献值
1036
银元
612
注册时间2018-09-17
楼主   发表于: 2025-04-02 07:57   ,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老马随笔:《脾气当为本事掌灯》 q,O_y<uw  
T3@2e0u )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提出的"三等人论"颇具深意:上智之人怀才若虚谷,中才之士锋芒暗藏,末流之辈则如未淬火的刀剑,空有戾气而无锐气。这番洞见恰似一面明镜,照见人性修养的参差境界。 BDvkY  
,]7ouH$H}  
         世情百态常印证此理。某次在政务大厅目睹两幕:花甲老者颤巍巍递材料,年轻科员眼皮不抬地抛来句"缺三份证明";而某企业代表径直拜会副局长,虽事项未全准,却得赠茶相送,细陈政策缘由。同样的行政壁垒,因应对者的格局不同,竟演绎出冷暖迥异的处世图景。这让人想起《世说新语》中"胸中泾渭"的典故——胸怀清浊,终将映现于眉宇之间。 'jfE?ngt  
d"06 gp  
         权力场中的生态尤显微妙。街头常见这样的错位:协警将交通疏导化作权力展演,临时城管将市容整顿异化为情绪宣泄。反观那些真正执掌重器者,倒多显出"重剑无锋"的气度。这恰应了《道德经》"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智慧——底气足者无需虚张声势,恰如饱满的稻穗总是低垂。 R[j?\#  
't&1y6Uu  
         智者的处世之道,在于深谙"反者道之动"的玄机。他们懂得绕过情绪的荆棘,直抵事务的本质。某次随人拜会市政府某领导,见其将棘手诉求化为政策研讨,既守原则又显温情。这种"围炉夜话"式的沟通艺术,实乃将《鬼谷子》"捭阖之道"化入现代行政的典范。 7@%qm|i>w  
boGdZ2$h4  
         修养进阶如同玉石琢磨,需经年累月的自我砥砺。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中的克己功夫,王阳明"事上磨练"的修行要义,皆指明心性涵养与能力增长的共生关系。当情绪的野马套上理性的缰绳,人生的疆场自会愈发辽阔。 |1(x2x%}D^  
|+W{c`KL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守护内心的明镜台。须知真正的强者,往往示人以温润如玉的谦和——就像故宫太和殿前的铜龟,负重不言却稳承千钧;犹如西湖龙井的初芽,在沸水中舒展最本真的清香。毕竟,能让世界低头的,从来不是咆哮的音量,而是静水流深的力量。 )9_W"'V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6 条评分 金币 +6
(post by :2025-04-02 07:57:05)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