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算命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二 6^FUuj.
.e}`n)z
闲说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行当,眼下已聊到第三十二帖。其实,所谓的老行当,并没有一个明显的、严格的、规范的判别标准,而通常的理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的行业。据说有2000余年历史的老溧阳有各种行当粗算也有上百种,细说就更多了。这不,今天说的“算命佬”就是当年的一个火爆的行当。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行当也从当年“火爆”行当逐步转化成“稀少”行当,虽然形式多样,但都离不开“算命”这一核心内容。 5z"
X>!?^
所谓“算命佬”,我指的就是当年流行于溧阳城大街小巷的算命佬,大家都称之为“算命瞎子”。据上辈老人说,晚清民国年代这个算命行当大部分都是摆摊经营的,美其名曰“测字先生”,技术差点的才穿行于乡间村头。但解放后这个行当上面就不允许生存了,认为这是封资修的毒素。在我的记忆中,文革前这个算命佬还是有市场的,特别是我记事的六十年代左右,几乎每天都听到街头巷尾传来阵阵胡琴声,拉二胡的就是算命佬,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瞎子(盲人),一般都有一个拖着鼻涕的孩子牵引着算命佬,牵引的孩子与“算命瞎子”或依着一根细竹棒一前一后行走,或拉着“算命瞎子”的衣角引路,引路的孩子是瞎子的后代还是雇来的,这就不清楚了。 '[bw7T
为什么当年我们码头街的七条支巷以及方塘埂、彭家村、杨家院、石方塘、木营里等一带的老溧阳都叫这些拉二胡沿街游荡算命的盲人叫“算命瞎子”,个人认为,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社会上的盲人比肢残、聋哑、精神、智力残疾的还要多,这些盲人也需要吃饭和生存,故与铺摊设点的“测字先生”有别, 他们流动上门服务,无疑与固定的测字摊点抢饭碗。据说这一行业最早竞争中名气最大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个西伯侯,但后来这些算命大师“多多嫌多多”,连英俊的秀才吴佩孚也是当年北京街头挺有名气的“测字先生”,人称“吴铁口”。 B<~BX[
南方瞎子算命多有准头,他们一般都要懂五行八卦和周易的基础。因为他们看不见。下的功夫比一般明眼人多的多。一般明眼人算不准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谋生,一般盲人必须算准。盲人算命是指的这个社会敬佩的一群人,不投不抢不给社会造成负担,看不到这个光明的世界,但是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财富,非常了不起! L_!}R
文革前,有人说拉《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也是“算命佬”,一开始我还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是文人的胡诌。也许是当年溧阳大街小巷“算命佬” 拉二胡的形象蒙混了自己的眼睛。但是,这些拉二胡的“算命佬”许多二胡拉的真的不怎么样,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算命基本上是“嚼狗卵”,骗骗老头子老太婆的一两毛钱而已。 gV'=uz v
但是,这些民国年代过来的老人,一般都喜欢算命,只要二胡声从街头巷尾响起,我所居住的孙家大院和附近的吴家姆妈、张家伯娘、李家奶奶、王家婆婆,都会掂着小脚,到巷口或门口迎接算命佬。 7'@~TM
此文仅仅是回忆文革前走街串巷拉二胡的盲人“算命佬”,仅此而已。 '%a:L^a?
(D\`:1g
[&z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