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Ctrl+C、Ctrl+V ZHwl 9n#m
X'.lh#&
'xEomo#
焦尾琴 [jiāo wěi qín] (7_ezWSl>
dM,{:eID
+U'n|>t9
vh|m[ p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 I 8
?
j!L7r'AV5
简介 oGXcu?ft
\7UeV:3Ojn
q-1vtbn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S9KP
JFu.o8[Q
&~<i"
W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pUYFDwFx
lib^JJF
H[R6 ?H@$F
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桐、焦琴”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用“桐尾焦、桐爨、爨下桐、爨下残、爨下余、良才入爨”写良才不得其用,或比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 dtQ3iuV %
'e>'JZR
PMiu "
琴有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 ?mi}S${g
明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霞壮日暧,咏幼丝于曹碑;薇省风高,识焦尾于班管。” `&)
3]NKAPY
1)e[F#|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提到,郭襄曾在少室山林中聆听“昆仑三圣”何足道以焦尾琴作乐。 b;`MHEzw&q
'[[IalQ?
Dir# [j
zzC{I@b
/^i_tLgb
nbw8YO(=
传说 17:7w
2#R0Bd
K-(C5 "j_
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生性笃孝,自小博学多才,喜辞章、数学、天文之学,“覃恩典籍,韫读六经”,熟知两汉史事,正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世称《熹平石经》,为古今隶书之典范。他创“飞白体”,写《笔论》、《九势》、后人尊其为“书法之开山鼻祖”。蔡邕的“焦尾琴”名扬千古,关于蔡邕救琴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说法不一。 7wrRIeES
t|&hXh{
一说 rWL&-AZQl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u3 X!O
.^- I<4 .
)):D&wlq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Img.TIt
.<K9Zyi
zYis~+
在隐居吴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 D.F1^9Q
3ug>,1:6-
1[Q~&Q
C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 W$}2
$}r0U
Kk \,q?
*EU1`q*
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的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gsIp y
!}d_$U$
Ngrj@_J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 (
^ J2(
7*+tG7I @
x` 4|^u
后世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6m9\0)R
`'rvDaP
xM&`>`;^e
4SkCV
EBmkKiI;
二说 ?;rRR48T9E
9:!V
":8q
{FNCC*=
《故事新编》焦尾琴 作者:乙木生 %zjyZ{=
t4zKI~cO
}.A
\;FDyj
汉朝灵帝时,陈留地方有个儒生叫蔡邕,性情豪爽,特别喜爱琴棋书画。为了求学,蔡邕拜别父母,到京都洛阳求学,不久就很有名气,得到朝廷重用。 {o%OG/!1
R|\kk?,u
O
Q3IkE`G
蔡邕作了官后更加潜心研究儒学,对朝廷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后来,他多次上书揭露时政弊端,得罪了皇帝,也惹恼了权臣,被逐出朝廷。不久,朝廷又有逮捕他下狱。蔡邕于是逃出京城。这天,天气很热,蔡邕走了好久都没见到人家,又饿又困,便在一峭壁下荫凉处歇息。 b\SB
o^d
I_`$$-|
不一会儿,蔡邕就靠着石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他听到水滴声:“叮——咚——叮叮咚咚——叮咚咚——”这声音很有节奏且清脆响亮,他突然来了精神,循声找去。只见石岩峭壁高约十余丈,从顶端到脚下有一道宽宽的石缝,岩下有一个圆圆的水凼,凼里一汪清水,顶上有水滴下来,滴在水凼里,滴水声在这岩腔里回荡,煞是好听。 2N&S__
q'
t"
/7R0w
他听得醉了,忘记了自己在逃亡中。他捧起清水来喝了几口,呀,好清凉,他觉得全身清爽,立时来了精神。突然一位笑盈盈的白发老者站在他背后,他忙向老者施礼。只见老者腰佩弓箭手持猎叉,已猎得一些山鸡和野兔。通过交谈得知老者姓林,是个猎户。林老者很喜欢蔡邕,便邀请他去家中作客。到了林老者家中,蔡邕见过林老者的老伴和孙女绿玉。一家三口忙烧锅煮饭。 9 b&HqkXX
PmUq~YZ7
VkC1\L6
这地方煮饭的灶和平原不同,灶火门很大,一些原木不经辟开就能放进去燃烧。蔡邕见他们一家三口忙于做饭,自己就走出柴扉观赏深山风景,耳朵里似乎还听到那水滴声。突然,蔡邕听到灶堂里木头烧爆的声音很特别,好像拨动了他那根神经,急得大呼大叫起来:“别烧了,快灭火!”蔡邕心急火燎地把灶堂里燃烧着的木头拖出来,浇水灭火。林老汉一家三口被他这惊叫和那不容制止的动作惊呆了,愣愣地望着他。这时,蔡邕才觉察到自己的失态,忙向林老者一家施礼道,这段木头有用,烧之可惜,并请求老人家将这段木头赐给他。 gue~aqtJ
()_^:WQO?
O2~Q(q'
蔡邕先是拖着那段烧焦了的木头,在院中盯着入神,随后就用刀斧劈砍起来。绿玉好奇地守着他,问这木头有什么用处,他反问绿玉懂不懂音乐,绿玉摇头说不懂。 x,<|<W5<%
Gbb*p+(
o3:h!(#G
经过好多天摆弄,蔡邕终于将那段木头做成了一把琴,只是琴尾仍有烧焦的痕迹,故取名焦尾琴。这琴弹起来,音质特别好,胜过皇宫中的名琴。蔡邕边弹边唱,三人都听呆了。 }vX1@n7T6
<a(739IF
.UUT@
w?
林老看了叹息说,可惜我现在还不知道这木头是何种树木,蔡先生,你懂?蔡邕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其为何树种,只辨得其音质。正如对人一样,不问其出身官阶如何,只看他是不是人才。林老汉深以为然,并要将孙女绿玉许配于他。蔡邕说,我是朝廷追捕的人,不可害了绿玉。林老者说,天高皇帝远,我这山野村夫不知道什么逃犯。怎奈蔡邕始终不同意。不过,蔡邕在这里避祸半年多,和林老者一家相处很好,而且还把绿玉调教成了音乐奇才。 .A7ON1lc^C
iT~ gt/K
T
mH5+
三说 zrA=?[
P9gAt4i
5BM rn0
有一次,蔡邕路经吴县,见一个挑夫在江边用三根木棍捆成三脚架,挂着一口大铁锅烧水。火点燃后,他就去挑水去了。燃烧的木材在噼啪声中散发出一种梧桐木特有的香味。蔡邕好奇地上前一看,原来一块老桐木板正着了火在燃烧着。他连忙把这块木头抽了出来熄灭了火,双手捧着,细细端详,爱不释手。这时烧火的挑夫回来了,责问蔡邕为何抽掉他生火的木材。蔡邕说:“你知道吗?这是一块很好的梧桐木,是作琴的好材料,你却当柴烧了。你肯卖吗?多少钱?”挑夫说:“既然你有用,就拿去用好了。”蔡邕深深地感谢挑夫。回到住地就动手把它雕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正好在烧焦的地方,故给它起名为“焦尾琴”。这架“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C5
J^xHI
](k}B*Abh
kI~;'M
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