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我的家乡溧阳塘马村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塘马战斗”。
@z6!a I"L;L?\S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七日,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同时任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长,廖海涛任十六旅政委。
FD7H@L5 }pNX@C#De 塘马村,坐落在江苏常州溧阳市别桥镇西北部的丘陵地带,是一个百户村庄。当时以塘马为中心的十九个小村庄上,驻扎新四军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第十六旅旅部及其后方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直属单位。
HgBJf~q~U n[xkSF^)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日伪军出动步,骑,炮兵及数辆坦克,联合总兵力达三千八百多人,分别从东北,西北,西南三路,合击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驻地,溧阳塘马村,企图一举消灭苏南新四军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
$BN15x0/:~ S{F-ttS" 战斗打响后,我新四军作战人员只有五百余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罗忠毅,廖海涛一边亲自率旅特务连,及第四十八团二营抗击敌人,一边布置掩护机关转移。
4Tzd; P6_ 3{raKM6F 敌人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封锁了新四军转移队伍。罗忠毅,廖海涛沉着冷静,身先士卒,顽强血战多次,成功阻击了敌人的攻势。
!&kL9A). +,'T=Ic{ 激战中,罗忠毅头部中弹,连人带枪倒在阵地上,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在百米外的廖海涛得知罗忠毅牺牲后,悲痛万分,立即向指战员们发出“为罗旅长报仇,坚决消灭敌人”的战斗动员,决心同敌人血战到底。在激战中,廖海涛的腹部不幸被一块弹片击中,不但鲜血直流,而且肠子也流了出来,但是,他顾不上包扎,捂着腹部,忍着剧痛,继续指挥作战。当廖海涛倚靠在一个草堆旁顽强地准备射击时,旁边屋里的一位老大娘见他负伤严重,处于昏迷,即把他背进屋里包扎,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zbw7U'jk ! U0z" 罗忠毅廖海涛身先士卒,英勇牺牲,更激起了战士们勇猛杀敌的怒火,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中午,给敌寇以重大的杀伤,击毙伤日伪军五百余人。最终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战地服务团,教导大队等千余人,突破日伪包围,成功安全转移。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一举消灭苏南新四军主力,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阴谋。
9~AWn g ,a|@d}U 但在这次战斗中,我新四军高级将领罗忠毅,廖海涛及二百七十二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国捐躯,永远长眠在塘马大地。
_68BP)nz>. 4Wel[] 为了永远牢记英烈们的英雄事迹,一九八一年溧阳市政府,在溧城西郊景区,修建了一座为国捐躯的“西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89.98亩。罗忠毅,廖海涛等英烈们的坟墓迁移在此,供后人瞻仰祭扫。人们缅怀先烈,弘扬烈士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莫忘国耻,爱我中华。
U SOKDDm yFIy`9R 6y+b5-{' wjU.W5IR UgHf*m Gu(lI ~ O0l^*nZ46t e&Y0}oY
^z1IN-Tm/
N?r>%4
>}+Q:iNQ)2
%(m])
6/ g%\ka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