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方言】我的家乡江苏常州溧阳市,东临宜兴,南近郎溪,西靠溧水,北邻金坛,当属吴方言区。但我们这里的方言与吴语,又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有很多的特色。例如我们这里有些方言,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意思。如我们这里说“胖肉”就是肥肉,“精肉”就是瘦肉。“抹布”说成是绞布,“团鱼”就是甲鱼,“热头”就是太阳,下雨叫“落雨”,小雨叫“毛毛雨”或“蒙松雨”。天气潮湿叫“还潮”,太阳照到的地方叫“热头窠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叫“荫头窠里”,把黑夜称之为“赤黑烂暗”或“黑星夜”。而把夏天戴的芦帽说成是“凉帽”或“野帽”。把开水说成“滚水”,把菜刀说成“薄刀”等。但有些方言就很难从字面上去理解原句的意思,例如把肥皂说成“洋碱”,把瞎讲说成是“胡嘲”,把打呼噜说成“抽呼”,把电灯说成“电火”,把锋利说成“锋快”,把垃圾说成“勒色”等。特别是有些方言,无能如何从字面上,也不能理解出其意思,例如办法说“宝门”,缝衣针说“引线”,棉袄说“绑身”,棉裤说“絮裤只”,蚯蚓说“河蟮”,茄子说“落苏”,还有玩玩说“遣遣”,日子说“日脚”,门槛说“户径”,台阶说“踏罗琴”等。而且我们这里还把天气现象,如闪电称之为“擦划险”,把打雷唤作“响阵头”等等 No(S#,vJ;
|p":s3K"Hy
溧阳话简洁,通俗,朴实概括性和象征性比较强,例如我们这里把羡慕称“眼热到则”,把急匆匆称之为“投人生”,言行不正派称之为“不入调”,撒娇作嗲称之为“丫亲相”,做事不考虑后果说成“理外理”,做事没有分寸叫“弄清拷白”,装模作样叫“出鬼”,出洋相叫“钝人眼”。而且有些凓阳话内容更加丰富,例如溧阳人说“名件”既有“名堂”的意思,又有“稀奇”之意,还含有“稀罕”的意思,真是包含着三层意思。还有我们这里说“点心”,就是“午餐”的意思,亦含有“中午”之意。更有趣是例如我们这里对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时称为“老子”,而在与别人吵嘴时就称自己为“老子”。而女人们有时称自己的母亲为“老亲娘”,但发怒时称自己为“老亲娘”。另外对别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时可称“细佬”,而说别人的小孩时也称“细佬”。我们溧阳人还把姑娘生得年轻娇嫩,形容为“彻骨粉嫩”,把皮肤红润洁白,形容为“红条细白”。如果在太阳下晒黑皮肤,就会说被晒得“赤黑抺哒”;如果被人打伤了,形容身上伤势,就会说被打得“青紫绿颜”;如果把东西打碎了,就会说被打得“粉骨啦碎”;如果人生得苍老,就会说这人生得“老筋疤花”等。 FSS~E [(DL
我们这里的方言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善于运用象声词,例如形容很脆叫“嘎啦嘣脆”,形容小气叫“喔吱眼相”,形容浑身湿透叫“隆嗵水沥”。形容很干叫“焦干哗剥”,形容很急叫“急出呜啦”,形容人没精打采叫“死气哇啦”,形容人沉入水中叫“没头叮咚”,形容爱开玩笑叫“洋脱嘻嘻”,形容会做蠢事叫“作痴隆咚”,形容说不三不四的话叫“十嗲啦烯”等。又如长得胖称之为“滚嘶啦壮”,东西摸上去巴巴点点的叫“彻嘶啦毛”,把刚烧沸烫手的东西称之为“滚死啦烫”,抓在手中粘糊打滑的东西叫“滑叽滑唣”。形容手脚不停地动称之为“悉呖索咯”,形容没指望称“哦呵啦哈”。溧阳人把胶水说水胶,月亮说亮月,喜欢说欢喜,冰棒说棒冰,螺蛳说蛳螺等,喜欢把后面一个字放到前面来称呼。溧阳人把鸡蛋称之为“鸡子”或“咯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一直认为鸡蛋就是母鸡生的孩子,故名唤作“鸡子”。“咯咯”是根据母鸡生完蛋后发出“咯咯蛋,咯咯蛋”的叫声来命名的。还有形容这个人很凶就说“煞瞎倒则”;责备别人出尔反尔的说成是“十心翻倒”;责备别人装疯卖傻的是“憨里八倒”“十三点”;盲目干一件蠢事叫“作痴隆冬”;还有看这亇人不大灵活的话称之为“寿里八气”“寿头寿脑”、“痴头兴轰”;责备别人不大方的叫“依哩依嘶;把身无分文叫“瘪叽瘪唣”;看这个人难说话时就叫“凹刀麻子”或“厌里八倒”;把萎靡不振的人说成是“死样活连牵”,把怕事的人说成是“宿头乌龟”,把年轻不谦虚经常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说成是“老气横秋”。另外把聊天说成是“嚼唠空”或“港老空”。把喜欢在外瞎说话的人称之为“嚼白蛆佬”或“嚼白牙佬”。把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称之为“嚼舌根佬”等等。 gYfOa`k
t2&}
凓阳方言把喜欢表现自己的人称之为“充人”“帅料”“活现世”。把捉弄人称之为“阴触”“促狭”“促遣”“弄耸”。把小气称之为“把细”“湿叽湿唣”“做人家”“小气吧嗦”。溧阳方言对于称谓也很有语言个性,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一些笑话。我们这里称“娘娘”是指奶奶,“亚亚”就是爷爷。称“妹妹家”就是指未婚女子,称未婚男子为“小伙子”,称已婚女子为“女佬家”,称已婚男子为“男佬家”。“小丫头”是指小女孩,小男孩叫“小伢家”,同时还把小女孩小男孩统称为“细佬家”。我们这里称呼“老妈”就是指妻子,而称呼母亲为“恩娘”,这亇称呼不仅贴切,鲜明,而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我们溧阳人把做事精明说成“精世鬼”,把吝啬说成“掐小鱼”或“刮壁硝”,把故意作贱或闹情绪的人说成是“变死相”。把与人难相处说成“僵钉头”,把不讲道理的人称之为“猪头仨”,把代人做不该做的事说成“杠木梢”,把小孩撒赖皮说成“搅糊浆”,还把又矮又胖的人称为“冬瓜”,把又高又瘦的人称为“鹭鸶”,把很瘦的人称为“咸鸡骨头”等。 +)*aS+
hV"2L4/E
家乡话另一方面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的表达效果更具有思想倾向和形象感受。例如表示很圆,习惯用“滚瓜啦圆”,就是象滚动的瓜样圆。表示很硬习惯用“铁钵啦硬”,就是象铁和钵一样硬。表示很冷习惯用“冰冻啦荫”,就是象冻冰一样冷。还有运用双重比喻,如比喻姑娘生得白嫩,称为“雪白莲花”,意思是象雪和莲花一样白。例如比喻很薄,称之为“锡箔纸屑”,意思是象锡箔纸和纸屑一样薄,对死缠硬磨的人叫“韧皮蚂蝗”。溧阳人把马上去办某事,说成“立马火”,还把不鲜嫩的蔬菜,或其它较老的作物,都称之为“老筋疤花”。另外把剧烈运动后,上气不接下气称作“血崩心”,把吃到肚子里容不下的程度,称作为“撑破肚皮”,把满身是泥称作“烂泥巴天”。在普通话中一般只有最、很、非常等词,但在我们溧阳方言中却常用彻、粉、精、滚、老、勋、俊等。诸如:彻新、彻软、粉嫩、粉破、精空、精淡、滚胖、老早、老高等。还有“托湿啦潮”形容到处都是潮湿的,“勋趟平洋”就是形容一眼望去非常平坦,“俊光滴滑”就是形容摸上去比较光滑。形容颜色不讨人喜欢时称为“死颜搭色”。还有称颜色:彻黑啦乌、红不啦唏,绯脱啦红,以及:绿嗖嗖、紫委委、黄浆浆、黄夯夯、白笃笃、红血血、青波波等等。而味道有点甜说成“甜咪咪”,很甜讲成“勋骨啦甜”,有点酸说成“酸叽叽”,很酸讲“瘟死啦酸”,有点苦说“苦殷殷”,很苦讲“滴胆啦苦”。还有觉得有些咸就叫“咸些些”,觉得很咸的话就叫“吼顶死咸”。如果觉得辣就叫“辣呵呵”、如果觉得淡就叫“淡约约”等。 SRc|9W5t*J
@RLlkWGc
我们本地还把拍马屁说成是“呵男泡”,把不认账说成是“懒糊浆”,把一知半解说成是“半吊则”,把反复说一件事叫“呐官司”,把鬼点子多叫“花头经”,把欺骗人的谎话称之为“治洋盘”,把做事灵活称为“麻利”,把出事故说成“出纰漏”,把倒霉说成“触霉头”,把不像样子称为“不像弄懂”,把怎么办称为“奈点格弄”,知道事情真相大白后叫“怪勿知道”,不知好坏叫“不识头”,失了面子叫“坍冲”,表示惊讶时会说“乖乖”,跌了一跤叫“合扑高”等。假如生病了就叫“没力气”;身体不舒服叫“勿好过”;发高烧叫“戴交汗”;神志不清叫“昏头撘脑”;缺少牙齿叫“豁耙齿”等。而且我们这里把玉米说成“珍珠芦粟”,把花生说成是“生果”,把花生米说成是“生果肉”,把南瓜说成是“香瓜”等。还把蝉虫说成“知鹞”,把孵小鸡的母鸡说成是“哺鸡婆”,把鸡爪子说成是“鸡脚爬”,把鸡翅膀叫“鸡飞关”,把癞蛤蟆说成是“癞白跤”,把小蝌蚪说成“蛤叭乌”,把蝮蛇说成“土鬼蛇”,把青蛙说成“田鸡”等。另外平时用手打人脑袋叫“脑搭则”,用手指关节骨打人叫“凿顶公”,如果吃光锅里煮的饭叫“刮锅刮灶”,用光家中的钱叫“倒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