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正在逐渐消失的老事物之十五:渐渐逝去的土墼墙(上)
  • 2346阅读
  • 20回复

[百姓生活]正在逐渐消失的老事物之十五:渐渐逝去的土墼墙(上)[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48
精华
1
金币
1725
威望
49
贡献值
294
银元
260
注册时间2022-06-30
楼主   发表于: 2024-01-20 21:4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正在逐渐消失的老事物之十五:渐渐逝去的土墼墙(上)
土墼框、土墼、土墼墙───土墼方方砌土墙
x*}bo))hb  
题记: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财富;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善待大自然:我们不生产房屋,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和整修师。我们从自然获取资源,无公害处理后加以利用。废弃后,最终,又把她们返回到自然中去───这就是旧时农人劳作的过程和理念!
]hE="z=n  
  夏日的天空,风正起,云正涌。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班竹村此时却彻底的平静了下来:村中空无一人。住户已绝大部分拆迁,眼前到处都是块砖碎瓦、残垣断壁。附近,只还有一处老房子孤零零的矗立在那儿。 1H{jy^sP7  
'iUg[{'+  
feEMg  
  怀着对古村、老宅的深深敬意,我走进了这屋内。进去后,只见一堵土墙赫然出现在我面前,其粉刷的外皮都已脱落,几片报纸残留在墙面上。而另一堵土墙已经倒塌,土结头砖块杂乱的撒落了一地。墙角长满了杂草,木架屋梁落满了灰尘。空气中弥散泥土的味道,阳光透过残破的屋面斑驳的照在土质地面上,挂落的几条蛛网随着熏风在土墙前摇曳不定。 0a2@b" l  
V U~Dk);Bv  
]Kde t"+  
  原来,这是一座早已废弃多年的土墙老宅。 Q$Z Hv_VLx  
  环顾四周,我彷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六十年前那个特殊的时代……
C3VLV&wF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农户建新房不像现在这样都是钢筋水泥、砖头砌墙、大瓦屋面的,而是土墙、茅房结构:屋顶是用茅草或稻草盖的,外墙是用泥土层层夯实而筑(这个叫作“打土墙”,待后文介绍),室内墙体就是用“土墼”垒砌而成。 :b/jNHJU  
  土墼早见于商末周初,其名则始于汉代。早在东汉时期,文字学家许慎便在《说文解字》中就解释:“墼,一曰土墼。……韵会作未烧砖也。”意思是说,墼是没有经过窑火焙烧、砌墙用的土坯砖头。这种手工制作的半成品土坯砖头就是古时建筑常用的砖料,我们当地俗称“土结头”。 N4UM82N  
  那土坯砖头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9z ?7{2C  
  《说文》中随后又给了答案:“……和水土入模笵中而成者……”。所以,要制土墼必先备“模笵”(即模具)。这模具就是“土墼框”(在我们这一带又俗称“土结头盒子”,有的地方又称“土墼褂子”)。 K:5eek  
naNyGE7)  
TJy4<rb  
  这土结头盒子名字虽“土”,但却是个特殊的“圣物”。当我收集到一个土结头盒子放在家中空着的老房子后,母亲总要郑重其事的在土结头盒子上系结几根稻草。然后,还要虔诚的双手作揖,念几句“阿弥陀佛”。 bJ3(ckhq  
  “这个东西,只有在人家打寿材(棺材)时,才能叫木匠师傅们顺便打一个呢。”问起土结头盒子的来历,前班竹的一位老人对我说。 4MW ]EQ-  
  原来,民间风俗有禁忌土墼框不是任何人、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打的。只有在做棺材时,木匠师傅用棺材剩余的料子才能做上一个。否则,就是大大的不吉利。 H?yE3 w  
  土地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世上万物。泥土是生命之源。没有泥土,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所以,农人们对泥土始终怀敬仰的心情,对脚下的泥土格外的尊重和敬畏。所以,人们要用到泥土,对盛放泥土的器物也显得格外的严肃和郑重,也不会轻轻率率、随随便便的做这样的一个器具。 Ec]|p6a3  
  因此,一个村上,土墼框的数量并不多。需要时,就得事先跟人家借。 Tby,J B^U  
  “送还土墼框的时候,框里还不能空着,要放一个草结头在里面的。”丈母娘和我谈起土墼框时,对我说。看来,人们有敬畏之心,表现在行为上也是有仪式的。这个是丝毫不能马虎的。 S KXD^OH  
1u}nm;3  
$Ui&D I  
  土墼框为没底没盖、呈“#”字木质框型结构,由四块木板经榫卯结合而成。其规格一般没有统一的尺寸。大小通常有三种:大号的为正方形,四周木板厚度约3公分,土墼框内径长24公分,宽24公分,高15公分;号的为方形,土墼框内径长21公分,宽12公分,高7公分;号的也为方形,土墼框内径长24公分,宽12公分,高4.5公分。大号的体积将近小号的7倍之大了。也有特殊的,如加长型号的:内径长达33公分,宽17公分,高6公分。这些都是我所收藏的几种型号的土墼框尺寸。 ijUzC>O+q  
zAScR g$:?  
   右二是两个加长型的土墼框 >V;,#5F_  
  每种土墼框其四角木块向外延伸突出,可作把手。使用时,拌好的湿泥倒入框内经捣实、抹平后,通过提升边角把手,使框子与土坯脱离。这就像人脱一件衣服一样。所以,人们把做土墼形象的说成是“脱土墼”(我们当地就叫“脱土结头”)。 RL}KAGK  
  脱土墼的程序有择日、选地、备料、泡料、和泥、上、脱、起墼、晾晒和堆放等程序。
.mxTfP=9  
  那农人们一般什么时候脱土墼呢? 5bX6#5uP1  
  这个日子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天气要好,二是最好在农闲的时候。 {G*QY%j^  
  首先,脱土墼最适宜的季节是春天或秋天。因为,土墼含水量多,需有半个月的晴好天气及适宜的温度才能使土墼彻底风干。夏天气温太高,土墼暴晒,表里收缩不匀;冬天有霜冻,易受会变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土墼成品的质量 IA*KaX2S<  
  秋季天气大都干晴少雨,特别适合脱土墼。而且,秋季气温适宜、空气干燥,土墼脱好后易于干。 c3xl9S,5  
  即使,在这一季节,也要选近期晴阴无雨的日子。那时,还没有天气预报,农人完全凭经验来推测天气。运气好,真有十天半月不下雨,土墼顺利风干。运气不好,一旦中途淋雨,就会影响土墼质量。遭淋严重时,甚至要重做。或碰上连续阴雨,导致难以风干,又会影响施工进程。这些都是农人最担心的情况。  7}B   
  因此,只有选择风和日丽的时节,做土墼才顺利。而且,晒出来的土墼即美观又结实。 .36^[Jsz":  
  其次,最好还要是农闲时光。特别是经过了夏收和秋收的农忙后,农人可稍得空闲,有时间和精力打理家中杂活 68t}w^=  
  而且,秋季农闲时,作物都已“颗粒归仓”,打谷场上空荡荡的,正好用来脱土墼的场地再加上,脱土墼用的新鲜草也已刚刚收割储备。 {3edTu  
  此时,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只欠东风───“泥土”了。
;-@=  
  脱土墼要用到的泥土可有讲究。 9dKul,c  
  首先,泥土从哪里来呢? 7#2j>G{?]v  
  “私家活计,只能用自家自留地上的土。集体队里的田地是公家的,上面的土是不能用的啰。”父亲向我介绍说,“(而且,)这个田块要地势低(洼)、地潮(湿)土软。” >nn Y:7m  
  “一般选离脱土结头场地近的田块。(这样,)就近取土,泥土搬运方便、省工。” \pY^^ l*  
  “等地里的作物收割后,先去掉表面约一拃(20公分)高的土,就用下面约十多公分厚的土层。”  \4bWWy  
  “最上面的土是熟土头,不能用。(因为,这种土)脱出来的土结头没有韧筋(性),容易开扯(裂),不经用。要用下面无杂质的死土头(生土)。死土头粘性大,做出来的土结头结实。再下面的那种白土头也是不能用的,这种土脱出来的土结头质量也很差。” v[S-Pi1  
  父亲自家做了几回土墼,还给人家帮忙做了多次,又经老一辈人的传授指点。所以,对于脱土墼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Ud| Ex@A9  
+,flE= 5]s  
>+9JD%]x]  
  “地块选好后,用挑基头挑土,每只挑基头用挖撬挖四大锹泥放在里边。然后,挑着一担泥土倒到队里的大场院上。”父亲接着说,“砌一堵土墼头墙要用二三十担泥土的。” 3|kgTB-  
  “挖上来的死土头半干不湿的,要热头窠里晒上两、三天才好用呢。” 'BqZOZw  
  阳光给泥土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也让泥土变得更加疏松、更具粘性。泥土因此而获得了神奇的力量。 g+[kde;(^  
  “等泥土晾透、晒干后,再把土堆成一个大土堆。然后,把顶弄平了,在顶上再挖一个大窝。接着,用粪桶挑着水,把水倒进窝里去。干土很快就把水吸完了。” kv?|'DN  
  “加水的量要把握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O\beKBT;  
  水太多了,泥土就太烂,抹泥时费力耗工。而且,土墼不能粘合成型:脱出的土墼边角易坍塌不方正,影响使用;水太少了,泥土太硬,脱土墼十分吃力,又使土墼凝结性差,从而缺乏韧性。 'ks{D(`  
  此时,静下来心来,可以听到水渗进泥土的沙沙声。这是土壤颗粒表面分子巨大的引力对水分子的吸附造成的。 HKmcQM  
  “有大土块也不需用锄头敲碎的。(因为,)土晒过后,很酥的,一遇水就化了。” (36K3=Qa  
  这样,和上水,等上一会儿,待土完全浸透、闷熟后,就可以进入“和泥”的环节了。 *l>0t]5YH  
  和泥,先要往土中投“料”。这个料就是切成短条的“稻草”。 i~yX tya  
  “稻草用铡刀切成七、八公分长的样子,再撒到烂泥窠里。” (#Mp 5C'X  
  土墼头的成分除了泥与水之外唯一的辅料就是稻草。泥土和水是未经任何加工的、取之不竭的原料,稻草也是纯天然的、最廉价的物品。 ;b%{ilx:  
  所以说,土墼头是天底下成本最低、最环保的建筑材料啊! A7-r <s  
  “不放麦杆草。麦杆草光咾,没稻草牢。”父亲又强调说,“放进去的稻草不能是朽咾(变质腐朽)的,最好是当年产的新鲜稻草。” faJM^u  
  “稻草放咧开啧(放入后),(土墼)膏凝(有韧劲、结实的意思),有背(拉)力的,不容易开扯(裂)。” kE)!<1yy2  
  原来,这相当于混凝土里面加了钢筋、石子和瓜子片,大大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RR|\- 8;  
  稻草或麦糠投量的掌控也是技术活。太多、太少了都影响土墼的强度和质量。 %XRN]tsu  
  湿泥中撒入稻草等辅料,再用锄头几遍来回的搅拌倒撒开。然后,人与泥要“亲密”接触了:卷起裤腿,赤着双脚,步入泥堆之中,不停的反复踩踏。这样,使泥、草、水三者充分混合均匀。 )]Ti>RO7  
  这跟和面粉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个步骤就叫“和泥”。和泥就相当于现在的“拌混凝土”。和泥看似简单,但也有技术。泥要和得粘稠合度,关键就是前面的加水及现在的踩泥。这全凭农人的经验和感觉了。 i|$z'HK;+  
  “踩泥要踩匀了,土结头才牢靠结实。”所以,父亲肯定用心卖力的对待这个环节。 Ax<\jW<  
  这个活如同在泥泞中跳舞,又好似巫师跳大神:一边双手要紧拽住裤腿,防止裤脚脱落;一边要来回在泥中跳跃着踩踏。在厚厚的泥堆中跳跃行走,要挣脱粘稠泥土的阻力,每拔一下腿,每一下都是在艰难的挣扎,都要付出较大的力气───泥浆中舞蹈并不轻松啊! yTAvF\s$(  
  在此踏练过程中,上身要放松,脚下要使力;双手前后摆动,身体左右摇晃,大腿一上一下有节奏的踩踏。 & 0v.E"0<  
  父亲扭动腰身,像一个舞者,恣意的挥洒;像一个巫师,专心的练术。可以想象,到最后,父亲肯定满身的泥浆,满身的汗水。最后,汗水顺着父亲的脸颊滑落,滴到的泥浆中,与黑不溜秋的泥土融为一体。 M}F~_S0h  
  在没有机械搅拌机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和泥方式,这是最原始的制作方式,这也是最生动、最美的劳动场景───场景从上古时期走来,一直延续到了父亲这一代…… ]]uHM}l  
  “来来开开的,要踩一派的(好长时间)啰。”父亲补充说,“有条件的人家就牵条牛来帮着踩呢。”因为,和泥颇费精力,有牛帮忙可大大节省人力和工时。而且,踩得效果更佳。 \0*l,i1&  
LAs7>hM  
E5G{B'%j  
残破的半块土结头 VWf %v  
  这样,使泥、草、水三者完全融合成糊草泥团,让其具有更好的粘稠性和韧性。如此,脱出的土墼才会坚硬如石,才不会出现裂纹。 2WCLS{@'  
  “要是草泥中夹杂了没吃透水的土疙瘩,要把它们去掉。”父亲做农活向来十分细致、挑剔。 e%6{ME 3  
  最终,一堆完美的糊草泥团练成了。  [aW =  
  “(泥和好的标准是泥)要干嗒嗒的,堆在地上,立起来不塌下来。” {aDFK;qG.  
  和好的泥绵密滑溜、干湿相宜、软硬适中。和好的泥油光光、黑黝黝,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充满着原始的气息!这是“泥、水、草”三者和谐的融合;这是自然和人力的杰作;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pgrl  
`y!/F?o+!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5 条评分 金币 +25
静心静神 金币 +1 2024-03-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浅影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列列列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土星5号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过了很久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我的她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aa320421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小春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健身人 金币 +1 2024-01-2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4-01-20 21:49:49)
 (1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0 23:3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稻草混进泥土或者石灰里去,是比较马虎的做派,考究的人家用纸筋,这种纸,不是写字的,捣碎后,专门用来混合石灰或者泥土,粉刷墙壁,或者做土墼。当然,纸筋需要花钱买,成本高出许多。 v%91k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192
金币
15982
威望
397
贡献值
7954
银元
7557
注册时间2014-05-29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0:1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文章写得很详细,点个赞! Faac]5u:*  
是不是外地人称为“土坯”? v,1F-- v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229
金币
4854
威望
65
贡献值
2304
银元
2239
注册时间2023-07-2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0:3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土墼墙劳动人民的创造,是智慧的结晶。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土墼墙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的历史价值永存。 ,0?!ov|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0:5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从夯土建筑到土墼(坯)建筑,乃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建房工人,也从版筑(工)改为泥水匠了。从本质上说,跟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进步,属于同一类型。 !1 :@8q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80
金币
1796
威望
10
贡献值
1201
银元
1191
注册时间2018-04-30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1:5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原理和合米粉,面粉,做馒头,发糕差不多 K0fv( !r{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48
精华
1
金币
1725
威望
49
贡献值
294
银元
260
注册时间2022-06-30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1:5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1楼管见针砭于2024-01-20 23:36发表的  : |- OHve4A  
稻草混进泥土或者石灰里去,是比较马虎的做派,考究的人家用纸筋,这种纸,不是写字的,捣碎后,专门用来混合石灰或者泥土,粉刷墙壁,或者做土墼。当然,纸筋需要花钱买,成本高出许多。 cU | _  
C*pLq5s  
是的。早期一般人家都困难,用不起纸筋。为了节省,只能用稻草。 uUS)#qM |  
kI+b <$:D  
Q p+lJAY  
这些都是当年用过的,如今保存下来的两种规格的土结头。 3B#!2|  
后来,条件稍好些,就用纸筋。纸筋和在石灰里,抹墙面,这个倒见过。 Au=kSSB  
NG)7G   
k?-S`o%Q  
印象里,当年我父亲用的这个纸筋还要再细一些。 -\,VGudM}  
gKQ@!U U8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48
精华
1
金币
1725
威望
49
贡献值
294
银元
260
注册时间2022-06-30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1: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2楼溧城某甲于2024-01-21 10:16发表的  : f>4+,@G   
文章写得很详细,点个赞! 3H <`Z4;  
是不是外地人称为“土坯”? g4T3?"xMB_  
v/(__xN`B  
是的。土坯砖头。 >rRjm+vg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48
精华
1
金币
1725
威望
49
贡献值
294
银元
260
注册时间2022-06-30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2:0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4楼管见针砭于2024-01-21 10:58发表的  : sCL/pb]  
从夯土建筑到土墼(坯)建筑,乃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建房工人,也从版筑(工)改为泥水匠了。从本质上说,跟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进步,属于同一类型。 WJBW:2=;  
8o%E&Jg:  
是的。从夯土建筑到土墼(坯)砖头,再到烧制砖头,都是一脉相承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现在,农村盖房用的红砖,还有青砖,都被国家限制使用啦。 M_|M&lR>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01
金币
4928
威望
45
贡献值
553
银元
508
注册时间2018-07-20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3:1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不认识咯个字 q^Q|.&_k /  
0917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702
金币
1007
威望
8
贡献值
716
银元
708
注册时间2014-07-16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3: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以前养蚕的人家都有的,蚕仓里垫脚的 :qt82tbn  
803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551
金币
9501
威望
208
贡献值
4378
银元
4253
注册时间2019-10-20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1 16:3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e]L3=R;  
[.yx2@W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986
精华
47
金币
19537
威望
1089
贡献值
9065
银元
8775
注册时间2012-08-24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8:04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切土皮
y9)w(y !  
   贫困时代,农民住房很大部分是土墙,戴埠、平桥地区流行打土墙,方法是架设土墙夹板,中间填充泥土,夯实,夹板随土墙增高向上移动。上沛、强埠、汤桥、庆丰等地习惯用土皮砌墙,当年,我下放在庆丰公社汤上大队,住房的墙壁也是用土皮砌成的。 u _mtdB'  
     土皮不同于砖坯,制作比砖坯简单得多。秋天,水稻收割以后,为了运送距离短些,选择一块离准备盖房的屋基较近的稻田,排干积水,把稻杆根贴近地面处重新割一遍,凉干、夯实,准备就绪,就可以在这块田里切土皮了。切土皮分两步进行,切和铲,方法原理与用犁耕田差不多。第一步切,工具是锋利的圆头“切刀”,刀架前面系绳索,后来一根横木为把手。切土皮需三人操作,两辅助人员在前面拉着绳索前进,大师傅用双手握住横木把柄,刀锋垂直于地平,切入土中约20多公分,不偏不斜,保持平衡和深度,稳步直线前进。 K!,T.qA&=  
    下第一刀要依据事先在地上划的直线,切的时候,刀架上一小铁钉在地上划出与第一条线平行的第二条线,第二刀则切在第二条线上,同时,小铁钉划出了第三条平行线,依次一刀刀切下去。纵向切完以后,调至与原线垂直方向,继续切横向,最后,把稻田表面的泥土切割成一块块大小几乎相等的长方形。第二步铲,就是把切成的长方形泥块翻过来。和切一样,两人拉,一人把握铲刀。土皮大约长40公分,寛20公分,厚10公分。略干二、三天后,就搬起来叠成几条长龙,继续凉干,遇到雨天,用稻草覆盖。 VchI0KL?  
    当年上沛汤桥有很多切土皮的高手,他们掌握切土皮的技术,备有成套工具,为需要土皮砌墙的村民服务。我的邻村上大圩村民王某康就是其中一个,他技术娴熟,有好口碑,当年我家切土皮就是请他帮忙。 SIridZ*%  
    切土皮既要有技术,又非常辛苦,报酬是除供应一日三餐,每千块1.6元,两位拉绳的下手另付报酬。运输是靠篇担、“泥络只”,土皮相当笨重,每块约26.5斤,每力每挑6块,女4“泥是农闲时节自己制作,成本低廉。方法是把约一米长的柳枝攀成大半圆形40多厘米柳枝做横头,铁丝扎紧,成形后,用细草绳网起来,系上绳索。“泥大小根据需要而定,青壮男劳动力大些,半劳动力小些 Mm)yabP  
    土皮砌的墙很牢固,地震中得到了见证。1974年4月溧阳地震,震中上沛一带,线砖砌的老房屋开斗墙几乎全部倒坍,土皮墙则不然,受损最严重的仅仅墙角处开裂。我所在的庆丰是地震重灾区,家中仅仅烟囱倒塌,土皮墙巍然无损。 ZO#f)>s2  
      2017年6月8日《溧阳时报》 E#!tXO&,  
kfV}ta'^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茅尖花红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8:1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第12楼春岭樵夫于2024-01-22 08:04发表的  : *xt3mv/<z  
切土皮
/tV)8pEj  
贫困时代,农民住房很大部分是土墙,戴埠、平桥地区流行打土墙,方法是架设土墙夹板,中间填充泥土,夯实,夹板随土墙增高向上移动。上沛、强埠、汤桥、庆丰等地习惯用土皮砌墙,当年,我下放在庆丰公社汤上大队,住房的墙壁也是用土皮砌成的。  G#K=n  
土皮不同于砖坯,制作比砖坯简单得多。秋天,水稻收割以后,为了运送距离短些,选择一块离准备盖房的屋基较近的稻田,排干积水,把稻杆根贴近地面处重新割一遍,凉干、夯实,准备就绪,就可以在这块田里切土皮了。切土皮分两步进行,切和铲,方法原理与用犁耕田差不多。第一步切,工具是锋利的圆头“切刀”,刀架前面系绳索,后来一根横木为把手。切土皮需三人操作,两辅助人员在前面拉着绳索前进,大师傅用双手握住横木把柄,刀锋垂直于地平,切入土中约20多公分,不偏不斜,保持平衡和深度,稳步直线前进。 :;]6\/ky  
下第一刀要依据事先在地上划的直线,切的时候,刀架上一小铁钉在地上划出与第一条线平行的第二条线,第二刀则切在第二条线上,同时,小铁钉划出了第三条平行线,依次一刀刀切下去。纵向切完以后,调至与原线垂直方向,继续切横向,最后,把稻田表面的泥土切割成一块块大小几乎相等的长方形。 nKV1F0-  
第二步铲,就是把切成的长方形泥块翻过来。和切一样,两人拉,一人把握铲刀。土皮大约长40公分,寛20公分,厚10公分。略干二、三天后,就搬起来叠成几条长龙,继续凉干,遇到雨天,用稻草覆盖。[ Rb\\6 BU0  
....... :,:r   
` NcWy  
小时候,见过。但是,这样做,对农业生产有害处。田脚养肥不容易。 #:2 36^xYS  
sH#UM(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溧城某甲 金币 +1 2024-01-2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803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551
金币
9501
威望
208
贡献值
4378
银元
4253
注册时间2019-10-20
1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8:3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4=!SG4~o  
KE!aa&g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192
金币
15982
威望
397
贡献值
7954
银元
7557
注册时间2014-05-29
1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8:5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管见针砭于2024-01-22 08:16发表的  :小时候,见过。但是,这样做,对农业生产有害处。田脚养肥不容易。 yZk HBG4  
 (2024-01-22 08:16)  5(e?,B }  
lCT N dW+=  
是的,生产队时代,顾不上那么多了。 2c:H0O 0o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192
金币
15982
威望
397
贡献值
7954
银元
7557
注册时间2014-05-29
1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9:0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管见针砭于2024-01-22 08:16发表的  :小时候,见过。但是,这样做,对农业生产有害处。田脚养肥不容易。 lsmzy_gV7  
 (2024-01-22 08:16)  jRIjFn|~{Y  
63:0Vt>hZ^  
田里的熟土铲掉一层,来年收成会大减少。  /;LteBoY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144
金币
11716
威望
204
贡献值
6502
银元
6298
注册时间2013-03-27
1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09:4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小时候只看过用夹板夯土墙 tV2SX7N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536
金币
16719
威望
265
贡献值
9057
银元
8792
注册时间2014-05-20
1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12:13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春岭樵夫于2024-01-22 08:04发表的  :切土皮 QC>I<j& `!  
   贫困时代,农民住房很大部分是土墙,戴埠、平桥地区流行打土墙,方法是架设土墙夹板,中间填充泥土,夯实,夹板随土墙增高向上移动。上沛、强埠、汤桥、庆丰等地习惯用土皮砌墙,当年,我下放在庆丰公社汤上大队,住房的墙壁也是用土皮砌成的。 )CS 7>Vx  
  & .. (2024-01-22 08:04)  V M[9!:  
:6LOb f\01  
只有少数不爱惜土地、贫穷、产量低的地方这么干。爱土地且产量高的地方决不允许这么干。 cqeId&Cg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1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12:1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7楼凛冬将至于2024-01-22 09:47发表的  : 4,f[D9|:  
小时候只看过用夹板夯土墙 [$?S9)Xd  
bf3LNV|  
古代贤人傅说(读yu),孟子说他发起于“版筑”之间。这个版筑,就是指古代夯土造屋的工人,也指夯土造屋的工作、工序、甚至工具。 "n '*_rh>+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331
金币
22169
威望
32
贡献值
14712
银元
14680
注册时间2017-01-07
2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2 13:2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楼主是农耕文化的记录者和收藏者。读罢让人有许多好奇疑问,做土墼的模子为什么要利用做寿材的木料?不能随便用木材呢?这是什么讲究? 4q@o4C<0  
看完过程,土墼砖就是人工晒制,青砖红砖就是窑火烧制的,做土坯砖头也是没办法才做的,没想到还有许多技术和讲究。 k_V1x0sZ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