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五,六十年代时,那时我们还很小,农村到了禾苗需灌溉的季节,你就会到处听到,人们的车水号子声,如果你循声望去,只见河边塘头,人们正在用水车,给田间禾苗灌溉。只见水车上面爬了几个人,同时用双脚踩着水车的转轮,一边嘴里发出酷似“哈哩哟嗨…”的号子声,时不时地回荡在乡村田间。那时出于好奇,我们还经常背着牛草篮来到车水旁,坐在一旁聆听他们的号子声。还隐约地记得当时人们车水时的情景,觉得非常好玩。开始时大家会齐声吆喝着:“哈哩哟嗨…”,紧接着再由一个领头的人,一声接一声地连续吆喝道:“一来哟…”而且拖着长音。慢慢地随着大家一齐用力,一脚一脚地踩着水车转动着,接着又是:“二来哟,三来哟…”,一声一声地住下数唱着,中途大家也吆喝几声,等唱到了大约一百数时,大家又一起同时吆喝道:“满着了!哈哩哟嗨…”,然后再反复这样的号子,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大合唱”,听来十分有趣。
[_jTy;E %C=
{\]-2~ 当时并不知道这号子声是什么意思,后来据查阅,其实原来这个“车水号子”,最初是从劳动计数产生,农民踏水为禾苗灌溉时,要按规定每二百转休息一次,完成四百转就可以回家吃饭,由于次数难数,大家就用“哈头”来计数,把每车十二转定为一哈,每唱十七哈,就是二百零四转,表示可以休息了,这样一是在踏水车的转数计算简单明了。二是家里人能从田间劳动的歌声中了解劳动的进度。三是家人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及时烧饭,再者大家可以从歌声中缓解疲劳。不过踩车车水是力气活,一般是年轻男人踏车,四个人或六个人一字排开,手抚胸前架起的粗横棍,步调一致地,踩着脚下的脚蹬拐,蹬拐带动木制的轴,车轴转动,带动槽桶里的链条板叶片相继转动,把河里的水转出秧田进行灌溉。
XelY?Ph,, zh$[UdY6 那时每到春耕农忙时,尤其在干旱无雨的季节里,乡村田埂河塘边到处都可以看到水车及车水的人,听到那一声一声的车水号子声。此时你如果临近去看一看,只听到哗啦哗啦的水从车糟里翻滚而出,直向田间秧苗中流去,同时伴随着响亮的车水号子声声声入耳。看了使人眼花,听了使人悦耳,当时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时记得还有一种小水车,是用摇棍双手摇转供水的,一人也可以摇转供水,两人也可以同时摇转,但一人摇水比较辛苦,两人同时摇比较轻松,边摇车供水边喊着“车水号子”,顿时忘记疲劳感觉轻松。在那个年代,农村灌溉主要靠水车,当时农民把水车和耕牛看得非常重要!如今作为灌溉的水车,早已被电动水泵取代,水车时代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一声声的车水号子声,仍然在脑海中回荡。
"
}@QL`
4-`C !q
P5ii3a?R
h:[PO6G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