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说起婚礼习俗,各地区都不尽相同。在我们家乡,过去年轻人找对象时,首先要先打听,打听以后再请媒人,然后由女方上门“看人家”,看了人家再订婚。订了婚以后,就可以选择良辰吉日,举办婚礼仪式了。所谓打听就是请亲朋好友,或熟人帮忙打听谁家有姑娘小伙,姑娘小伙长得如何,家中兄弟姐妹有几个,家中条件(穷富)还可以吗,姑娘小伙的身体情况,以及父母亲为人处世怎样,是不是厚道人家等等。如果打听得一切都好,于是就请媒人上门说亲。当然,那时不管男方还是女方,只要听说有媒人上门说亲,都是非常欢迎的,而且双方都会热情款待!我们本地过去媒人上门说亲,有这种说法叫“不管成不成,先要吃三顿”。媒人就是介绍人,通过介绍人的介绍,方知对方的年龄,属相等是否相配,或知道一些其它事。如果媒人说亲说成了,就可以“看人家”了。所谓的“看人家”,就是女方的父母亲等,到男方家中去看看,了解了解对方家庭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女儿的终身大事,做父母的也不能含糊。如果女方看了很满意,男方也很喜欢,那么就可以选个好日子,办桌“订婚酒”先把婚事订了下来,以确定俩人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正式举办婚礼仪式。
>*rsR R +jD?h-] 过去在我们家乡,女儿出嫁时有亇乡风就是“哭嫁”。所谓哭嫁,就是在女儿结婚当天,母亲和女儿俩要相互间哭着告别。例如在哭嫁时,母亲会对女儿大声哭道:我的好女儿啊!你到婆家去了,要孝顺公婆,体贴丈夫,早睡早起啊,勤做家务…等等的话语。有时甚至把女儿每天在婆家,应该做的那些事都哭着交待好。此时女儿也对着母亲,满脸挂着泪水,很伤心地边啜泣着边点头应允着:妈,知道了!等等话语。俩人哭到伤心处,会相互拥抱在一起,场面十分感人,真是催人泪下!有时在场的长辈们见状,会上前劝说一番:某某娘!好了好了,今天是你女儿的大喜日子,你女儿找了亇好婆家,今后有福享的,她很懂事的,你就放心了吧,不要哭了等话相劝。好笑的是母亲有时甚至失口把自己在家受了委屈的事,也哭诉着告诉女儿,女儿听了莫名其妙,真叫人啼笑皆非。据说过去民间有专门“代哭嫁”的词,但那时农村的妇女基本上都没有文化,也学不会记不清这些哭词,高兴怎样哭就怎么哭,想到什么就哭说着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是临场发挥而已。当然,“哭嫁”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母女俩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情流露,毕竟女儿是从娘肚子里生下的,俩人又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感情是非常深的,俩人突然间分开,尤其是女儿远嫁他乡,更觉得难舍难分。
_U)BOE0o K~**. NF-n 对于“发嫁妆”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不过各地的风俗不同。那时我们乡村管它叫“抬嫁妆”。以前的嫁妆大多数都是用人挑肩抬的,不像现在用几部汽车来发嫁妆的。那时嫁妆的多少,要根据男方来的彩礼(钱)多少而定,男方来的彩礼钱越多,女方办的嫁妆也越多,这样显得双方都有面子。在出嫁当天,领亲和送亲的以及发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的出发。不过那时苦了挑箱抬柜的人,因为那时我们那里有乡风,女方陪嫁的箱柜里,可以愉偷地放进重物,甚至还有砖块在里面,这可能寓意着“压箱”之意,也类似现在流行的“压箱钱”之说。那时如果路程较远的话,往往把挑箱抬柜的人累得半死。不过即是这么累大家还是抢着抬大箱大柜,因为大箱大柜里藏的喜糖喜蛋最多,中途休息时可以争抢,以此作乐。不但箱柜里有,当时陪嫁的喜被喜帐里面,还有枕头里面到处都塞了糖果和喜蛋,大家可以在半路休息时抢着摸,谁摸到了就是谁的,当时那个热闹场面,看了真是激动人心,欢笑声一片,非常热闹。
D*3\4=6x *44^M{ti< 最闹热的要算是结婚“闹洞房”了,不过以前在我们那里不叫“闹洞房”,管叫它“闹新房”,也就是说闹新娘子的房间。过去谁家结婚办喜事,只要到了晚上,那真是人山人海,尤其是孩子们,都跑去讨要喜糖吃。过去人们闹洞房,除了凑热闹看新娘外,更多的是讨要喜烟喜糖吃,沾沾喜气。但其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闹法,那就是跟着当地一位会讲“顺口溜”人的身后,也就是说会讲好话的人后面,闹洞房讨要喜烟喜糖吃。例如那人一边走进洞房,一边嘴里吆喝着说道:“天上金鸡叫,地下凤凰鸣,洞房花烛夜,正式闹喜时”,然后你只要跟在他后面,他说一句你就跟着后面吆喝一声:“好”就可以了。有时那个人看到什么,就会编出什么样的顺口溜来说。例如他刚进新娘房就说道:“一脚踏进新娘房,新娘房里亮堂堂,黑漆地板红漆床,我请新娘来散糖”等的顺口溜来,那时你也只要跟着后面吆喝着:“好”就行了。例如他还说:“我看新娘头,福如东海水长流。我看新娘脸,柳叶眉毛樱桃嘴…”。大家又一起跟着道:“好”。最后那人又说道:“说了大半天!我请新娘来散糖,说了大半夜!我请新娘散喜烟”,此时大家又一起起哄地吆喝道:“好”,顿时欢笑声,喧闹声一片。如果见新房里的人实在太多了,闹得也实在太凶了,这时就有亇俗称“伴房娘娘”的妇人,急忙手托着糖果盘来散喜糖喜烟,大家拿到了喜烟喜糖之后,就一哄而散地跑到外面,吃喜糖吸喜烟去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地,一直闹到深更半夜才囬家休息。
j48cI3C
vwQ
Y_J8
_ +Ww1f
,[enGw
FNlzp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