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2022-01-04 16:1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分析 Q]K` p( 12月27日至1月2日,城中派出所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6起,其中冒充身份诈骗4起、网络刷单诈骗1起、网购诈骗1起,受损金额达13万元。 ~A=zjkm 典型案例: RE;A0E_3 一、冒充身份诈骗 "#iJ/vy 1.冒充理财投资公司人员 >}V?GK36 2021年12月下旬,王某在家中上网时添加了一个声称可以帮助在某理财平台退钱维权的QQ群,转账1万元后发现被骗。 tVRN3fJH BX?DI-o^h _iJ~O1qx,w 警方提醒:部分爆雷的P2P平台确实有退款的情况,但都是在法院判决生效后由法院执行,不会由平台私自退款,更不会要求投资人在退款前预缴保证金等费用,擦亮眼睛,谨防被骗!
8z1z<\ 2、冒充亲友诈骗 j9NF| 2021年12月底,张某接到一个冒充其孙子打来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因为打架把人打坏了,急需借钱做手术,张某汇款8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G\gjCp?! TN0KS]^A3 警方提醒:切勿轻信QQ、微信上的汇款请求,即使看到亲人、朋友的视频影像,也要通过电话确认,拒绝电话联系的,请引起警惕!不要急于转账! rM7qBt 3、冒充物流公司诈骗 C#U(POA 2021年12月31日,方某接到一自称物流公司电话,对方以快递丢件理赔为由让其按对方指示下载某APP,对方以需转账刷分为由要求其转账,转账1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j3> =Jb; 13s/m& w~*@TG 警方提醒: H.ZIRt!RB 1、市民收到物流公司的来电,请勿轻易相信,一定要先到正规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 ^&?,L@
fW 2、正规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R])Eg& 3、切勿将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提供给“客服人员”,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特别注意不要提供短信验证码这最后一道防线! AT"gRCU$4 4、冒充公检法诈骗 a!$kKOK 2022年1月2日,徐某在家中上网添加一个自称是警察的qq好友,对方称有人盗用其qq号做违法事情需要调查,其扫码转账8000余元后发现被骗。 +yP!7] uxf,95<g) $.jGO! 警方提醒:“公安”“检察院”“法院”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相关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下载app等。 X+;[Gc}(W 二、网络刷单诈骗 ?Zb+xN KJ( 2021年12月下旬,陈某添加了一抖音好友,后扫码下载一APP刷单赚佣金,转账2900元后发现被骗。 U+!RIF[Je "0CFvN'4 <K [y~9u 警方提醒: 63W;N7@ 1.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千万别被高额的报酬迷惑。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所谓“刷单”一律是诈骗! z;qDl%AF 2.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保护好个人信息。 StI
N+S@Z 3.如不幸被骗,请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及时到公安机关或拨打110。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扩大损失。 sC-o'13 三、网购诈骗 ^#:;6^Su 2021年12月下旬,宋某在百度浏览到一个只需要2.99元便可购买视频会员的网页,后点击该网页进行支付,转账900余元后被骗。 d)AYY}pw }emUpju<C 7_\sx7h{3 警方提醒:购买商品请通过正规网站,勿轻点陌生链接以及任何有关付款的链接。如察觉受骗请及时报警。 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