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57121
-
- 注册时间2018-11-17
- 最后登录2024-11-23
- 在线时间12750小时
-
- 发帖486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币25066
- 威望3500
- 贡献值14439
- 银元10939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微博条 | 粉丝86人
关注Ta
发消息
- 发帖
- 4869
- 金币
- 25066
- 威望
- 3500
- 贡献值
- 14439
- 银元
- 10939
注册时间2018-11-17
|
4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12-14 08:5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书法欣赏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对书法的点画线条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c
k$ > yk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进行书法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e~Oge 书法欣赏要讲究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DrG9Kky{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Rmq8lU 书法欣赏的空间结构 i; 8""A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P+@n)?T6 在进行书法欣赏时,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ileqI/40f 书法欣赏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Ya#,\;dTT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欣赏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6' 9ITA 书法的神采意味 o3_dHbdI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O4Wn+$AN 书法作品中,墨法与笔法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墨法的重要性并不逊于笔法。墨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用墨的润燥和浓淡以及用笔所表现的浓、润、燥等不同着墨效果。在运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书迹的浓、润、燥取决于墨的浓淡;在墨的浓淡程度稳定的情况下,书迹的浓、润、燥则取决于用笔的快慢与轻重。所以,用基中要注意藏墨和着墨,并与用纸、用笔、用途相配合,写出的字就能既鲜又活,引人入胜。
FmRCTH 8{m5P8w'
从潘女士这幅行书作品结合书法审美观角度来看,其用笔有力,似有力透纸背的感觉,可见有相当的书法功力。从笔法上看单字框架结构很合理、协调,但是作为一幅书法作品,总是要从整体来欣赏评价的,正是由于作者着重于用笔与专注于笔法而导致了作品的整体的缺失。忘记了书法的用墨、墨法的枯、湿、浓、淡的变化交替、补白,忘记了书法作品内容的气势、豪气及豪情,用笔上的字字独立的后果就是截断了行气,从而导致了作品失去了神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书法在汉代已成为自觉的、成熟的独立艺术,它由篆书发展到隶书、草书,抒情性已经比较突出。因此,汉末的蔡邕才得以在理论上加以总结。他把“书”解释为“散”,认为挥运之前,要“先散怀抱,任情恣性”,这就是说,要孕育感情,进入境界,做到意在笔前,书在情后。 l5> H\ JGJXV3AT 4K_ fN
|