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刚是与我家仅一墙之隔的邻居,他大我十几岁,与我同族,照辈份他是我堂叔。 p*pn@z
wX)efLmyhY
堂叔兄弟姊妹有六个,他是家中老二。他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这两位老人家一手养大,当然爷爷奶奶养老送终的义务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0{0;1.ZP
FgOU
e
堂叔念书很聪颖,但念完初中便辍学了。因为家里成份高,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泥腿子。 oUQGLl!V
_x\-!&[p
出了校门,不善言语的堂叔脚管一挽凉帽一戴,便成了一名“鸡叫出去,鬼叫归来”的新社员。 [i(Cl}
#Rin*HL##
大家看他既有文化,做事又谨慎负责,便一致推荐他为生产队的农技员。堂叔不负众望,他把队里一百多亩田的夏秋二季农作物的病虫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粮食亩产在村里遥遥领先。 S}.\v<
j`2B}@ 2
生产队长直夸道:“真是个好苗子,可惜……” H\)gE>
_YH<YOrMh
堂叔憨憨一笑,他知道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他只想风轻云淡地过好这一生,少时的鸿鹄之志早荡然不存了。 yy1>r }L
M8 iEVJ
堂叔结婚了,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提了一个寄托着希望的名字,叫黄永峰。 bbd0ocva
7<EJo$-j
在提倡“独生子女好”的年代里,堂叔家为了生二胎,整日胆战心惊东躲西藏,在与镇里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斗智斗勇”中,本不该出生的儿女黄艳凤也终于有幸来到了这个世界。 M4TrnZ1D}
_Fy4DVCg
有子又有女,便是个“好”。 #04{(G|~+E
,'FD}yw4v
我发现堂叔有二个爱好。一个就是喜欢利用农闲辰光去背着鱼篓扛着渔叉湖滩捉鱼,而且总能满载而归。第二个就是喜欢在家教儿子和女儿念儿歌。我村邻湖,好捉鱼的人很多,但像他这年龄的在家教子女儿歌的却仅此一人。我一次经过他家门口,正听到他在教着:“早点睡,早点起,鼻子眼睛都欢喜。”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已三四十年了,可我仍记忆犹新。 G%2P
_qY`KP"
堂叔的儿子和女儿在念小学时,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有人问他教育孩子有什么诀窍?堂叔讲了一句:“让孩子学会做家长的老师。”旁人听了一头雾水,我近水楼先得月,明白了这句话。原来,堂叔对儿子和女儿有意这么说:“爸爸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忘掉了,你俩每天要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再教给我。”于是,儿子和女儿的学习积极性来了,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回家后一本正经地把课讲给父亲听。 z@!^ow)`J
lir&e
9I+
堂叔就用这简单的办法,让子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考时,儿子考上了常州市北郊中学,女儿考上了江苏省常州中学。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双双考进了高校。现都在高校工作,早就评上了副教授。 [ur
H a
=LXvlt'Q34
堂叔现在已七十多岁,他脸上整日挂着幸福的微笑。 L3B8IDq
y
Dd=&
T
就这么一位普通的村民,却把儿子和女儿都培养成了博士生,就连女婿也是个响当当的博士生,在中学教书的儿媳也是硕士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