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名优特产专题帖之三十六 EE/mxN(<
Y.tx$%
溧阳白茶始创成功第一人 $o^Z$VmL
L*nK>
+
=bVPHrKNQ
【采访】溧阳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董事长濮爱玉 Z:;}
U)S=JT~h
.R9Z$Kbq
H=t"qEp
ZzT=m*tQ&
很早就有采访溧阳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董事长濮爱玉的打算。此前,根据其美名“爱玉”,我以为这位在国家、省、地、市大名鼎鼎的“南山制茶大王”是位非常能干的女能人,但此刻站在我面前的却是位个子不高头发花白60岁出头的老人,从他气宇轩昂饱经风霜脸上的一对坚毅眼神,就可琢磨出这位濮董事长一路走来的不易和艰辛。 2_o#Gx'
说话间我们在濮董事长的指引下,来到茶山的最高处,只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成片的茶园果园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一片美景。濮爱玉说:“这么多年来,由于我在丘陵山区农业开发上的成功,省政府特批每年奖给溧阳丘陵山区农业开发资金一千万元,并单独奖给我一百万元;在“一村一品”推介活动中,获得国际“一村一品”组织奖励30万元,这是国际“一村一品”组织奖励的第一位中国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濮爱玉已把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的3800亩荒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茶园和花果山。 cs9^&N:w[
濮董事长是一位非常内向且谦逊之人,近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路媒体和记者报道他的事迹不少,在问到其个人功绩的关键点时,他都轻微地一言带过,或借故回避。假如报社记者问到他是否是“溧阳南山的茶叶王”时,他总是谦虚地摇摇头,当电视台记者问到他是花果山之王时,他只是莞尔一笑。其实,濮爱玉董事长还有一件不为人知的故事!当我鼓足勇气向他坦言:你是溧阳白茶始创第一人时,老实而虔诚的他笑了。濮董这一笑,无疑把我带进了这位溧阳南山白茶始创成功第一人的创业生涯...... aQkOQy
H=r-f@EOrI
B5e9'X^
[
K
|& f5w
zmMc*|
当年建筑工地的小木匠 OMGggg
1960年8月16日,濮爱玉出生在茶亭公社宋塘大队官田村的一家普普通通的农户家。其实,在濮爱玉出生的两年前,全家就从大溪边上搬到了茶亭的官田村,因此说,濮爱玉一家是大溪水库的移民。小爱玉7岁那年,全家又由官田村搬到了茶亭公社联谊大队。据今年92岁的濮母说:爱玉在四个孩子中,他是老三,但他最乖巧、最听话、最聪明。而濮爱玉的讲述似乎比他的老娘讲得还要实际:“小学我在联谊大队的村小毕业,初中就到了茶亭中学,高中在沙河中学毕业,记得高中的物理是夏厚邦老师教的,直到谢老师当了市教育局的局长,我都记得他,因为我最喜欢上他的物理实验课,不然,我后来也不会当能干会算的小木匠了!” D7Q+w
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能打洞”。濮爱玉的父亲原来是生产队会计,打了一手好算盘。当年父亲看到儿子高中毕业回来了,有意让儿子接班,爱玉自然不肯,老实巴交的父亲最后请出大队会计,这才做通了工作。也许聪明的孩子大家喜欢,当了三年生产队会计的爱玉又被调到茶亭建安公司,建安公司一看这孩子能说会算又勤劳,就派到东北的建筑工地,当了一名小木匠。大家知道,当年的木匠在建筑工地,就是半个工程师,他不但要会干活,还要会计算,还要会画图。濮爱玉这木匠活一干就是三年。1981年当茶亭建安公司在上海搞得如火如荼时,公司领导又把在东北工地干木工活非常出色的爱玉调到了上海。那时茶亭建安公司已把上海烟草公司、上钢三厂、上海塘瓷厂等大单位的建安工程都拿了下来,这位小木匠从东北建筑工地一到上海工地,就委以重任,担当了会计兼木工工场的负责人。 #el27"QP0
那时,年仅21岁的濮爱玉就是上海烟草公司工地的实际负责人,因为他的办公室和木工工场就设在烟草公司内,他白天指挥生产,晚上进行核算,里里外外一把抓,忙的不亦乐乎。“一月三两月四”,慢慢地他的人品、技术和工作能力被上海烟草公司的某位领导看上了。他找到濮爱玉,语重心长推心置腹地说出了他的设想,再后建议爱玉自己搞。上海烟草公司领导的一番话,把这位自小聪明的小木匠说得犹如“十五只水桶吊水”,七上八下。但聪明的木匠毕竟是聪明的木匠,权衡再三后他终于迈开了人生单干的第一步,在上海滩轰轰烈烈地组队大干了起来。显然,濮爱玉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经过在上海滩近十多年的奋斗,他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只要在这条建安道上继续走下去,用不了几年,他也会和溧阳其他在上海创业成功的大老板一样腰缠万贯,满面春风昂首挺胸迈步在上海滩头。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濮爱玉的人生轨迹突然峰回路转,他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踏上了治理丘陵山区荒山、改变家乡穷山恶水、建设茶山果园的艰巨任务,“实笃笃”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开始了从小木匠到茶果园老板的华丽转身。 azcPeAe
'j1e(wq
EeIDlm0o
uOxHa>h
O 4 !$
让荒山变成美丽的茶果山 _KT!OYH
世界上的许多事说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1992年的下半年,濮爱玉忙中偷闲从上海工地回家了一趟,第二天就被大队领导请了过去。大队领导非常为难的提出让爱玉帮帮忙,借点钱给他们度度年下的难关。爱玉是非常有头脑的人,他也知道在这穷山恶水之地当领导不易,但这钱借出去恐怕也难以收回,当他了解到大队有100亩茶园,他顿时脑门洞开,就对杜书记说:“这样,我来把这百亩茶园承包下来,我借给大队的钱就算承包费吧。”杜书记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下子既有了钱也把不值钱的茶园承包了出去,岂不两全其美! k3\N.@\
当然,嗅觉敏锐的濮爱玉已经从中发现了商机,在上海建筑业小有成就的濮爱玉深知,如果回乡种茶失败,随之而来的非议会让他陷入很尴尬的境地。如果成功,不但可以做番事业,还可以致富家乡百姓。说干就干,1993年,濮爱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这片茶园承包了下来,并且签订了七年的合同。到承包期结束那年,这个原来不抱多大希望的茶园,居然为村里增添固定资产50多万元。因此,1999年上半年茶园招标时,濮爱玉一手经营的这百亩茶园顿时成了香饽饽,竞标时竟抬到了50万元,因大队书记是同学,濮爱玉退出了竞标。他选择了原沙河乡沙新村,因为当时沙河乡的七个大队,只有沙新村没有茶叶茶山,满目都是荒山。山上都是杂草丛生灌木和小竹子,路也没有,为登上山头,他不得不请人砍出来一条路才能登上。巧逢此处正在建设蓄能电站,濮爱玉紧紧抓住沙新村没茶山、建电站这两大有利条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他当即敲下了合同,每亩年承包费20元,承包期40年,七七八八一次性交足160万,时间是1999年下半年。这对沙河乡的沙新村来说,无疑天下掉下个金娃娃,不但大队有了巨资,所在区域的农户可都有活干啦。从此,濮爱玉一发而不可收拾,三年中他又承包了田家山村、杨村的荒山,承包总数达3800亩,成为溧阳承包荒山开发农业第一人。 5pO|^Gj1
:5d>^6eoB?
2wf&jGHs
2[E wN!IZ
6CJMQi,kn
溧阳白茶始创成功第一人 7>JYwU{
“我这个人喜欢做单一的事情,也就是说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不喜欢多元化发展,东抓一把西捞一块的游击式发展也不适应于我,无论是做建安还是做农业,都要专一。从事十多年的建安业,我搞得扎扎实实,后来建筑不做了,单独做农业,我也搞得实实在在”,濮爱玉坦率地说。自从离开了上海工地后,他回家就一心一意搞茶果园了。从事茶叶栽培以来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在埋头于研究茶叶的档次,一心一意、呕心沥血、全力以赴生产高档有机无公害生态茶叶。有很多人曾经直言不讳地对爱玉董事长说,人家的茶叶只要卖七八百块钱一斤,甚至卖五六百块钱一斤,你为什么要卖一千多元一斤?而爱玉也有苦难言,他说:其实我们很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我们溧阳的茶叶都是卖一千块以下,就没人去做高品质的产品,那时候我们的茶叶就不值得推广了。 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做这个事情!2001年,濮爱玉将企业的名字定名注册为“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其中的“特种”二字就是他讲究和追求的“新品种、好技术、创品牌”,朝着这样的目标,濮爱玉选择种植有机白茶作为今后这片山的主打产品。 8fR(y~_gF
随着聊天的深入,笔者直截了当提到了溧阳白茶的由来,也就是说这溧阳白茶当年是谁引进的,是谁最早一炮打响移植成功的。原来,在“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成立前的1997年,生产南山寿眉的横涧乡的村集体茶场引进了三千棵安吉的“白叶一号”,进行试栽,也许有关人员并没有把它当一回事,缺乏人工的有效而科学管理,最后没有长起来失败了。到了2000年的3月,松岭头村一块山在农业局的支持下,以农业开发项目引进了同一品种“安吉一号”,当时是农服站栽的,栽了50亩,其中有20亩裁种了水果,属公家投资。而濮爱玉的“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也在同年的10月栽种了200亩,却获得了成功 %+7]/_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