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躺在阳台上,一手轻摇着妻子从老家带来的芭蕉扇,一边听着窗外轰隆隆的空调声音,还有那比白天还要嘶哑响亮的知了叫声。想着曾经在扇子里扇来扇去的夏天。 bHioM{S
在我出生后的60年代,直到后来我工作的80年代,我根本就没有听过空调这个名字。而且,电风扇都是极少的。伴随人们度过一年又一年夏天就只有那一柄芭蕉扇了。 C=P}@| K
O7zj
8
如果加上草帽、蚊香,就是度夏“吉祥三宝”了,而扇子的作用最大,几乎是扇不离手了。夏天几乎一整天都热,所以,无论是早上、中午、晚上吃饭时,大人手上都会拿一把扇子边吃边摇;晚上乘凉的时候,扇子更是不可或缺了。而扇子在奶奶的手上作用更大。有时奶奶趁早去太婆家,我也会跟她去,奶奶不喜欢戴草帽,在我印象中,草帽就是干活的人专用的,而走路的人顶着一顶草帽感觉有点矫情和浪费。奶奶就左手拿一根竹棍,那是打狗用的;右手再拿一把芭蕉扇子。边走边扇风,遇到有太阳出来了,奶奶会用扇子挡在额头。奶奶的扇子扇起来,很有章法的,脚上腿上前后三下,后背三下,然后面前扇几下,营造一个小环境。至少一时半会不会有蚊子过来。而我们都是急急吼吼地拍打着,跟着蚊子后面追打,用劲也大,打得啪啦啪啦的,奶奶喊着骂着:小炮子啊,手脚轻点啊,你们这样打不把扇子打坏了。是啊,那时候,一把扇子会用好多年的,新扇子买着回来了,奶奶和妈妈都会用布条沿着扇子的边滚上边,虽然买着的扇子自带了硬的竹黄边,并且用线固定着,可是如果不用布条滚上,那么我们那么用劲拍打,真的用不了一个夏天就会把那些固定的丝线拍松散了,竹黄和芭蕉叶子离了边,就会散了,扇叶就会打裂开。扇不出风了。而布条固定好,一把扇子可以用好多年,而且还好看。 )$QZ",
&5
md/NMC
\
那时候,我们讨好奶奶最好的方式就是替奶奶打扇子煽风。而我们没轻重的,而且为了显示我们的卖力,所以,更加的用猛力,一边是奶奶夸张地夸奖我们,一边是奶奶喊太冷了,小炮子慢点煽,甭把腰闪了。奶奶越是这样说,我越是人来疯,可是,只会用蛮力终究是不会长久的,一会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了。不要奶奶说我们也把扇子扔下,奶奶反过来帮我们煽了,很奇怪的,奶奶的动作虽然幅度不大,看上去也没费什么劲,反而风很柔和,一会我们就凉了下来。 x UTlM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