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山里的老邵虽已六十八岁了,腿劲却仍十足,装满木柴的三轮车在他脚下踩得似装了电机一般滚滚往前。
那三轮车是在他六十六岁那年女儿帮着买的。农村有个风俗,父母到了六十六岁时,女儿要烧六十六块红烧肉孝敬他们。老邵对女儿说:”老事新办,我现在不稀罕吃肉了,你如送辆三轮车我倒也实惠。”女儿照办,老邵跨上三轮车比小孩过年还开心。
老邵有了三轮车脚下生风如虎添翼,吓得坐在车厢里的老伴直惊呼:“慢点,慢点。”
老邵“呵呵”笑着装没听见。
老伴又大声嗔怪道:“你还以为自己还是小伙子?”
老邵一听腰一躬屁股一翘,踩得更起劲了。原来他想起了当年和老伴谈恋爱时,他踩着一辆长征牌自行车,带着她吹着口哨,一路仿佛有使不完的劲,那自行车上山坡时简直如履平地。用现在时髦的话形容:真是个追风少年!
端午节快到了,女儿一家今天约定成俗要上门张节。女婿是山外人,喜欢吃山货,老伴在家把野货又是斩来又是煮,又是炖来又是煨,忙得不亦乐乎。
老邵一瞧这些都是去年腊月里腌的咸货,便一声不吭地踩着三轮车出了门,沿着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羊肠小道上了山。他要在树林里采摘些蕨菜蘑菇等野菜,再挖些竹笋回家煨咸野猪肉。
山村炊烟袅袅时,一辆汽车缓缓驶了进来。
女儿一到家便问迫不及待阿娘:“阿爹他人呢?”
阿娘把潮湿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探头朝门外一瞧也不见了三轮车,皱眉道:“我也不晓得他上了哪儿?你买的三轮车早晚要害死他。”
娘和女儿俩正嘀咕着时,几声清脆的铃响传进了屋子。
小外孙反应极快,喊了声“外公回家了。”跳跃着跑出了门。
果真是老邵回来了,女儿女婿追着外孙屁股朝他迎了过来。
“哇塞,好新鲜吔!”女儿看着三轮车上满篮子的野菜山货,边背下边学着某电视剧里女主角的腔调惊呼了一声。
老邵讪笑着把空三轮车推到一旁时,女儿又喊了起来:“阿爹,你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了?不对,你身上怎么沾了这么多泥土?你摔跤了?”
老邵停好三轮车,往一个树墎上一坐,挽起左腿裤管时,不由自主地“嘘”了一声。
“阿爹,你真的摔跤了?不好,你小腿都於青破皮流血了。”女儿慌乱地放下篮子急忙追到了阿爹的身边。
“没事,只轻轻地摔了一下。”老邵挤出笑装出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
“啊呀!你又不急着过年,踩三轮车不会慢些。我讲你这样早晚要出事的。”老伴听到院子里大呼小喊着也追了出来,直数落着。
老邵瞪了老伴一眼,骂道:“你这张嘴真臭,快去刷刷干净。”
“阿爹,怎么会摔跤的呀?”女儿也白了阿娘一眼,然降低了分贝轻轻地问。
“我在下坡转弯时,正遇上村上的天不亮开着电动三轮车上坡,这路两旁不是有树枝遮着嘛,谁也没响铃谁也没想到转弯处会突然冒出一辆车来。幸亏我反应快身手敏捷,车笼头一打躲到了路边,不然正面相撞,嘿嘿,我怎么撞得过带电的车呢?”
“那天不亮的车撞到你吗?”女儿当然知道“天不亮”是谁,他就是村西那个长着一条线似眯缝眼的土根伢,这双眼睛一看就似永远还没睡醒的样子,所以村上人送给了他这个绰号。
“没撞,没撞,只擦了一下,把我车子掀翻了。”老邵的眼光闪烁躲舍着。
女婿递给老邵一支烟,自己也叼了一支,点了慢吐了一口烟,慢悠悠地说:“我听明白了,吃过午饭就去找这个天不亮,要让他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
“呵呵,不用了,皮外伤没伤着骨头。”老邵放下刚想点烟的打火机,锁着眉伸了伸左腿。
女儿眨巴眨巴着眼说:“天不亮总不该一毛不拔吧,伤筋动骨要一百天吔!”
老邵抬头对女儿说:“天不亮也掏出一百元钱要给我,我没收。他呀,混得不好。这电瓶车他也是没办法买的二手货,这样好弄点山货到镇上换点零用钱。”
“一百元钱?打发叫花子呢,等会我去帮你讨钱去,他拿不出钱把这电瓶三轮车押过来。”女儿不由自主地叉起了腰。
老邵的脸沉了下来:“你就别掺和这件事了,你现在虽然算城里人了,但不能忘记农村老人挣钱的难处哦。何况,天不亮的爹和我是好发小,我俩没结婚时经常睡在一张床上侃大山,他捉到一只野兔也要分半只我呢,只可惜他命薄早走了一步。”
“事情一码归一码,天不亮我还是要找他去的。”女儿仍不依不饶。
老邵真的火了,他猛站了起来,踉跄了一下,手点着女儿吼道:“你敢!天不亮的娘小时候还喂过你奶水呢!”
父女正吵着时,一辆电瓶车开了过来,车还没停稳,开车人便喊了起来:“老邵叔,我送只老山羊你补补身子。”
大家一看,原来是“天不亮”来了。
老邵一家沉默了,只听得系在车厢里那只硕大的老山羊在恐惧地“咩咩”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