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945阅读
  • 2回复

[众观天下]书法-----草书的一些知识[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869
金币
25066
威望
3500
贡献值
14439
银元
10939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03-21 14:10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什么是草书 =jm\8sl~~  
  草体,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u{uqK7]+  
  草书的特点 ^"lEa-g&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现代林散之、余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古诗四首》,怀素《自叙帖》等等,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H'$H@Kn]-  
  草书的历史演变 A?n5;m vq#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字利于应用,势必要加以纠正。“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 GKWsJO5 n  
  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 e@O]c "  
  东汉末期,张芝被誉为草圣,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今草起于何时,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 imM# zy  
  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t 4M-;y  
  公认的十大草书经典 |AExaO"jk  
  由于草体书法种类很多,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等,所以在书法史上草书经典之作也层出不穷,所以要排列十大草书经典也是很困难的,争议较大的主要是明代的草书大家。 k f Y;  
8H};pu2  
  NO.1 张芝
东汉张芝《冠军帖》
 l2M(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u"7!EhX&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Y#9bM $x7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mDA+ .l&)b  
45-x$o  
  NO.2索靖
索靖章草书法
*7*cWO=  
  索靖,中国西晋书法家。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张芝姊孙,博通经史。曾官尚书郎、雁门和酒泉太守,拜左卫将军。著有《索子》、《草书势》等。索靖善隶、行书,尤擅长章草,与书法家卫瓘齐名。他的草书学张芝,而又有自己的风格,当时有谓:精熟至极,索靖不及张芝;而妙有余姿,则张芝不及索靖。可见他的书法成就可以与张芝相媲美。索靖作品传世的有《月仪帖》、《出师颂》、《七月廿六日帖》等。 I t2:2  
  NO.3 王羲之
《丧乱帖》
6j1C=O@S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 @3q;u)  
  NO.4 王献之 R9-mq; u+  
p {. 6  
《中秋帖》
x5g&?2[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8]#J_|A6Z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s.0 f:(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hd/'>]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Omc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EUrIh2.Z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3e-E/6zH6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3WP:Et  
  NO.5 孙过庭
《书谱》局部
wLI1qoDM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 5(1c?biP&  
  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 :>ca).cjac  
  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b O}&i3.L;  
  NO.6 张旭
《肚痛帖》
*e:I*L  
ntPX?/  
N2j^fZd_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i_FA]Go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C %j%>X`  
  NO.7 怀素
《自叙帖》局部
z&#^9rM"  
  怀素(737-799年),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XLYGhM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Z gV8X: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S 1~EJa5H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Z"Q9^;0%  
  NO.8 黄庭坚
《诸上座》局部
* _usVg  
  黄庭坚 (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8qfXc ^ 6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ktwX\z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S uI^8^f=  
  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Y HS/|-  
  NO.9祝允明
yZoJD{'?Sw  
  明代奇才祝允明(祝枝山),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并由于与唐伯虎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祝允明擅长诗文和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G"L`9E<0V  
《草书古诗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曹植的乐府四首,是祝氏草书杰作。此帖得欧体之骨、颜体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加之其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些帖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是唐宋以后难得一见的草书极品。祝允明将草书的表现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增强了气度和内涵,从而成为明代浪漫书风的成功者。 b,jo94.G  
  NO.10 王铎 Hd-g|'^K  
805oV(-  
G<rAM+B*g  
Ue`Y>T7+!  
BVus3Y5IJQ  
l  LBzY`j  
王铎草书唐诗卷
M= 3w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 j-i>Jd7  
  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5TeGdfu @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rkdA4'66w  
  为什么要学习草书 M djxTr^  
  理由1: N<KsQsy=  
  学书法而不识草书,就像停留在入门阶段。有人学书法从篆隶入手,有人学书法从楷书入手,然而很多人都没有想好书法入门之后要怎么学,其实书法学习在入门之后是有着明确的学习之路的,每一步的学习都是为下一步提升打基础、做准备。 hVFZQJ?cv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各种书体各具特色,各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所以,要想从入门到进一步提升,就要实现不同书体在形式上的超越和通会,只学一种字体是不行的,我们学习书法不能“好腻偏固,自阂通规”。很多学员有了一定的基础,觉得草书字形难辨,往往会担心自己学不会。其实草书的使转钩连,都遵循严谨的法度,了解其规律,就会发现其中无穷的乐趣,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书法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211T}a  
  理由2: I 5ZDP|  
  并非有楷书、行书基础才能学草书。更多的学员,担心自己楷书、行书的基础不够好,学不了草书,没学好“走”,怎么能学“跑”呢?其实,从草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来,并非有了楷书、行书才有了草书,而是在楷书之前就有了草书。较早的“章草”是带有隶书笔意的,后来经发展变化,才形成了“今草”和行书、楷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会写隶书也可以学习草书。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字帖都是真草对照,智永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在当时广为传播,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这也可以得出结论,古人是真草一起学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要写好楷书、行书才能学习草书。“楷行草”用笔相似,齐头并进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对各种书体的学习都是极大的帮助。无论学习书法是篆书入门、隶书入门还是楷书入门,对于书法有一定基础的学员,都可以学习草书。 &oZU=CN  
  理由3: F_/ra?WVH  
  草书,是学习书法中重要的一环。孙过庭《书谱》有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篆书、隶书、楷书大都属于平正一路,既得入门,经过平正一路的练习,就要尝试险绝的练习,这个时候学习行草,再合适不过了。草书舒展流畅、笔断意连,需要急速、便捷、简化,是比行书更加勾连环转的书体。每个字的笔画之间萦带连绵,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色,尽得险绝之势。 9@Cu5U]  
  理由4: eQ[}ALIq  
  书写是性情的表达,尤以行草最为明显。艺术,本就是表达,态度的表达、性情的释放。书法作为中国艺术核心的核心,是心灵的直接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潜意识的。宏观来讲,通过书法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是很自然的事;而具体到个人,书法则是性情的表达。孙过庭《书谱》中说:“书之为妙,近取诸身。”西汉扬雄便提出:“书,心画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4qR5(W  
  行草书具有通畅简便,纵任奔逸,赴速急就,流利婉转,神奇变化,意态无穷的特点,这就放大了书法表达个人心理和性情的作用。从很多古人的字帖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王羲之《兰亭序》“快然自足”之随性,赵孟頫《赤壁赋》“饮酒乐甚”之快意,通过临帖,我们能够感受古人之性情,与古人对话。 Y>8 JHoV  
  怎样学习草书 8090+ ( U  
  • 学习基本笔画及常用字形。掌握草书中的起笔、用笔、收笔以及笔画的运用,理解草书如何在字形和笔画上展示自然、奔放和含蓄的情感。
Ix(,gDN  
  • 熟悉草书的结体和构造法则。理解草书中的虚实相生、浓淡相间以及个体之间的区别和转换。
  • 观察和模仿古代书法家的草书作品。通过实践和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Ne3YhCC>  
  • 练习草书技巧。通过临摹、模仿大师作品和自身创作等多种方式,提高书法技巧。
g{>0Pa 1?C  
  • 学习草书的辨识方法。识读草书需要对字体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逐渐学会分辨常见的草书字体特点。
F]<2nb7  
  • 深入学习与研究草书的历史背景、流派特点及书家的创作思想。这有助于更系统和深入地理解草书。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逐步提高草书的书写水平和理解能力。 y> T>  
s`v$r,N0  
Uhn3usK  
y G mFi  
at\u7>;.^k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6 条评分 金币 +6
(post by :2024-03-21 14:10:35)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869
金币
25066
威望
3500
贡献值
14439
银元
10939
注册时间2018-11-1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3-21 18:2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草书的美,体现在它的气势和连贯性上。草书打破了传统书法的规范,将汉字的点画连绵成一体,犹如长河流水,自然天成。它的字形简约,但又不失神韵,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享受。在草书中,笔画之间的衔接和变化被强调,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Uo*-EH  
  草书的书写技巧是其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要写好草书,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只有掌握了笔画之间的巧妙衔接和变化,才能使得字形看起来自然而富有气势。此外,书写者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草书更加富有神韵。 Fo~q35uB  
  要感受草书的魅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欣赏历代草书名家的作品。比如,唐朝的张旭、怀素,他们的草书作品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张旭的《古诗四帖》以连绵不断的笔画展示了草书的动态之美,使人仿佛看到了长河大川,磅礴起伏。怀素的《自叙帖》则以简约的字形和流畅的线条展示了草书的简约和连贯性,使人感受到草书的独特韵味。宋朝的米芾、黄庭坚,他们的草书则更加注重笔画的提按顿挫,富有节奏感。这些名家的作品无不体现出草书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米芾的《论书帖》和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则以精细的笔画变化和独特的字形展示了草书的精致和韵味。米芾的每一个字都犹如一幅小画,富有变化和动态感;而黄庭坚的字则更加注重节奏感,每一笔都犹如音乐中的音符,富有韵律和美感。 _[l&{,  
  草书作为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它的美学价值、书写技巧以及特征都赋予了其独特的魅力。通过欣赏和学习草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草书,无疑是一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艺术形式。 A9J{>f  
F,K))325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270
金币
20342
威望
32
贡献值
13643
银元
13611
注册时间2017-01-07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3-22 20:1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原来古人早就练出了连体字,知道后代人会学习外语的。 ![]6| G&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