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节牌坊背后的故事
8HB?=a2Q<' FUH*]U 本来,我对这些凄美的贞节事迹不感兴趣,但看过碑铭文和村民讲的故事,兴致来了。回来后做了些功课,整理成这篇文章。
I(F1S,7
; \Y- 据《贞节坊》碑铭文考: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建造,坊二柱三楼式,青石,坐北朝南。柱间3.2米,通高6米,两层正中间有竖额“圣旨”两字,其下为“贞节”两字,背面两层正中为“恩荣”两字,其下为横额,“皎玉寒霜”四个字,为”旌表故民潘积之妻蒋氏”而立。横梁通体浮雕双狮戏珠,及云纹图案。现存上黄镇洋渚村潘田法村民屋前,其保护范围:本体向外围南10.8米,向北3.8米,向东、西各11.8米。
#=>kw^5 9?v) 洋渚村,旧志称杨墅,是长荡湖东南畔的一个自然村落,曾属宜兴,今属溧阳市上黄镇。
T9,lblUQ Di]Iy 据史记载,明代后期,洋渚潘姓后裔潘积(宜兴旧志为潘积定)去世,其妻蒋氏,年仅20余岁,她孝敬公婆直至养老送终,她苦心培育子嗣长大成人,她一生守孝道守贞节,名誉乡里。时至清代雍正初年,宜兴知县(时洋渚属宜兴县)将此事迹上呈府台,江苏沈巡抚与提督学政邓汇疏题朝廷。清雍正五年七月,经礼部获准,皇帝下旨,在洋渚村立贞节牌坊以昭示。
`,<>){c| CAcOWwDm 上体正中《圣旨》两字。
Q2??Kp]1 0R.Gjz*Q 猎猎尘世,谁又能阻挡世俗的尘埃。那个年代,默默奉献的蒋氏,就是时代的英雄,当代的道德模范,家族的骄傲。
tauP1&%oH{ W"#j7p`d ——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皇帝的表彰,钦赐贞节牌坊!
IiQWs1 v#zfs' 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许多温婉美丽、聪慧优秀、知书达礼的少妇在年轻的时候受寡,为子女为家庭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像秋季凋零的凌霄花,退去花红,慢慢枯萎,直至岁月催她老去。
Wll
CcD1 $=QNGC2+ 封建男权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很多。孔子认为“妇女贞洁,从一而终”、“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司马迁认为“贞女不更二夫”。班昭在《女诫》中文:“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的说法。
im_0ur&' K.c6Rg 守身如玉,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一尘不染,从一而终等等,就是妇女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距。
3RG/X zcbA) 我们在考究贞节坊的结构和浮雕刻画时,隔壁邻居79岁的潘师傅,主动走过来与我们攀谈,聊了起来。
h=mI{w* .oB'ttF1 潘师傅透露:原来的牌坊比这个要高大,要好看。原因是门口做路填高了,潘田法家(距西山墙南2米左右)做房子场院水泥浇筑又增加了,地平面被抬高了有一米多,牌坊矮下去,显得没以前高大好看了。
b3jU~L$ ZnxOa 还有,牌坊楼是二柱三楼式的,头重脚轻,上体较重,年数多了,将近300年(295年)的风吹雨打,青石柱及横梁有些吃不消,几处明显裂缝。前几年,政府文物部门派人把上面的顶拆开重新拆旧修旧,一点没变样。把下体沿袭至今,距他家也就几步路,也是潘氏家族引以为豪的建筑物。
9e|{z9z[l Bil;@,Z# qugPs(uQ 大家正说着热闹,潘田法的老婆回来了,她以上黄洋渚村特有的口音说了个有趣的故事: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房子小。由于她家紧靠着牌坊,打起了牌坊的注意。牌坊后面做厨房,前面是猪圈,牌坊上用锤子凿个洞,搭房子的椽子就架在上面,省去了一面墙。听着笑着,我不由自主的看看牌坊,上面还真有后补的痕迹。在那个扫四旧,与牛鬼蛇神作斗争的特殊年代,人们的愚味无知与荒唐总是无处不在。荫封的荣耀被践踏揉碎,庙堂之高,牌坊之荣耻于闲谈。万幸,如今社会清明,河清海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男女平等,巾帼不让须眉。
4l#T_y 牌坊重修保存了下来,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
$u{ =!Baz} ?`BED6$`G9 mw%[qe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