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4月,我和原码头街的发小沈国益就他于1980年左右手工画的一张码头街鸟瞰图进行了一番探讨和追忆,因此形成了我当年在论坛上的《我与码头街全景图原创者沈国益先生重游码头街》的连续帖,但此文于2021年不幸被消失。感谢民间的一位网友,他把此连续帖精心保存了下来,并转发给了我,还自己添加了标题,让我感激不已。故今天我把此帖文发上,与大家共享——
At@H
gY|f[M|
u$O`
\=
平陵一哥与码头街全景图原创者沈国益先生重游码头街
2014.04.30——05.05
(一)
三两小酒下肚,一肚子话想说。记得三十年前,修建于明末的码头街双桥刚刚被毁,住在双桥下的沈家老三小国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画码头街全景图,这令他的弟兄和我们几个自小在码头街玩耍的伙伴大惑不解,但从小聪明好学的他自有他不屈的毅力和恒心。当从小在码头街跌爬滚大长大的他花了近三年时间精心绘制的一幅码头街全景鸟瞰图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让大家都惊呆了——从码头街的双桥到虹桥,码头街两边的商铺房子以及河对面的房子一幢不少,码头街的老船厂、老油坊、老正昌、汪德隆、老码头、渡船口、坂桥浜、临时馆、接官亭、以及各种商铺一应俱全,光画面上在大街上行走的人物就有1800多个,从双桥下的轮船到虹桥的水闸,从坂桥小河的放鸭人到汪德隆码头,从码头街口连接的碑亭巷、三阳泰巷到小桥巷、同泰昌巷,无一不精雕细画,从今天开始,我将把国益老兄画的码头街全景图分段向大家解说。
码头街全景图作者沈国益先生
C8W#$a
(二)
这是沈国益先生在30年前画的唯一的一张码头街的全景鸟瞰图,全图从码头街的中埂凤凰桥(晚清民国时都称双桥)开始到虹桥(现在的竹墅桥)为止,采用墨线工笔画的形式,从左至右高空俯视的角度,全景式的绘制了当年这段码头街的全貌。这张原稿尺寸为:高270mm,宽580mm(见图一)。此画纸质非常好,我细看了一下,应该是当年在溧阳非常流行的镇江产优质250克铅画纸。左上角有三枚印章,右边这颗是作者的书画闲章,中间这颗是沈国益先生的名章,左边这颗是作品完成后,沈国益专程赴北京,请民国时期码头街德高望重的黄汝鑑老先生鉴定一下,90高龄的黄老看得非常仔细,非常高兴,赞许小沈画的好,画的逼真,并当即把自己的印章盖上,以示肯定。绘画的落款时间是:一九八零年十月(见图二)。
图一
图二
#rD
0`[pz
(三)
这是沈国益先生画的码头街全景图中的双桥一带的景象,约占整个图的三分之一左右。据考证,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凤凰桥”(又称双桥)就已建成,两桥之间(相隔30米)的凤凰埂建有凤凰阁(见图A),供来往行人小息。两座桥各有2个桥墩,每座桥长约35米、宽约4米左右,用巨大的麻古长条石铺就,桥的栏杆最初是木质的,到了晚清民国前后,改成了铁质栏杆,而且每个铁栏柱上还有一个铁狮子头的塑像,桥下左右均有上桥的石台阶,在台阶平台处有一座女儿墙(见图C),女儿墙正好面对桥下的关帝庙(见图D),关帝庙隔街对面就是毕记棉花店(见图B),左下角就是上世纪中叶鼎鼎大名的国营国一米厂(见图H),双桥对面房子的密集区就是三十亩(见图F),从码头街过双桥右拐就是溧阳有名的棺材店(见图E),从图上看双桥河对面桥下的河工墙砖(见图G)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为防水患搞的,与虹桥几百年的城墙砖有本质的区别。
图三
(四)
码头街板桥浜往上街头再走一段,就来到了碑亭巷(见A),从碑亭巷到洋桥(现在的新华桥见J),就是明末至民国38年溧阳码头街最核心最兴旺的地段,所谓“溧阳的小上海”也是以此段商埠的繁华而名扬天下。这段街在晚清民初是商业的鼎盛期,形成了近百家知名店号和商铺,从洋桥往碑亭巷方向大小商号有:三家毛笔店、严雨生伞店、天成布店、黄义兴药店、同心粮行、同泰昌绸布店、临河轩菜馆、义隆润酱园、大新布店、豫成南货店、九成福丝线店、协兴昌烟店、慎昌粮行、汪德隆(见B)、费家粮店、同昌糖果店、升昌槽坊、馥云轩饭店等等。
在码头街的河边有接官亭(1498年建,见H)、汪德隆码头(见F)、渡船口(见D)等,有南北向的四条居民区小巷与这段码头街连接,它们分别是碑亭巷、三阳泰巷(见C)、露园巷(也称同泰昌巷见D)、小桥巷(见E),那时的轮船码头在洋桥旁(见I),从碑亭巷起到洋桥地势逐步趋高,尤其从毛笔店、轮船码头开始高差增大,差不多有15度左右,J为洋桥、K为虹桥水关、L为老城墙,老城墙上原来有日本人的碉堡,1945年8月18日夜新四军16旅46团部队从双桥攻城,就是给虹桥碉堡里的日寇两挺歪把子机枪把许多新四军战士打死在双桥上,现在的西山烈士墓内相当一部分部分就是他们的遗骸……
图四
yS'W ss
K&3,J7&& ^ ~'&K e '1+s^Q'pc d| ;S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