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五,六十年代时,农村掀起一股养蚕热潮,那时我们还小,但对养蚕作茧并不感到陌生,因为生产队里每年都养蚕,而且一年养几次蚕。例如春蚕、夏蚕、甚至还有秋蚕,并且亲眼目睹蚕的成长过程。蚕一生要经历四次休眠,每休眠一次就需脱皮一次。休眠时间大概在一两天左右,休眠时它们不吃桑叶,待到最后一次休眠后,它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透明晶亮,整天把头高高昂起,左右摇摆,并且停止进食。这就意味着它们要结茧了,这时人们就要帮它们打草龙“上山”作茧了。
A(2_hl- hJ\IE?+ 所谓的打草龙就是把麦秸秆或稻草秆,铡成四十几公分长短样的小段,然后整齐地铺放在预先放在地面上的两根稻草绳中间。地面上的两根稻草绳一头固定在地面,另一头由一人先用弯铁钩设法固定在自己的腰间,再把铁钩钩住地面上两根绳索这一头,专用的摇钩抓在手中可以任意摇转,开始慢慢地顺时针摇动旋转,另一人用双脚踩在铺放成一排的稻草上逐步后退。或用一块长方板用手压住稻草,俩人相互之间配合着,同时用力拉紧压紧,边摇边压边退,这样瞬间一条长长的草龙就已经打成,并且根据蚕的数量多少打出相应的草龙来。
]l7) F-v J^8(h R 草龙打好后一条一条地堆放在产茧房内,这样大家就可以把蚕轻轻地,均匀地散放在每条草龙上。此时蚕开始分散着寻找着自己有利的位置,日夜开始吐丝作茧。出于好奇,那时我们经常去茧房看蚕产茧的情景。刚开始时它们把嘴里的长丝吐粘在身边外围的草秸秆上,慢慢地形成由外到里包围之势,不用多时就把自己围在中间,此时不由人想起“作茧自缚”这句成语来。而且这时耳边只听得类似“嗦嗦嗦”的作茧吐丝声,起初还能看到蚕在里面吐丝的身影,随着蚕丝越来越多,蚕茧也越来越白,并且越来越厚,瞬间就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了。此情此景不得不使人又想起两句名诗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了,蚕吐丝作茧后并不会死,而是变成了蛹再变成蛾,然后再繁殖蚕宝宝。
:0x,%V74_!
|9T3" _MmJ
wl1i@&9
@H2c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