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生当作君子,死亦不小人》
  • 581阅读
  • 2回复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生当作君子,死亦不小人》[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515
精华
4
金币
4439
威望
496
贡献值
1030
银元
609
注册时间2018-09-17
楼主   发表于: 2025-03-30 17:3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老马随笔:《生当作君子,死亦不小人》 Z"E+ TX  
         一、典籍明义 St&XG>nWS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中这句警世箴言,历经两千余年时光磨洗,至今仍在叩击着世道人心。作为春秋三传之一,《公羊传》以其微言大义著称,虽魏晋后一度沉寂,却在晚清民族危亡之际重焕生机,成为维新思潮的重要文化基因。这种对人性分野的深刻洞察,恰是中华文明赓续不绝的精神密码。 %*r P d>*  
         二、道德镜像 e=_*\`/CN  
         当代社会的道德图景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两面明镜:一面映照着"矜制之"的仁者风范——当贫困家庭的白血病患儿在生死线上挣扎时,无数普通人以涓滴善意汇成生命长河;另一面却折射着"幸灾之"的卑劣图影——个别医者漠视希波克拉底誓言,将救死扶伤的圣殿异化为利益交换的市集。这种道德分野,恰似《礼记》所言:"君子慎独,小人闲居为不善。" Y @K9Hl  
         三、处世之道 0e/~H^,SQ  
         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慈悲,与儒家"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担当,共同构筑着华夏文明的道德坐标系。作为平凡众生,我们或许无力效仿古仁人"兼济天下"的胸襟,但至少应当守护"独善其身"的底线。这让我想起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与其汲汲于成为道德完人,不如谨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处世圭臬。 uHwuw_eK`  
         四、践履之志 }*0%wP  
         自束发受教以来,"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教吹落北风中"的信念便深植心田。曾为农民工讨薪直面利刃,曾为受辱女工对峙权贵,虽因此错失仕途晋升之机,却从未动摇。友人戏谑"刚过易折"时,我总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近年来致力于法律援助,尤其对一些弱体群体总是给予免费服务。女词人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我们则应该“生当作君子,死亦不小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9 条评分 金币 +9
(post by :2025-03-30 17:34:37)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197
金币
21961
威望
32
贡献值
14578
银元
14546
注册时间2017-01-0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30 21:3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文章学问皆精深,悲悯贫苦至诚君。 cLB"<mG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20
金币
1855
威望
3
贡献值
1165
银元
1162
注册时间2018-07-07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31 12:10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铁肩担道义,妙筆著《春秋》。 \$GlB+ iCx  
了却平生事,何计身后评。 QnVYZUgJeV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