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老事物之十四:石磨、豆腐缸、磨床、水桶挑担等——石磨圆圆出白玉(3)
#]5&mKi 题记:许多伟人名士的所作所为,因文字的传承而千年不朽。同时,无数的平凡人却无痕无迹、无声无息,被遗弃在了历史的角落,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S4#A#a2J 在历史的筛子里,只留下伟岸和宏大。而千万小人物,活着时就一如尘埃,随风消散,默默无闻。一旦,百年、甚至数十年以后,有谁会知道他们的名和姓?有谁会认识他们所操持的器具?有谁会知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还有谁会体会他们的忧愁喜乐、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又有谁会了解他们的人生、了解他们的品性呢? &&]"Y!r - (四)、搀浆(滤浆) ~C}(\8g 由于,黄豆糊里含有豆渣,豆渣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杂质。豆渣的颗粒较大,使豆腐不易凝结,影响豆腐的成型和细腻润滑的口感。所以,要用纱布过滤,把黄豆糊中的豆渣和豆浆分开。这就是滤浆,也叫搀浆。这样,就制得以蛋白质为主要分散质的溶胶体——豆浆。 34X(J-1\|i 豆浆过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经碾磨的黄豆糊先加热煮沸,然后过滤,俗称熟浆法;另一种是把经碾磨的黄豆糊先滤去豆渣,然后把豆浆煮沸,俗称生浆法。 f}L>&^I) 我国江南一带做嫩豆腐,大都采用生浆法滤浆;北方生产老豆腐,一般采用熟浆法滤浆。 H arFo “我们这里,(传统)搀浆的用具是(一套装置):用两根约1米长的木头做一个活动的十字架。然后,从房梁上悬挂一根绳子,绳子末端系在十字架的中间(中心处)。最后,将一块过滤用的方形纱布四个角系到十字架四个外端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网兜。”提到怎样过滤豆浆,洪芝老叔介绍说。 f o/
D3 “布应当用细沙布过滤,不能用粗沙布。” v< 65(I>
“把清洗晒干的纱布拿出来后,我就把它结在吊包的那个木十字架上,再搬一个缸放在吊包下面。这个缸就是第二个豆腐缸,用来装过滤好的豆浆。” X{0ax.
ZcUh[5:|
E9L!O.Q “搀浆过滤的时候也要两个人配合的:从第一个豆腐缸里,我负责用大铜勺把磨好的黄豆浆舀起来,倒入纱布内。我那位用两手各扶着两根吊架木棍的一端,(运用杠杆原理,)不停的上下左右缓缓的推拉、扭动十字架,豆浆便在袋里也上下左右的晃动。这样,豆浆(通过滤布,哗哗地、源源不断渗漏)就流到下面的豆腐缸里了,豆渣就留在袋内。” ir9Q##f 看来,他们夫妇体力合理分配,配合默契啊!刚才,洪芝老叔牵磨花了大力气。这会儿,该缓一缓,做轻一些的体力活了。 pb=jvK 看来,溧阳话“搀浆”的“搀”字用的太好了!汉语字典里,“搀”的含义就是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这里,“搀”字引申为双手扶着吊包的木架轻轻的晃动了。 !L&=?CX “纱布内的豆浆变少后,我再从第一个豆腐缸里,用大铜勺舀起豆浆,从上面加入纱布内,我那位再不停的摇晃吊包。” Zp/qs
z(] “如此重复,直到把一缸黄豆浆全部过滤好。” |#DC.Ga! “摇晃到没有浆出来时,再舀一些温水(冷水也可以)倒到悬挂纱布的豆渣中,并不停反复晃动。把纱布里剩下的豆渣再过滤一下,这叫‘洗包’。(由于,)最后纱布里豆渣多,比较重,要花大力气了。所以,洗包时,我们两个就交换位置了。” &4mfzpK “豆渣用清水要清洗两次的。12斤黄豆的豆浆,洗包时,一般要加20斤左右的水。”见我和洪芝老叔谈的热闹,洪芝婶也过来,站着参与了我们的话题,并时不时的补充回答我的问题。这时,她就在一旁插话道。 [_g#x(= “这是为了让豆浆得到充分利用,不造成豆浆的浪费吧。”我附和道。我真的佩服:乡下人一丝一毫都要节省啊。 Q\&AlV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刚过滤好的豆浆浓度太高,做豆腐(豆浆必须)要稀一点的,但也不能太稀了。” Ma` 原来,加的水也大有讲究,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加水稀释,才能使豆浆达到适当的浓度。而加水太少了,豆浆浓度就过高;加水太多了,豆浆浓度就过低。因为,豆浆的浓度与点浆时形成豆脑的质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豆浆的浓度不合理,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豆制品。 aHBByH 所以,老话讲“浆稀点不嫩,浆稠点不老”。 S(g<<Te 所以,洗包时,加水量对生豆浆浓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严格控制豆浆浓度,也是点浆之前各环节工艺的关键。 sh',"S#=@ “洗包完成后,因为,用清水洗过了,渣里也没剩多少浆了。所以,只要双手掐紧纱布,稍稍把豆渣拧干就行了。最后,豆渣抓上去散散的,不成团了,就说明浆已经滤好了。” L #t-KLJ
wc<2Uc
t-v^-# “用传统的石磨,一般12斤黄豆出豆渣24斤左右,豆浆六、七十斤。” 9s;!iDFn “我那时,家里还养了一头猪。过滤出来的豆渣就主要用来喂猪,也喂鸡、喂鸭。现在,豆渣炒一炒还可以当菜吃。” xHM&csL 看来,这一道工序看似简单,操作起来也不轻松。 #U?EOm “(这道工序,)两个人要忙活大概半个小时。” qP7&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