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言写字为何引起争议 FA#?+kd
作家莫言所取得的成功是无可争议的,目前为止他是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以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去做任何事,都会引起很大关注,因此当莫言选择写字的时候,在书法界引发地震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争议也就在所难免了。争议的主要焦点是莫言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进入到书法领域来写字。莫言的这一“壮举”或许影响了书法圈内的利益分配,或许是真触动了一些愤世嫉俗者的专业良心,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反正有一些人站起来对之进行批评。 ""2g{!~r
而一些莫言的拥趸、粉丝们,随即跳将出来进行反攻与支持,于是这件原本与书法不太沾边的事儿,书法界的一场热闹非凡的大戏。反对与批评者的角度当然大多是站在所谓的书法的专业立场上,直言“书法是一门为莫言所不了解的专业”。 nL[zXl
赞许之人的核心观点认为莫言的书法具有“趣味性”,原因有二:一是用左手写字,虽然承认莫言的字是名人字,还搬出傅山的“四宁四勿”观来为自己的观点辩解;二是认为“莫言的书法写的是经历和人格”,“深爱书法的莫言,有平民意识”。不过更多的人是隔靴搔痒,大谈诺贝尔奖和莫言文学水平与名声,并不厌其烦地宣扬其用手写作,借此暗喻其书法水准也应当很高。而有的人尽管明言自己不选边站,大谈文学水平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当今的书法家整体水平,传统学养更是每况愈下,无法与民国时等书法前辈相比。就说写古典诗词,书法家里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诗词格律?有多少人能够按照平水韵写诗填词? v7kR]HU[y
其实这一观点自相矛盾:既然你说别用“书法技法”、“书法理论”来苛求作家写字,可你上文不是在用“作家理论”来苛求书法家写诗填词么! sKLH.@
二、文学修养并非书法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P
O{1u%P
与上面引述差不多的情况是,在目前的很多文章中,只要一谈及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对书法创作的重要性时,大多均纠缠于文学修养一途,大谈特谈书法家要加强文学训练,要会吟诗作对,并常以不会作诗填词作为讥讽书家的一大利器,有时候就会将某些书家的诗词拎出来嘲弄。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很少有书家敢出来迎战辩解的。当然,这也就给诸多不谙书法的大文化人或大学者提供了借机杀入书法圈的最佳挡箭牌,好像只要有文化、文学水准高,就能成为书法家,而且还是有书卷气的书法家,这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了自20世纪80年代“书法热”兴起以来特有的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o"5[~$O
当然,理论家自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渲染这一观念。其实,不仅文学修养不能代替书法专业素养,即使是那些训诂学、音韵学等传统国学功力深厚,以及其他科学与理论领域的渊博学识,也不能替代书法的专业素养。 oF9c>^s
历史上很多大文人和大文豪均无这种嗜好,他们会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书法究竟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并不会硬将自己装扮成一个通才、全才。如鼎鼎大名的欧阳修,说他是一代文宗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尽管他编纂《集古录》、对北宋书法的发展在理论上做过巨大贡献,但他对自己的书法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某亦厌书字,因思学书各有分限,殆天之禀赋,有人力不可强者。往年学弓箭,锐意三四年不成,遂止……乃知古今好笔迹,真可贵重也。今后只看他人书,亦可为乐。”这种丝毫不文过饰非的做法,好像至今也未影响到他的历史地位。不以书名世并不会降低什么身份地位,而一旦强而为之,往往会适得其反。 =Lyo]8>,X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大家,未见诗词写得多么厉害,比如卫夫人、钟繇、智永、怀素等,书名照样千古流传,后人并没有因为他们写诗填词的成就不高而贬低他们的书法成就。 Nr(3!-
目前的莫言写字受到热议、并已催生出拍卖等诸多其他行为,业已成为一种文化消费现象,是基于其文学成就而产生的,与书法艺术本身确已没有太大的关系。 AT6:&5_`
三、为书法专业素养正名 Q#$#VT!F
关于书法如何训练、书法家如何养成,很多人发表过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概括而言不外乎技法与修养两个方面: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要想创造书法精品,首先,必须继承传统,临习法帖,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锤炼笔道功夫,提高点画质量。其次,是加强书法作者的文化修养,人格的修养,使之成为学养高深、品德高尚、精通书法技法的人。人格的修养如何,品德高尚与否,事实上与书法高低无关,学养的问题、与技法的关系问题的确是书家面临的最大课题。 :>t^B+
无论何种说法,书法艺术的提高、审美境界的提升,最终都是要通过书法技法去表现,而其他方面的修养必须借径书法技法,才能将书家的情感与审美表达在纸上,舍此别无他途。 Q|+g= |%^
因此,放弃技法的淬炼,不学古人、不临帖,显然是与书法艺术本体规律背道而驰的。不过,面对那些没有经过书法技巧的专业训练的所谓“学者书法”、“作家书法”等当代文人书法、以及徒逞技能而无学养的“写字匠”书法,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b5v6Y:f&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