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2022-09-04 23:1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之五:耕犁、耕牛、牛轭--犁儿弯弯耕四方 ~6U@*Svk 春雨一丝连着一丝,绵绵不断地下着。佛晓的田野里,耕夫头戴草笠,身着蓑衣,一手执着木制的犁梢,另一手挥着鞭子,伴随着耕夫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年老的水牛肩背牛轭、低着头往前使劲的拉着耕犁,犁头在水牛的身后翻起了一排排乌黑油亮的泥土,田里的泥水哗啦哗啦的翻滚着。 G+4a%?JH OzBo*X/p ar+mj=m 水田漠漠,轻烟正袅袅升腾。青蛙在“呱呱”的争相鸣叫。几只觅食的春燕在田野上空盘旋飞舞,胆大的燕儿落在牛背上栖息。耕牛猛的昂头,接着一声长哞,惊飞鸟儿。哞声在开阔的田野上空悠悠的回荡。 9bgKu6-X 雨过天晴,水田边上的油菜花繁茂地盛开着,好似金黄色的海洋。春风拂来,花海撩起千层花浪。站在田野里,阵阵扑鼻而来的是泥土的芬芳和花的清香。 ?# >|P-4 好一幅美妙的乡村浓墨山水画!
( f8g}2 回味着无尽的余味,我们肯定会醉在这乡间的田头。 deaxb8'7 这就是我们乡愁里最美、最有韵味的记忆,这种记忆让人魂牵梦绕了百千回!一 ~B>I?j 但是,“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今人不识耕田苦,只道此厢好风景”。 %r6LU<;1@ “耕地和养牛全部白洛(溧阳方言,指麻烦、辛苦)咾。”聊起耕地,耕了一辈子地的溧阳郑笪村82岁赵景德老人对我说。 q9pBS1Ej 谈耕地,就让我们先从一套耕犁的故事开始吧。 1jo.d “现在,生产队时期的农具很多已经淘汰了。我收集这些农具,是想办一个公益性的民俗展览馆或者农耕教育基地,以此来保存农耕历史,让人们了解那个特殊时期人们劳作的状况及艰辛,起到保护、学习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作用。”在赵景德老人家里的一小房间里,我指着一套耕犁对老人说,“我看你这套牛耕地用的农具保存的不错,能否转给我?” Oz^+;P1 Fdd$Bl.&XS 8"wA8l. “我看你人也不象是做生意的样子。你要办展览馆,这个很有意义的。反正要拆迁了,这么大的一套东西很占地方的。那这套耕犁和犁浴只(溧阳方言,指犁轭)就给你吧。”听了我的介绍,赵景德老人手扶铁犁,最后,才依依不舍的对我说,“这些东西在我这儿已经有40年了。前段时间,有好几个人要收购它,我一直没舍得给呢。”
&k\7fvF “这个耕犁是我们村包产到户后我从上兴的铁匠铺订买来的,记得那是1982年的时候。”老人和我说起了这耕犁的来历。 z QoMHFL3 “到上兴有七、八十里路呢。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去买?”我问老人。 N\H{p%8 “一般的铁匠铺是不打铁犁的,铁犁必须要有大机器(锻造)才能做。而且,上兴的这家铁匠铺很有名气,做的铁犁质量好咾。”老人解释说。 \ ^EjE “当时,我们村三个人一起去的,买的式样是一样的。他们二个每人花了120元钱,我这个花了150元呢。那个时候,在生产队里,大工一天的工分也只有六、七毛的钱,有的一户人家一年的分红(收入)也只有100多元钱呢。” ,8o]XFOr “为什么你的梨要比他们的贵些呢?” R8EDJ2u# “我这个犁的犁辕部分是加厚的,而且,钢火好,硬度高。所以贵了30元钱。” 25ul,t_Du “犁辕是哪个部位?” s .^9;%@$J “就是这儿。”老人指着铁梨前面有一个大的弓形结构对我说。 #:T5_9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赵景德老人也懂得。对一生从事耕地劳作的老人来说,耕犁的质量特别重要。因此,为了耕好地,老人可谓花了血本。 yHQ.EZ~%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犁的出现对农业生产来说是革命性的事件。犁具在耕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高了耕地中翻土和碎土的效益。可以自豪的说:在犁的发展及创新中,我们的老祖宗一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古代世界最先进的耕地农具就是中国的耕犁。二 d(,-13 “犁各部结构的名称及作用分别是什么?”我向老人请教。 ;knSn$ “这个是犁底。”老人把铁梨竖直放置在地面上,指着梨中部内侧与犁辕的后端相焊接、平贴地面的一段七字直角形角铁说。 ,!kyrk6 /.'1i4Xa1P \yb^%$hZ0
我知道,这个是犁的关键零件之一,又称犁床,是犁头的导向装置。 +x
G] (? “这个东西就叫犁头。犁头由犁铧和犁壁两部分组成。”老人指着犁底前端安装的象铲子一样的两个铁质结构说,“前端三角形尖头的这一块叫犁铧,犁铧起入土和破土的作用。” Ec_
G9& 犁的破土能力主要取决于犁头的铧。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铁造的犁铧。而且,还驯化了牛用于耕作之中,这样,使犁和犁耕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从而结束了人拉石犁原始犁耕的历史。欧洲人直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铧。 [HF)d#A “这个叫犁壁。”老人指着紧连犁铧中部上方一块曲形翻转的铁片说,“它主要起翻土、碎土、起垄和缓冲的作用。” $>/J8iB 中国的汉代首先发明了犁壁(也叫犁镜)这一装置,它的创制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精巧的曲形犁壁能把土轻轻地翻向一边滚落,不会沾住耕犁。不仅使土落成整齐的垄坎,而不致造成堵塞,而且,翻起的土块可以断绝杂草的生长、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所以,在耕牛的牵引下,犁能连续不断地破土、翻土,从而,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益。 %P_\7YBC> 欧洲直到公元18世纪才出现这种犁壁。而且,其结构也是极其粗糙的,故其耕地效率极其低下。 'Twi
@I 汉代耕犁的结构已相当完备,具有了犁辕、犁床、犁头、犁箭、犁梢等部件。当今,世界各国制造的几百种机引犁,而它们的主要结构、基本设计,也跳不出西汉木犁的基本原理。 dge58A)Q “犁后面的部分叫犁梢,这个是用榆树做的。”老人握着一根连接犁辕、并与犁底呈135度角相接的木质部件说,“这个木柄(犁梢末端稍微弯曲的部分)人可以手扶着,(以)掌握犁前进的方向。” 8(KsU,%d “这个叫得手。”老人手握犁梢中部下方一个突出的小手柄说,“耕地时,如果要转向,人就提着它,拎空耕犁,使耕犁改变方向。” jR@-h"2*A 原来,这个小部件(也叫扶手)作用还蛮大的,耕犁移动位置或转弯时就靠它了。 1|/2%IDUI 后来,我测量了一下,这个铁梨全长155厘米;最高处85厘米。犁铧宽24cm,长45cm;犁底长64厘米;犁辕长104厘米;犁梢长95厘米。 WSDNTfpI “汉朝的犁辕都是直的,因此叫‘直辕犁’。到唐朝时犁辕(改进后)成弯曲的了,就叫‘曲辕犁’。”老人又指着铁犁前端膨大有三个圆孔、中部较直、后端弯曲呈弓状的铁制部件说,“这个就是曲辕犁。”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