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虚怀若谷,其利大矣!》
  • 574阅读
  • 1回复

[百姓生活]老马随笔:《虚怀若谷,其利大矣!》[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512
精华
3
金币
4403
威望
483
贡献值
1024
银元
586
注册时间2018-09-17
楼主   发表于: 2025-03-27 07:50   ,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老马随笔:《虚怀若谷,其利大矣!》 LLMom.  
)K.'sX{B  
        文人执笔,常怀孤芳自赏之癖。纵使面上谦和,听闻他人品评文章,转身便作愠色,心下更如鲠在喉者,实为通病。三国文坛巨擘曹植尝作《与杨德祖书》,其言发人深省:"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更记丁敬礼轶事:每作小文必请润色,坦言"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此等胸襟,诚为千古美谈。 0qCx.<"p8#  
j(QK0"z  
         纵览文坛,即便泰斗鸿儒,何曾自诩文章臻至化境?古往今来,"一字之师"佳话不绝,欧阳修三改《醉翁亭记》首句,贾岛"推敲"传为美谈,皆证文道无止境。寻常执笔者更当以虚舟应物,须知笔底山河,必有疏漏之处,字里行间,定存可琢之瑕。 fn~Jc~[G|  
m,Fug1+N  
         今人处世作文,尤需深谙"纳谏如流"之道。闻人斧正,若见真知灼见,当如获隋侯之珠,含笑纳之;纵遇异议偏颇,亦可作春风过耳,揖谢相辞。须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纵得高人润色增辉,终是自家心血,何损文主之名?反添锦绣文章,岂非妙事? F[ '<;}  
8l50@c4UF~  
        《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为文如为人,虚怀若谷方见气象万千。能容四海之谏,可纳百家之言,此非但文章精进之梯,更是心性修养之境。昔子产不毁乡校,齐王从谏如流,今之文人若能效法古人胸襟,何愁笔下不生珠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金币 +4
(post by :2025-03-27 07:50:24)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246
金币
4029
威望
32
贡献值
2441
银元
2409
注册时间2013-09-21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3-27 08:4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虚怀若谷,目的还是为了一个“利”。。可见,这虚怀够虚。。 zAA3bgaa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