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和福
5$DHn] />¬$> 公元1356年,张士诚接连攻下了平江、湖州、常州等地,并将大本营安置在苏州。
#_lt~^6 s+Fi @lg, 而就在这一年里,朱元璋也打下南京,这也就是意味着两方势力已经正式接壤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朱元璋率先示好,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
iHwLZ[O{ UNijFGi 结果张士诚直接扣押了杨宪,但却又不回信,同时还派遣一支水军去攻打镇江,结果没能打下来,被徐达所击败。
=PRx?q`d S)QAXjH 而作为回应,朱元璋则派遣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去攻占常州。
/,!
qFt pi=-#g(2 徐达命常遇春为急先锋带水兵经长荡湖一路向东进发。行至周山村北边的獐山时安营扎寨,与驻守在五里路外的湖边的(原防浪埂旧址,现湿地公园处)张士诚弟弟张士德率领的将士对峙。
Vd".u'r ]{"Br$ 常遇春见湖面西北风呼啸,便想了一条妙计。他把干柴装满了二十五条扯蓬船,然每条船上再安排三十名将士,顺风顺水,橹摇篙撑,一路浩浩荡荡向东推进。
LmlXMia (8v7|Pe8 船离张士德军营不远时,将士点燃了干柴,然跳下船再游回獐山营寨。
w%WF-:u7| }X x(^Zh 那二十五条船顿时成了二十五条火龙,很快逼近了张士德的营帐。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那二十五只吐着火舌的木船很快被风浪推到了张士德黑压压的战船旁,张士德的将士们惊得目瞪口呆,对扑面而来的火船束手无策,眼看着火焰迅速蔓延开了,顿时,营地成了一片火海,慌不择路的将士纷纷跳船逃上岸。
kKD`rfyG\ #-pc}Y|< 獐山那边站在将石台上的常遇春看到敌方已乱作一团,长剑一挥,号角一响,将士们排山倒海般冲了过去。
7g
R@$(1Z 4&8Gr0C 弓箭雨点般落在乱了阵脚的张士德军营里,张士德只得率部下边打边退,十分狼狈。
.s#;s'>g 1h6^>()^ 经过五天的鏖战之后,常州依旧还是被徐达给打了下来,而张士德只好赶紧逃跑,然而因为运气不好,胯下的战马尥蹶子把他摔了下来,张士德就这样成为了朱元璋的俘虏。
6x"Q
a
QI^^$9g 张士德买通了看守他的人,写了一封信让他替自己送出去给张士诚,信中内容表示要哥哥张士诚宁愿向元朝投降,也不要向朱元璋投降。
2*(Z==XC7 u@ jX+\ 此事被朱元璋知道后,十分生气,直接下令将张士德给杀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为张士德是自己在牢中绝食而死的。
W_m"ySQs `:P
上黄后人在筑防浪埂圩时也发现了许多箭头。或许如今美丽的湿地公园曾经真是个古战场。
[SJ6@q 3qY K_M^[ 且说朱元璋与张士诚在长荡湖一战中,张士诚手下得力大将亲弟弟张士德溃不成军,节节败退至常州。
5H=ko8fZ= ~/mwx8~ 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副将常遇春一鼓足气,乘胜追击,勇猛进攻,最终占领常州,俘虏了张士德。
>zDF2Y[ h;=6VgXZ 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还真的灵验了。
:
^ 8 (`SRJ$~f 照理讲朱元璋与张士诚两军在长荡湖畔摇旗呐喊,互相撕杀,血染江湖与上黄街上的百姓无关,谁知那常遇春一则嗜杀成性,二则要靠杀敌的项上头颅的数字到朱元璋这里邀功请赏,于是他一念成魔,血洗上黄,杀尽街上黄姓居民,残忍割其项上之头用来冒充敌方头颅,以获重金奖赏。(后来常遇春攻打苏州时,悲剧再演,无数无辜百姓成了他刀下之冤鬼,投降将士更是陷入魔掌,全部身首分离,不留一个活口。)
USFDy )o\jJrVDf 话说,上黄有一饱学之士在丹阳长期靠做私塾先生谋生,他儿子思父心切,因乘船一路向北探望父亲去,而有幸逃离了灭顶厄运。
UzXE_S pO8ePc@=D 数月后,父子俩回到家乡上黄时惊愕万分,魂不附体。原本熙熙攘攘的街上不见人踪,只有白骨遍地,血迹斑驳。
2X:4CC%5 t){"Tfc: 想不到鱼米之乡居然瞬间成了人间地狱。看来此处煞气阴重,不宜久住。
-(O-% 83;NIE; 十分迷惘的先生便跑到法新寺,向高僧讨教何地可作自己安身之处?
}FzqW*4~ PW3GL3+ 高僧听罢,手捻佛珠,默念阿弥陀佛,半晌睁开微闭双眼,慢悠悠道:“施主,你行方圆十里,遇燕窝状地段便是你安家发祥之地。”
ypJ". p>_;^&>& 先生闻言照办,告辞高僧的先马不停蹄地沿长荡湖往西探访,行至庄后地段时,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此处靠山面湖,正是燕窝状宝地,欣喜万分,遂止步安家,开始了农耕养桑。
S1D@vnZ3O\ 8q1wHZ 后来子孙繁洐果真兴旺,百年后,小村已容不下大家族。于是,一部分人又回迁到先辈们曾经居住过的上黄。然经过五百多年的沧海巨变,黄家人丁终于又兴起,上黄古街又焕发了生机。
Wrr cx( SP|<Tny hFiIW77s2
2e$w?W0^
}I@L}f5N
k}KC/d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